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9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回放雄虫第二种鸣声对稻褐飞虱生殖过程的抑制作用
傅强, 张志涛, 陈伟, 唐晓清
1999, 42(1): 1-6.
摘要
(
2865
)
PDF
(282KB) (
1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结果表明:1. 回放稻褐飞虱雄虫第二种鸣声 (SMVS) 1~12 h可以显著降低雌雄虫的成功交配率,而回放SMVS 24 h则对此无明显影响;2. 回放SMVS对交配率的影响主要在于对试虫相遇前的求偶过程,表现为雌虫鸣叫率显著下降,对雄虫求偶声 (FMVS) 的反应延迟;雄虫对雌虫求偶声 (FVS) 的反应程度有所降低;雌雄虫的相遇前期显著延长;3. 回放SMVS不影响交配试虫的授精率和产卵量,但影响授精的质量, 表现在精包明显变小,卵的发育率下降。
Select
双翅目昆虫复眼性特化光感受器的比较研究
吴卫国, 杨智勇, 吴炜, 冯汉平, 吴梅英
1999, 42(1): 7-11.
摘要
(
3544
)
PDF
(2581KB) (
1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雄性双翅目昆虫,包括家蝇
Musca domestica、
丽蝇
Calliphora erythrocephala、
华虻
Tabanus mandarinus
和憎黄虻
Atylotus miser Szilady
,其复眼性特化光感受器中央小网膜细胞R
7
的分布从背区扩展到腹区。在雄性家蝇、华虻和憎黄虻复眼中,性特化光感受器中央小网膜细胞R
7
的感杆延伸到基底膜,并同中央小网膜细胞R
8
的感杆并列排列。但在雄性丽蝇复眼中,性特化光感受器中央小网膜细胞R
7
的感杆不延伸到基底膜。在雌性双翅目昆虫复眼中,性特化光感受器中央小网膜细胞R
7
仅仅分布在复眼的腹区,其数量比中央小网膜细胞R
8
少得多。
Select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遗传的研究
程罗根, 李凤良, 陈之浩, 王荫长
1999, 42(1): 12-18.
摘要
(
2380
)
PDF
(267KB) (
10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室内选育的抗杀螟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该品系的抗性遗传形式,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形式为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并呈不完全显性。该品系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对杀虫双有较严重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杀扑磷有低度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灭多威和叶蝉散等药剂无交互抗性。还发现该品系对杀螟丹的抗性与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性无关。
Select
拟除虫菊酯对家蝇Na-K-ATPase抑制作用的研究
何运转, 李梅, 冯国蕾, 王荫长
1999, 42(1): 19-24.
摘要
(
2780
)
PDF
(260KB) (
1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家蝇神经系统Na-K-ATPase性质的研究,表明Na-K-ATPase反应的适宜pH值为7.0~8.0,适温为35~40℃,
K
m
为0.22 mmol/L,
V
max
为555.56 nmol/(mg·min)。比较测定了家蝇敏感品系、Del-R、2Cl-R抗性品系的Na-K-ATPase活性及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敏感与抗性品系间Na-K-ATPase活力无显著的差异,但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对不同家蝇品系Na-K-ATPase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区别,两种拟除虫菊酯可抑制敏感家蝇品系Na-K-ATPase的活性,而对抗性品系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Select
枣镰翅小卷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韩桂彪, 马瑞燕, 杜家纬, 胡萃, 李连昌
1999, 42(1): 25-30.
摘要
(
2685
)
PDF
(239KB) (
1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单个雌蛾性信息素腺体分析技术对枣镰翅小卷蛾
Ancylis sativa
Liu雌蛾性信息素的组分和组分间的精确比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性信息素系统由二个顺反异构体组分组成,即反-9-十二碳烯醋酸酯(E9-12∶Ac)和顺-9-十二碳烯醋酸酯(Z9-12∶Ac)组成,E9-12∶Ac与Z9-12∶Ac的比例为6.5∶3.5;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具有时辰节律性,在光周期14L∶10D、温度为21℃时,性信息素产生的高峰期为进入黑暗期6.5 h;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有差异,1日龄最低,2日龄最高,3~5日龄居中,不同日龄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对3个世代雌蛾产生的性信息素的量及组分间的比例的研究表明,越冬代含量最高,为(10.1±7.0)ng/头,第2代为(9.5±4.6)ng/头,第1代仅为(1.4±1.0)ng/头,3个世代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在63.1%~64.3%(E)范围内。
Select
性信息素2,6-二氯酚在长角血蜱交配行为中的作用
刘敬泽, 姜在阶, 李仲来, 杨亦萍, 孙儒泳
1999, 42(1): 31-36.
