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9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天蚕卵黄原蛋白的合成、运转与沉积
    叶恭银, 胡萃, 洪健, 龚和
    1999, 42(3):  225-233. 
    摘要 ( 3151 )   PDF (4606KB) ( 1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测定了天蚕Antheraea yamamai吐丝结茧至成虫期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和可溶性蛋白总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脂肪体是卵黄原蛋白(Vg)合成场所,Vg合成始于吐丝结茧后第4天;脂肪体、血淋巴中Vg滴度在吐丝结茧后第4天开始上升,化蛹后第6天或第8天达高峰,成虫羽化第1天则明显下降。卵巢对Vg摄取始于化蛹第1天,此后随蛹日龄逐渐上升,并渐趋平稳。同一卵巢管中卵黄蛋白(Vt)含量自顶端至基端随卵室增大而逐渐升高,不同日龄蛹中相应序号卵室的Vt含量以日龄大者为高;卵室中Vt含量与卵室体积大小呈正线性关系。电镜观察表明,Vg被卵母细胞摄入后以卵黄体形式存在,不同发育阶段卵巢中卵母细胞内卵黄体大小不同,以早期者为小;同一卵巢管中不同卵母细胞内卵黄体以顶端为小,基端明显增大,且卵黄体呈网状。
    四种蝽科昆虫的染色体研究
    张虎芳, 郑乐怡
    1999, 42(3):  234-240. 
    摘要 ( 2637 )   PDF (4082KB) ( 1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4种中国蝽科昆虫的核型和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 并首次在半翅目中采用核型分析软件对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4个种均为2n=14和X-Y性别决定机制; 减数分裂行为比较一致, 但在中期 I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 核型分析后的结果表现出了种的特异性, 可为蝽科昆虫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有用的证据。
    棉铃虫18S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学
    王瑛, 陈晓峰, 刘伟, 周红, 章赵珩
    1999, 42(3):  241-247. 
    摘要 ( 3183 )   PDF (274KB) ( 12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克隆并分析了鳞翅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的全序列,将该序列与鞘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双翅目、捻翅目和弹尾目各一种昆虫的同源保守区进行了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在18S rDNA结构上彼此较为相似,捻翅目昆虫的18S rDNA分子结构表现出与其它目昆虫有较大的差异,但相对与弹尾目昆虫的18S rDNA较为接近。该结果支持了有关捻翅目属于一个独立的目级分类阶元的论点。
    抗溴氰菊酯家蝇在不同用药方式下的敏感性变化及其机制
    邱立红, 李学锋, 王成菊, 张文吉
    1999, 42(3):  248-256. 
    摘要 ( 3342 )   PDF (437KB) ( 9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具有极高抗水平的抗溴氰菊酯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 DR0品系为试虫,模拟田间几种常见的用药方式(混用、轮用、使用增效剂),在室内进行平行汰选,并以不用药和继续用原药汰选的为比较,研究试虫在这几种用药方式下的敏感性变化及其变化机制。抗性家蝇用辛溴混剂、辛硫磷以及溴氰菊酯+SV1汰选后,在F16(F17)代以前,对溴氰菊酯及汰选药剂的抗性发展相对都比较缓慢;F16(F17)代以后,用溴氰菊酯+SV1汰选的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迅速下降,抗性发展很快。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变化与药剂中溴氰菊酯的选择压有关。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用药方式汰选下,家蝇体内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或特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淡色库蚊酯酶等位基因及其在自然种群中的频率分布
    王金福, 陈睿, 陆绍红, 徐建农
    1999, 42(3):  257-263. 
