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9年 第4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溴氰菊酯对不同品系家蝇脑突触体膜蛋白磷酸化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田雨, 冷欣夫
1999, 42(2): 113-119.
摘要
(
3297
)
PDF
(1608KB) (
1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敏感品系家蝇和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家蝇(
Musca domestica
L.)为材料,研究和比较了神经毒剂溴氰菊酯对其脑突触体蛋白磷酸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
-5
mol/L溴氰菊酯抑制了敏感品系家蝇脑突触体蛋白磷酸化作用,而对抗性品系家蝇脑突触体蛋白磷酸化作用无明显影响。若反应体系中加入2.5×10
-6
mol/L的cAMP显著激活了敏感品系家蝇脑突触体蛋白磷酸化水平,但是当0.6 mmol/Lca
2+
或0.6 mmol/L Ca
2+
加10
-5
mol/L钙调蛋白时明显增强了抗性品系家蝇脑突触体蛋白磷酸化水平,甚至超过了其对敏感品系的作用水平。此外,还发现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可抑制突触膜上的Na/K-ATP酶和Ca-ATP酶活力,浓度越高抑制作用也越大,并且敏感品系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敏感度要高于抗性品系。
Select
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的稳定转化及抗凋亡昆虫细胞系的构建
李小峰, 齐义鹏, 朱应, 王业富
1999, 42(2): 120-125.
摘要
(
2763
)
PDF
(1242KB) (
10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构建了新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带有凋亡抑制基因p35的重组质粒p35IE1Neo, 转化Sf9细胞后, 经G418筛选得到含有p35IE1Neo的Sf9细胞, 克隆化培养后命名为Sf9-35。PCR检测表明, Sf9-35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有p35基因的扩增带。经放线菌素D处理后的细胞核酸电泳和TdT介导bio-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试剂盒检测, 证实Sf9-35具有抗凋亡特性。
Select
诱茶尺蠖天敌寄生蜂的茶树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许宁, 陈宗懋, 游小清
1999, 42(2): 126-131.
摘要
(
3225
)
PDF
(274KB) (
1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Tenax GC动态吸附法对茶树-茶尺蠖
Ectropis obliqua
(Prout)-单白绵绒茧蜂
Apanteles
sp.三重营养关系中茶树的新梢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捕集,经GC、GC-MS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挥发物的组成和数量是不同的,完整茶树新梢(IS)的挥发物有11种组份;机械损伤新梢(MDS)的挥发物有13种组份;茶树-茶尺蠖取食复合体(PHC)的挥发物有15种组份,而用经典的SDE法获得的新梢精油有13种组份,4种挥发物数量的大小顺序为SDE>MDS>PHC>IS。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无气味经历的雌单白绵绒茧蜂对IS和MDS的气味的选择作用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对机械损伤新梢+幼虫口腔分泌物(MDS+Reg), 幼虫取食损伤(LDS)和PHC的气味有较强的偏好选择性。
Select
新疆荒漠束颈蝗属及其近、远缘种的线粒体DNA RFLP与系统进化
邵红光, 严健, 庚镇城, 李国强, 黄人鑫
1999, 42(2): 132-139.
摘要
(
2655
)
PDF
(839KB) (
1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新疆荒漠中的9种束颈蝗和与其近缘的细距蝗
Leptopternis gracilis,
旋跳蝗
Helioscirtus moseri moseri
及远缘的意大利蝗
Calliptamus italicus italicus,
红翅瘤蝗
Dericorys roseipennis
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长度片段多态性的研究。根据所得的酶切类型,计算了种间每核苷酸位点的平均碱基取代值P(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束颈蝗属种间的P值约为 0.099~0.146,与近缘种属间约0.100~0.205,与远缘种属间约为0.113~0.206。估算出束颈蝗属种间的分歧年代约在1000~1500万年前,处于中新世中期,将实验结果与形态演化比较分析,探讨束颈蝗的系统进化。
Select
盐酸黄连素对蚜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李明, 曾唏, 季祥彪, 熊继文, 康冀川
1999, 42(2): 140-144.
