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8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几株球形芽孢杆菌二元毒素基因的检测及对敏感和抗性尖音库蚊的毒性
袁志明 C.Nielsen-LeRoux N.Pasteur J. F. Charles R. FrUtOS
1998, 41(4): 337-342.
摘要
(
3031
)
PDF
(1730KB) (
10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
Bacillus sphaericus
2362二元毒素基因核苷酸序列合成的一组寡聚核苷酸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出1.1 kb的DNA片段作探针检测了C
3
-41、IAB881、IAB872、BS-197和lPl-G菌株中二元毒素基因。Southern杂交表明C
3
-41、IAB881、IAB872和BS-197菌株中3.5kb Hind III及LPl-G中4.7kb Hind III的酶切片段分别带有与探针有高度同源性的二元毒素基因。SDS-PAGE和Western印迹杂交表明所有菌株都能产生41.9kD和51.4kD的毒素蛋白。C
3
.41、IAB881、BS.197和2362的全发酵液和碱抽提液对敏感尖音库蚊
Culex pipienssubsp.Pipiens
幼虫毒性高,但对抗性幼虫几乎无毒,LPl-G对敏感和抗性蚊幼虫具有相同的中度毒杀作用;IAB872对敏感幼虫毒性高,对抗性幼虫的毒力同LPl-G相似。这两株菌对抗性蚊幼虫的毒性可能是由Mtx毒素蛋白所导致的。
Select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层及优势功能集团的组成与多样性动态
郝树广 张孝羲 程遐年 罗跃进 田学志
1998, 41(4): 343-353.
摘要
(
3603
)
PDF
(601KB) (
1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项研究通过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三个营养层(基位物种,中位物种,顶位物种)和不同的功能集团,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三个组织层次水平上探讨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较全面地考察了整个群落中物种和功能集团在时间上的结构动态、功能关系和数量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功能集团多样性与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在群落研究中似乎可以用对功能集团的研究代替对种的研究,从而简化物种间复杂的网络关系,认为这是研究群落物种间功能关系的途径之一。营养层多样性在时间序列过程中波动性较小,所以可用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分析了中性昆虫对害虫调控的意义,认为对于天敌作用的评价应以整个群落为基础,全面考虑天敌、害虫、以及中性昆虫的数量、丰盛度、空间时间生态位等信息。
Select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作用
赵建周 卢美光 范贤林 谢飞舟
1998, 41(4): 354-358.
摘要
(
2941
)
PDF
(296KB) (
1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我国培育的转Bt基因棉花(简称Bt棉)为材料,系统测定了Bt棉叶片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Bt棉的杀虫活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趋于降低,其中处理3d只对1龄幼虫有较高效果;从1~4龄开始连续取食Bt棉后均不能化蛹,5龄幼虫则能正常化蛹。3龄幼虫取食Bt棉叶3d后的体重与初始体重之比为0.94,而取食常规棉叶的相应比值为5.48,对幼虫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在28℃条件下用Bt棉饲养棉铃虫1~3龄幼虫3d,对幼虫的致死率显著高于25℃处理,对3龄幼虫抑制生长的作用也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监测与治理技术以及Bt棉的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
Select
瓢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朱福兴 王金信 刘峰 慕卫 张新
1998, 41(4): 359-365.
摘要
(
4084
)
PDF
(366KB) (
1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4种不同类别杀虫剂对3种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龟纹瓢虫
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同一种用药水平地区的瓢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均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灭多威>甲胺磷>硫丹;三氟氯氰菊酯对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七星瓢虫幼虫、成虫的毒力分别为硫丹的8547和617倍。同种药剂对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而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龟纹瓢虫较用药水平较低地区的龟纹瓢虫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了30.6倍的抗药性,这与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有关。不同种类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抗性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选择指数差异极为显著,硫丹>灭多威>甲胺磷>三氟氯氰菊酯,如硫丹为4.9,而三氟氯氰菊酯却仅为7.3X10
-6
。硫丹是防治抗性棉蚜值得重视的一种杀虫剂。
Select
克罗烷二萜的昆虫拒食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徐建华 尚稚珍 杨淑华 陈焕明 闵知大
1998, 41(4): 366-370.
摘要
(
2866
)
PDF
(338KB) (
1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饲料柱称重法测定25个克罗烷二萜新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立体效应对拒食活性意义 重大;C
9
边链、C
18
位的酯基对活性具有一定影响;C
4
处的螺环氧结构看来并非活性所必需。且在25μg/mL时选择法测定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拒食率为57.9%,而500/μg/mL时非选择法测定中拒食率为43.2%。
Select
外源激素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
王健 吴振廷 张一九 陈策香 徐贵华
1998, 41(4): 371-375.
摘要
(
3388
)
PDF
(293KB) (
1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报道外源蜕皮激素(ED)和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翅型分化及体内酯酶活性、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的影响。褐飞虱在3、4龄若虫期经JHA处理后,所羽化出的成虫短翅型比例明显升高;而在5龄若虫期处理,所羽化出成虫的短翅型比例无明显变化。ED处理能增加3、4龄若虫体内酯酶活性、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而JHA处理则能有效地抑制ED的这些生物活性,这可能是JHA处理后褐飞虱成虫短翅型比例提高的生理生化基础。
Select
花胸散白蚁多型行为的初步分析
张健华
1998, 41(4): 376-381.
摘要
(
2616
)
PDF
(319KB) (
1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在花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ukienensis
Light的侦察行为和取食行为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同时还分析了其消化系统发育与取食行为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花胸散白蚁多型行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而且发现幼蚁和工蚁的消化系统发育是与其取食行为相一致的,特别是后肠囊从幼蚁的细条消化道发育为成年工蚁的膨大囊袋这一过程是花胸散白蚁群体中存在着取食多型行为的强有力的证据。
Select
降水和灌溉对麦双尾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梁宏斌 张润志 张广学 文勇林 王国平
1998, 41(4): 382-388.