摘要
(
3056
)
PDF
(232KB) (
10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角血蜱
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
的交配行为包括7个时期,行为的完成依赖于性信息素的调节。生物测定表明:雄蜱的行为反应受雌蜱分泌的性信息素影响。堵塞雌蜱盾窝其行为受到抑制,点滴2,6-DCP或雌蜱盾窝腺提取物则被恢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雌蜱盾窝腺中2,6-DCP的含量;吸血后1~2天含量最高(11.12 ng/只);吸血后3~5天即交配前下降交维持在一较恒定的水平;吸血后6~7天即交配后明显降低;饱血后检测不到2,6-DCP。2,6-DCP是长角血蜱性信息素的一种成分。
Select
粘虫飞行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活性研究
李克斌, 罗礼智
1999, 42(1): 37-43.
摘要
(
2965
)
PDF
(344KB) (
1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报道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 蛹及不同日龄成虫飞行肌中与3 种代谢途径有关的5 种酶,即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3-磷酸甘油脱氢酶(GDH)、乳酸脱氢酶(LDH)、3-羟酰辅酶A 脱氢酶(HOAD)、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的变化。成虫羽化后,这5 种酶的活性大多数都高于蛹期,表明成虫飞行肌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活动比蛹期高。不同日龄成虫飞行肌的能量代谢特点为:成虫羽化后糖酵解循环的活性增加;1 日龄进行糖酵解的能力较强,2 日龄即具备较强的脂肪代谢能力,2~5日龄糖及脂肪代谢的能力基本相当,但7日龄脂肪代谢的能力较强。1~7日龄粘虫蛾飞行肌具有较高的GDH 和LDH活性,这既是粘虫蛾飞行肌能进行高度有氧代谢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具有一定无氧代谢能力的最好说明,而飞行肌中较高的CS活性则是粘虫蛾具有较强飞行能力的重要保证。对成虫GAPDH∶HOAD 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还显示,粘虫蛾持续飞行的能源物质既有脂类也有糖类,而不仅仅只限于脂类。
Select
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前胸腺的形态解剖学比较研究
王方海, 龚和, 钦俊德, 甘雅玲
1999, 42(1): 44-47.
摘要
(
2555
)
PDF
(3406KB) (
1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用解剖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前胸腺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滞育棉铃虫的前胸腺细胞及其细胞间隙相对较小,不易着色,细胞核规则,较小,细胞质中几乎见不到光滑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极少,这些观察到的现象充分说明滞育棉铃虫的前胸腺活性较低。
Select
四种蝗虫前肠形态的比较分析(直翅目:斑腿蝗科)
席碧霞, 郑哲民
1999, 42(1): 48-51.
摘要
(
3126
)
PDF
(1765KB) (
1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斑腿蝗科(Catantopidae)3属4种蝗虫前肠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3属蝗虫云秃蝗属,蹦蝗属和无翅蝗属前肠形态有一定共性;同时也可看出,云秃蝗属和蹦蝗属更相近,体现了前肠形态特征与其他分类性状呈正相关。
Select
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邹运鼎, 孟庆雷, 陈高潮, 耿继光, 王公明
1999, 42(1): 52-56.
摘要
(
3226
)
PDF
(197KB) (
1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1)七星瓢虫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雌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2)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
Harmonis axyridis
捕食过程中的种间干扰作用大于两种瓢虫的种内干扰作用;3)异色瓢虫(♀)种内竞争强度
I
与瓢虫数
P
的关系为
I
=0.0012+1.4072lgP;异色瓢虫(
♂
)种内竞争强度I与P的关系为
I
=0.0058+1.3942lgP;七星瓢虫(♀)种内竞争强度
I
与
P
的关系为
I
=-0.0072+0.7234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天敌数量(
P
)关系的模型为
I
=0.0539+1.1167 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
♂
)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P的模型为
I
=0.0018+1.1944lgP。
Select
拟爪绵蚜新属及三新种记述 (同翅目:蚜总科:瘿绵蚜科)
张广学 乔格侠 胡作栋 曹岩
1999, 42(1): 57-65.