摘要
(
2962
)
PDF
(196KB) (
1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黄连素为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体内的主要生物碱成份。用采自贵阳花溪附近的新鲜黄连主根提取盐酸黄连素,将粗品重结晶一次后,用 HITACHI-2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一次重结晶产品含盐酸黄连素91%,黄连主根中的黄连素含量为11.56%。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盐酸黄连素对甘蓝蚜
Brevicoryne brassicae
(L.)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和较好的拒食活性。1%盐酸黄连素的乙醇溶液点滴蚜虫,96 h死亡率高达92.5%,校正死亡率为91.4%, LC
50
值为(2.289±0.0125)g/L,回归方程Y=7.712+1.027X,相关系数r为0.958,达显著水平;1%盐酸黄连素的乙醇溶液处理叶片,24 h处理和对照叶面的蚜虫栖息率分别为20.6%和79.4%,拒食效果为74.04%, AFC
50
值为(4.055±0.0215) g/L ,回归方程Y=9.115+1.719X,相关系数r为0.998,达极显著水平。
Select
环境因子对角倍蚜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
邱明生, 赵志模, 李隆术
1999, 42(2): 145-149.
摘要
(
2655
)
PDF
(223KB) (
1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角倍蚜
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 秋迁蚜生殖和雌性蚜发育的影响。温、湿度单因子试验表明,秋迁蚜在26℃和80%RH条件下有最大生殖量;温、湿度对秋迁蚜生殖量的影响均符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极端温、湿度会导致生殖量的下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环境温度(X
1
)、湿度(X
2
)和光照强度(X
3
)三因子不同水平组合对雌性蚜发育的影响,表明温度是影响发育历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后是湿度。因此,适当高温、强光照条件可以加快雌性蚜发育;而适当高湿条件可以降低雌性蚜的发育速率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在人工培育角倍蚜生产中,创造有利于秋迁蚜生殖的温、湿度条件可以使秋迁蚜产下较多的越冬侨蚜;在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阴暗条件下贮留雌性蚜可以适当延长其发育,以使角倍蚜与盐肤木在物候上达到最佳吻合。
Select
粘虫飞行对生殖及寿命的影响
罗礼智, 江幸福, 李克斌, 胡毅
1999, 42(2): 151-158.
摘要
(
3376
)
PDF
(412KB) (
1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报道了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成虫飞行后产卵、交配及寿命的研究结果。1日龄成虫飞行6 h、12 h、18 h、24 h后的产卵前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的,其中飞行6 h、12 h的比对照的短2天以上,产卵量均比对照的高。对1~5日龄成虫分别飞行23.5 h后的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飞行的产卵前期和上述结果相一致。2~4日龄飞行的与对照的没有显著差异,但产卵量则随飞行日龄的延迟而逐渐减少。5日龄飞行的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产卵量已不到对照的一半。所有经过飞行的成虫产卵高峰日比对照的早1天。不同日龄成虫飞行时间、距离与成虫产卵量的关系为:1~3日龄飞行时间、距离长的个体产卵量也高;但4~5日龄的成虫飞行时间与距离越长,其产卵量越少,表现出明显的卵子发生飞行拮抗症(oogenesis-flight syndrome)。除了5日龄飞行的成虫交配率有所下降以外,所有经过飞行的成虫产卵历期、交配率及寿命与对照的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根据这些结果,对粘虫迁飞的起飞时期,迁飞在粘虫生殖、种群动态及成灾规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Select
三种华枝断肢再生的研究
陈树椿, 陈培昶, 王缉健
1999, 42(2): 159-165.
摘要
(
3480
)
PDF
(2271KB) (
1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竹节虫目)的昆虫具有很强的断肢再生能力。该文通过对华枝属(
Sinophasma
spp)三种昆虫的实验,表明其再生能力与断肢发生的时间及数量有关。断肢1只或2只的1~4龄虫体发育至成虫期或至若虫末龄时,其再生足的长度与相应的正常足长度相近。若在5龄初时断肢1~2只,也具有再生能力,但至成虫期其再生足的长度则短于相对应的正常足。若在6龄及成虫时断肢,则无再生能力(若6龄时出现断肢再生,则若虫期多为7龄)。实验结果还表明,若断肢为3只或3只以上,则虫体不能存活,且多在断肢后2~3 d内死亡。观察中尚发现,再生足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足。而且,断肢的龄期越高,再生足生长速度越快。再生足的伸长生长与正常足一样,均出现于虫体蜕皮时。
Select
白蜡虫阔柄跳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焦懿, 赵苹
1999, 42(2): 166-171.