摘要
(
3081
)
PDF
(405KB) (
1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探讨了1989~1996年新疆塔城市麦双尾蚜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年度间种群数量和降水量的关系,利用降水模拟方法分析降水因素对麦双尾蚜种群数量的影响,并调查了田间不同灌溉水平的植株上麦双尾蚜的数量。结果显示:6月下旬春麦田麦双尾蚜种群数量和当年4月份和5月份的降水总量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r
=-0.92),与5月上旬和6月中旬降水总量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r
=-0.78),并且与上年7月中下旬降水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r
=0.67),这些相关性表明4~5月份降水对麦双尾蚜种群增长不利,5~6月上旬降水对麦双尾蚜从冬麦迁入春麦不利,7月降水有利于麦双尾蚜种群增长,并依据4~5月降水量(
X
)和春麦田麦双尾蚜数量?建立了回归方程
r
=4.9-0.048X。田间和实验室内模拟降水可以明显降低麦双尾蚜种群数量。田间相对干旱地段麦双尾蚜数量明显高于湿润地段,并且干旱地段麦双尾蚜被菜蚜茧蜂
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寄生的百分率相对较低。
Select
小菜蛾蛹主要天敌颈双缘姬蜂的生物学
汪信庚 刘树生
1998, 41(4): 389-395.
摘要
(
3554
)
PDF
(449KB) (
10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颈双缘姬蜂
Diadromus collaris
是小菜蛾蛹的重要寄生蜂。该文报道了此蜂的羽化、产卵、交配、发育、繁殖、存活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农药残留对其成蜂毒性等。在25℃下,雌蜂羽化后1~2d即可产卵,第3~7d达到产卵高峰,每雌一生平均产卵寄生43.8头寄主,平均产卵寄生期为11.5d。幼虫共有5个龄期,25℃下卵期和各龄幼虫期1~2d,蛹期5~6d,雌、雄蜂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在15℃、17.5℃、20℃、22.5℃、25℃、27.5℃、30℃和32.5℃时从卵发育至成虫的平均历期为30.6d、22.5d、17.8d、14.5d、12.1 d、11.1d、10.3d和10.2d。发育起点温度为7.4℃,有效积温为225.1日度。发育、存活和产卵寄生适温范围约17~30℃。15℃下成蜂可贮存20~30d。Bt、抑太保、害极灭等对成蜂无直接的残留毒性,辛硫磷、灭多威、杀虫双等则有较高的毒性,杀灭菊酯有微毒性。
Select
黄鼠洞干蚤和宿主密度的年间动态关系
李仲来 张耀星
1998, 41(4): 396-400.
摘要
(
3541
)
PDF
(319KB) (
11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1981~1993年达乌尔黄鼠
Citellus dauri
CUS密度和洞干蚤指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检洞干蚤9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
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
(66.0%)为优势蚤种,光亮额蚤
Frontopsylla lu-culenta
(23.6%)为次优势蚤种,阿巴盖新蚤
Neopsylla abagaitui
和二齿新蚤
N。Bidentatifor-mis
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鼠密度与洞干蚤指数关系显著(
P
P
P<0.05),关系为洞干蚤指数=0.2709+0.0504体蚤指数。洞干蚤和巢蚤指数的关系是显著的(
P
<0.07),关系为洞干蚤指数=0.27652+0.00348巢蚤指数。三种蚤指数之间有如下近似 关系:巢蚤指数:体蚤指数:洞干蚤指数:100:10:1。
Select
中国二叉蚜属研究及三新种记述(同翅目:蚜科)
张广学 陈小琳 乔格侠
1998, 41(4): 401-408.
摘要
(
3295
)
PDF
(414KB) (
1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中国二叉蚜属
Schizaphis
Borner 6种,其中包括3新种:贴梗海棠二叉蚜
Schizaphis(Schizaphis)chaenometicola
Zhang,sp.nov.,香草二叉蚜
Schizaphis(Schizaphis)hierochlophaga
Zhang
et
Chen,sp.nov.和长管二叉蚜
Schizaphis(Schizaphis)longituberclata
Zhang
et
Qiao,sp.nov.,并附亚属、种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Select
中国叶刺瘿螨亚科三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瘿螨总科)
匡海源
1998, 41(4): 409-413.
摘要
(
2714
)
PDF
(227KB) (
1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记述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三新种;绍兴刺瘿螨
Aculus shaoxingensis
sp. Nov.,苦豆子刺皮瘿螨
Aculops alopecuroides
sp.nov和垂柳刺皮瘿螨
Aculops babylonicae
sp.
Select
四川蛩螽科一新种(直翅目:螽斯总科)
常岩林 郑哲民 王宏毅
1998, 41(4): 414-416.
摘要
(
3129
)
PDF
(124KB) (
1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了螽斯总科蛩螽科一新种,长齿拟柯螽I>Pseudoduzicus longidentatus,新种。该新种在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尾须和下生殖板同该属的已知种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Select
昆虫抗药性靶标不敏感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显春 王荫长
1998, 41(4): 417-425.
摘要
(
2608
)
PDF
(609KB) (
1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及图谱的比较
王方海 龚和 钦俊德
1998, 41(4): 426-430.
摘要
(
2589
)
PDF
(1446KB) (
1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九香虫的研究
肖铁光 陈永年 游兰韶 潘桐
1998, 41(4): 431-434.
摘要
(
2699
)
PDF
(192KB) (
11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长白山区小蜉科(蜉蝣目)稚虫新记录种、亚种检索
于力
1998, 41(4): 435-437.
摘要
(
2494
)
PDF
(167KB) (
1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