摘要
(
2522
)
PDF
(456KB) (
1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内蒙古贺兰山盲蝽科二新种记述
田睿林, 能乃扎布
1999, 42(1): 66-69.
摘要
(
2821
)
PDF
(147KB) (
11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描术了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贺兰山盲蝽科(Miridae)合势盲蝽属
Orthotylus
Fieber二新种即圆柏合垫盲蝽
O.
(
Pinocapsus
)
sabinae
sp. nov和阿拉善合垫盲蝽
O.
(
P
)
alashanensis
sp.nov
Select
新疆金龟甲的区系组成及食性(鞘翅目:金龟甲总科)
黄人鑫, 杜春华, 张卫红
1999, 42(1): 70-77.
摘要
(
3264
)
PDF
(352KB) (
17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初步查明,新疆金龟甲昆虫计有154种,分隶于2科、13亚科、47属**。区系组成含中亚细亚、中央亚细亚、欧洲—西伯利亚、地中海、特有种、泛古北种和全北种等多种成分,其中以中亚细亚种类最多,达74种,约占48.5%。结合区系组成的分析,提出了新疆昆虫地理区划的划分意见。新疆金龟甲成虫的食性可分为粪食型、腐食型、角质物食型、尸食型、植食型和绝食型,其中粪食型达75种,约占49%,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植食型55种,约占36%,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Select
沟胫天牛亚科五新种及中国新纪录种(鞘翅目:天牛科)
蒲富基
1999, 42(1): 78-85.
摘要
(
3359
)
PDF
(353KB) (
13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记述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 5新种,即十星星天牛
Anoplophora decemmaculata
sp. nov;黄斑肖墨天牛
Xenohammus flavoguttatus
sp. nov.;波纹肖锦天牛
Perihammus undulatus
sp. nov;黑带灰天牛
Blepephaeus nigrofasciatus
sp. nov;及黑角密缨天牛
Mimothestus atricornis
sp. nov同时记载我国1新纪录种,即硕天牛
Ioesse sanguinolenta
Thomson。
Select
广西稻田螯蜂三新种记述(膜翅目: 螯蜂科)
许再福, 何俊华, 杨绍龙
1999, 42(1): 86-91.
摘要
(
2447
)
PDF
(213KB) (
11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记述了广西稻田螯蜂3新种:广西双距螯蜂
Gonatopus guangxiensis
Xu
et
He, 殃叶蝉双距螯蜂
Gonatopus euscelidivorus
Xu
et
He和褐飞虱双距螯蜂
Gonatopus nilaparvatae
Xu
et
Yang。模式标本存于浙江农业大学。
Select
杰赞姬蜂属研究(膜翅目:姬蜂科)
盛茂领, 王焱
1999, 42(1): 92-95.
摘要
(
2320
)
PDF
(137KB) (
1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报道在我国发现的杰赞姬蜂属
Jezarotes
Uchida 1928 新种:滑杰赞姬蜂
Jezarotes levis
Sheng,sp. nov与近似种拓杰赞姬蜂
Jtamanukii
Uchida 进行了比较。编制了本属世界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Select
中国棒柄泥蜂属二新种记述 (膜翅目:泥蜂科)
李强 何俊华
1999, 42(1): 96-99.
摘要
(
2613
)
PDF
(162KB) (
1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记述了采自我国西南部及甘肃省的泥蜂科方头泥蜂亚科棒柄泥蜂属2新种:角唇棒柄泥蜂
Rhopalum(Rhopalum)cornilabiatum,
spnov和甘肃棒柄泥蜂
Rhopalum(Rhopalum)gansuense,
spnov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Select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徐卫华
1999, 42(1): 100-107.
摘要
(
2963
)
PDF
(415KB) (
1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于大多数昆虫种群,滞育是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选择,生物体具有识别周围环境改变的能力,通过调节昆虫自身内分泌机制,进而决定是否进入滞育状态。滞育可以发生在昆虫生命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其中卵期是最适昆虫滞育的时期之一。本文综述昆虫滞育,特别是卵滞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个体生态学、环境生理学、内分泌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Select
王氏鬃蚤雌性的发现及对两种雄蚤 形态的补充和更正*
刘井元 胡翠华 马立名
1999, 42(1): 108-110.
摘要
(
2018
)
PDF
(131KB) (
7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