    摘要 ( 2724 )   PDF (1238KB) ( 9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酯酶基因扩增所产生的酯酶活性升高是库蚊Culex pipiens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主要机理之一。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已鉴定出多种酯酶等位基因类型。该文通过酯酶基因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酶切片段分析,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四种有机磷抗性品系的酯酶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测定分析自然种群中不同酶型的频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PCR分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不同的有机磷杀虫剂对酯酶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双硫磷品系为B1型;毒死蜱和敌百虫品系为B2型;马拉硫磷品系为B1型和B1/B2杂合型。不同地区采集的种群表现出不同的酶型频率分布。该文就杀虫剂对酯酶等位基因选择作用及自然种群的酶型频率分布进行了讨论。
    尖音库蚊复合组杂交子一代4龄幼虫形态性状的研究
    赵彤言, 董言德, 朱礼华, 陆宝麟
    1999, 42(3):  264-269. 
    摘要 ( 2624 )   PDF (234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Culex pipiens complex)中的尖音库蚊Cx. Pipiens pipiens、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和致倦库蚊C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之间杂交的F1代幼虫形态进行了方差和典型变量分析,结果发现杂交组F1代4龄幼虫在呼吸管指数、1-S第1对毛和第2对毛的分枝数3个性状上与亲本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介于两亲本之间。
    幼虫食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的影响
    江幸福, 罗礼智, 胡毅
    1999, 42(3):  270-276. 
    摘要 ( 3263 )   PDF (312KB) ( 1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人工饲料、圆白菜和玉米苗三种食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发育历期、蛹重以及成虫产卵和飞行能力的影响。幼虫取食人工饲料时发育历期最短,蛹最重(138 mg),产卵量最高(643粒);在12 h的吊飞测试中,成虫飞行距离最远(25.5 km),飞行时间最长(6.2 h),飞行超过10 km的个体占67.9%,超过5 h的占60.7%。幼虫取食玉米苗时发育历期最长,蛹最轻(52 mg),产卵量最低(416粒),成虫仅能飞行3.3 km,1.7 h,飞行超过10 km或5 h的个体均仅占4.2%,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人工饲料组。幼虫取食圆白菜时各项指标与人工饲料组基本相似(幼虫历期和蛹重除外),而显著优于玉米苗组(幼虫历期除外)。这些结果表明,幼虫食物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产卵及飞行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因而是影响其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及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取食本人工饲料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两种食料植物,因而可作为饲养甜菜夜蛾的实用饲料。
    嗜卷书虱的实验生态研究
    王进军, 赵志模, 李隆术
    1999, 42(3):  277-283. 
    摘要 ( 2726 )   PDF (288KB) ( 1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8种温度(17.5~35℃)及5种相对湿度(50%、60%、70%、80%和90%)条件下,以全麦粉、酵母粉、脱脂奶粉(10∶1∶1)为食料,系统研究了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实验种群生态学特性。获得了该虫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一系列特性和参数,包括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平均繁殖力等,并建立了发育速率、存活率及繁殖力的理论模型。
    长爪沙鼠寄生蚤指数和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李仲来, 陈德
    1999, 42(3):  284-290. 
    摘要 ( 2769 )   PDF (320KB) ( 9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平原1983~1985年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巢蚤、体蚤、洞干蚤指数和6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 共获蚤11种, 其中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67.50%)是优势种, 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22.65%)为次优势种。② 3种蚤指数的均值差异显著(P<0.0001)。③ 体蚤与洞干蚤指数相关显著(P<0.05), 模型为(洞干蚤指数)=0.0049+0.0248(体蚤指数), 巢蚤与体蚤、巢蚤与洞干蚤指数的相关不显著(P>0.25)。④ 沙鼠密度与3种蚤指数的相关均不显著(P>0.10)。⑤ 在巢蚤中,月温度是影响巢秃病蚤唯一的气象因子(P<0.05)。⑥ 分别求出鼠体的秃病蚤和同形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子集(P<0.003、P<0.05), 洞干的秃病蚤和二齿新蚤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子集(P<0.0007、P<0.01), 月蒸发量是影响秃病蚤的最重要因子。⑦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冬季巢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冬季体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秋季、夏季与冬季洞干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何金英, 邓望喜, 杨石城, 汪钟信
    1999, 42(3):  291-296. 