摘要
(
3019
)
PDF
(267KB) (
1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白蜡虫阔柄跳小蜂
Metaphycus ericeri
Xu
et
Jiang在昆明地区一年发生5代,以3、4、5龄幼虫和蛹在白蜡虫雌成虫体内越冬。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45℃和552.93日度。18 ℃、21℃、24℃、27℃和30℃恒温条件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 66.87天、42.27天、35.56天 、30.84天和27.81天。成虫需取食蜜露或白蜡虫雌虫体液作补充营养。性比为1.75~2.88:1(平均2.25:1)。产卵前期2~3天。开始产卵后的2~5天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62.21%。 27℃的产卵量和产卵率分别为19.31粒和89.81%。18℃时仅4.37粒和18.56%。15℃时不产卵。补充营养、性别和产卵与否对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幼虫共5龄。1~4龄以寄主体液和组织为食。5龄幼虫不取食,3~4天后化蛹。
Select
锦天牛属阳茎内囊结构
吴蔚文, 石旺鹏
1999, 42(2): 172-175.
摘要
(
2887
)
PDF
(191KB) (
1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显微解剖和冰冻组织切片方法研究锦天牛属
Acalolepta
三种天牛阳茎内囊的结构,发现内囊骨化结构物,尤其端部骨化结构物,及其控制内囊伸缩的加厚侧带和有聚集精子作用的射精管壶腹结构,在探讨天牛科分类和系统发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瘿绵蚜科系统发育研究(同翅目:蚜总科)
张广学, 陈小琳
1999, 42(2): 176-183.
摘要
(
3194
)
PDF
(360KB) (
1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支序分析的方法对瘿绵蚜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倍蚜族
Schlechtendalini
、五节根蚜族
Fordini
和瘿绵蚜族
Pemphigini
是单系群,传统的 卷叶绵蚜族
Prociphilini
和四脉绵蚜族
Tetraneurini
是并系群。在瘿绵蚜科的三个亚科中,瘿绵蚜亚科与五节根蚜亚科亲缘关系比与绵蚜亚科更近。另外,根据支序分析结果,建议将丽绵蚜属
Formosaphis
从瘿绵蚜亚科移入五节根蚜亚科中。
Select
我国及邻近地区斑腿蝗科区系及其起源研究
黄春梅, 成新跃
1999, 42(2): 184-198.
摘要
(
2952
)
PDF
(583KB) (
1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在我国各动物地理区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点,发现华中区和华北区的区系特点不明显,前者为南北成份的混交区,后者特有种可跨区分布,这与蝗虫有明显的区域和地带分布的特点不相符。为此,作者同意马世骏先生把江汉平原、秦阳山山地、辽黄淮平原划为古北区,成为东方区系。根据我国北方种类与前苏联西伯利亚区系关系密切,而极少数种类与前苏联欧洲部分甚至欧洲部分所共有这种事实,认为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应把西伯利亚单独作为一个亚区较合适。
Select
武陵山希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王云珍
1999, 42(2): 199-201.
摘要
(
2640
)
PDF
(109KB) (
10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中国武陵山地区蚱科,希蚱属
Xistrella
Bolivar 一新种:湖南希蚱
Xistrella hunanensis
Wang新种,并附中国希蚱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Select
中国跳小蜂科三新种(膜翅目:跳小蜂科)
徐广, 时振亚
1999, 42(2): 202-206.
摘要
(
2889
)
PDF
(243KB) (
1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描述了在湖南省采集的寄生蚧虫的跳小蜂3新种:短尾阿德跳小蜂
Adelencyrtus brachycaudae
新种,中华阿德跳小蜂
Adelencyrtus chinensis
新种和湖南花翅跳小蜂
Microterys hunanensis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Select
云南沟姬蜂亚科一新属二新种(膜翅目:姬蜂科)
董大志, 内藤亲彦
1999, 42(2): 207-211.
摘要
(
2923
)
PDF
(238KB) (
9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沟姬蜂亚科 Gelinae,胡姬蜂亚族 Sphecophagina一新属:扁角姬蜂属
Lentocerus
新属,二新种:丽江扁角姬蜂
L. lijiangensis
和齿扁角姬蜂
L. dentatus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Select
球形芽孢杆菌杀蚊毒素蛋白及其 遗传操作研究进展
袁志明 张用梅
1999, 42(2): 212-223.
摘要
(
2513
)
PDF
(651KB) (
1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