    摘要 ( 2665 )   PDF (243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15、20、25、30和35℃五种温度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卵、幼虫、蛹的历期变化分别为7.6~2.0天,12.7~2.9天,34.3~6.8天;成虫寿命变化为17.3~6.5天。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5℃,9.8℃,11.5℃,10.9℃,有效积温为3.9,52.7,128.5,229.9日度。在五种温度下,卵的存活率均在84.2%以上。幼虫除在15℃时存活率为66.7%外,其它温度均在94.6%以上,蛹的存活率变化幅度最大,25℃时为80.3%,35℃时仅为10.0%。30℃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最大,加倍时间最短,净生殖率最高。在20~35℃四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以上。
    中国四节蜉属一新种(蜉蝣目:四节蜉科)
    归鸿, 鲁亮
    1999, 42(3):  297-299. 
    摘要 ( 3287 )   PDF (128KB) ( 10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采自江苏省南京紫金山麓四节蜉属一新种逸仙四节蜉Baetis yixiani sp.nov.(成虫、稚虫),该新种稚虫近似于B. laetificus,主要区别为前者腹部第1~7节有7对鳃,而后者腹部第2~7节只有6对鳃。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越南华枝属一新种(目:异科)
    陈树椿, 陈培昶
    1999, 42(3):  300-302. 
    摘要 ( 2583 )   PDF (97KB) ( 9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记述了华枝属Sinophasma Günther一新种越北华枝Sinophasma vietnamense新种。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比较区别,附主要特征图。
    中国条螽属一新种和施氏条螽雌性新发现(直翅目:螽斯总科)
    常岩林, 石福明
    1999, 42(3):  303-306. 
    摘要 ( 3025 )   PDF (127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记述了条螽属一新种郑氏条螽Ducetia zhengi新种;首次描述了施氏条螽Ducetia strelkovi Gorochov的雌虫。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中国条脊牙甲科昆虫及一新种记述
    贾凤龙, 吴武
    1999, 42(3):  307-310. 
    摘要 ( 2820 )   PDF (179KB) ( 1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条脊牙甲科(Hydrochidae)仅两属,我国仅报道一属二种,即越南条脊牙甲Hydrochus annamita Regimbart和日本条脊牙甲Hydrochus japonicus Sharp。该文记述了一新种脊鞘条脊牙甲Hydrochus rhytipterus sp.nov. 和一新记录种瘤鞘条脊牙甲Hydrochus binodosus Motschulsky。
    安徽喜沼螨科一新属新种(蜱螨亚纲:皱喙螨总科)
    金道超
    1999, 42(3):  311-314. 
    摘要 ( 2455 )   PDF (150KB) ( 1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记述了安徽黄山的喜沼螨科Limnocharidae, 喜沼螨亚科Limnocharinae的一新属侧喜沼螨属、一新种黄山侧喜沼螨Laterolimnochares huangshanensis gen. Nov.,sp. Nov.,该科及亚科的中国区系过去仅由Uchida于1941年简录过东北之一种。文中给出了喜沼螨亚科的属检索表;详述了新种腺毛分布体位。
    追踪天使——雷达昆虫学30年
    翟保平
    1999, 42(3):  315-326. 
    摘要 ( 3237 )   PDF (608KB) ( 1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雷达昆虫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分支。从它诞生起的30年来,英、美、澳、中四国的观测研究已初步阐明了昆虫在迁飞过程中的成层、定向、集聚等行为现象及其时空分布,揭示了大气结构和运动对昆虫迁飞的影响,为深化人们对昆虫迁飞行为机制的认识提供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昆虫雷达技术也逐渐从研究走向实用,已经实现了对迁飞性害虫的长期、自动和实时监测。在全国建立VLR网并与GIS相结合,可望实现对我国重大虫灾的及时预警。
    昆虫中肠Bt晶体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农广 庞义
    1999, 42(3):  327-332. 
    摘要 ( 2328 )   PDF (291KB) ( 10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麻蝇和丽蝇幼虫肠道主要蛋白酶活性鉴定
    卢晓风 裴炎
    1999, 42(3):  333-336. 
    摘要 ( 2335 )   PDF (920KB) ( 9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