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5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棉铃虫性染色体两种分子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2007, 50(7):  649-654. 
    摘要 ( 3061 )   PDF (2000KB) ( 14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建立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性染色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RAPD-PCR技术对雌雄棉铃虫基因组DNA进行筛选,从50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到1 条引物(Operon编号为AF-18),可扩增出1条约450 bp 的雌性特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并合成特异引物进行验证,表明该片段为棉铃虫雌性特异分子标记,位于W染色体上。利用家蚕、果蝇等昆虫Kettin基因序列,克隆了棉铃虫的同源基因HaKettin片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棉铃虫的DH-PBAN基因为参照基因,检测棉铃虫雌雄不同个体间HaKettin基因与DH-PBAN基因的拷贝数之比,结果表明:雄体HaKettinDH-PBAN=1.0,雌体HaKettinDH-PBAN=0.5,据此推断HaKettin基因位于棉铃虫Z染色体上。
    重组红火蚁毒素致敏原Sol i1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韩雪清,林祥梅,张永国,陈岩,冶贵生,杨伟东,夏巧钰,杨泽晓,王建峰
    2007, 50(7):  655-661. 
    摘要 ( 3774 )   PDF (3080KB) ( 13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为研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毒素蛋白致病分子机理,制备用于红火蚁蜇伤防治的制剂。【方法】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套式PCRnPCR)扩增出红火蚁体内毒素蛋白Sol i1全基因及其活性基因片段Sol i1a,进行测序与序列分析,构建重组质粒Sol i1-pET43.1a Sol i1a-pET43.1a 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后,用亲合层析法纯化,并将纯化的重组蛋白通过动物试验进行了致敏活性分析以及过敏体质治疗研究。【结果】本研究克隆的Sol i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红火蚁序列同源性为99%,原核表达预期大小的2种重组蛋白能与组氨酸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具有较高的致敏活性和良好的免疫治疗效果。【结论】原核表达的2种重组蛋白Sol i1 Sol i1a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红火蚁蜇伤的致病机理和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颈双缘姬蜂寄生引起小菜蛾蛹脂肪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郦卫弟,时敏,陈学新*
    2007, 50(7):  662-666. 
    摘要 ( 3605 )   PDF (1876KB) ( 1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膜翅目: 姬蜂科)寄生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蛹脂肪体形态、超微结构和脂肪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 被寄生72 h后小菜蛾蛹脂肪体结构松散,细胞游离,细胞膜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开始被动地消耗;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内染色质状态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说明寄生对寄主的脂肪体结构及脂肪细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有利于为幼蜂的发育提供营养。
    七星瓢虫唇须感器分布和统计特征的雌雄差异
    Daniel G. THORNHAM, Maureen E. WAKEFIELD, Alison BLACKWELL, Kenneth A. EVANS, Keith F.A. WALTERS
    2007, 50(7):  667-674. 
    摘要 ( 4035 )   PDF (688KB) ( 18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唇须和附节,以便确认在感应农药残留时起主要作用的化学感受器。研究证明分布在下颚须上的感器类型包括两种锥形感器(兼有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功能)和一种钟形感器。同时本文首次报道了对这些感器精确的形态测量,明确了其性二型性。对下颚须的测量表明其左右末节的长度差异与七星瓢虫的性别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文中还记述了下唇须上一种新的钟形感器,其在每个下唇须上的数量大约为12~17个。经测量这些机械感受器的平均直径为2.4 μm。早期研究中所记述的锥形感器被证实是下唇须上仅有的化学感应器,并且首次证明这些锥形感器的数量与性别相关,雄性平均为18个,雌性平均为16个。附节上也存在性别差异: 第2跗节跗垫的宽度在雄性中是从后向前逐渐增大,而在雌性中刚好相反。本文还就这些差异的意义以及新发现感器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东北大黑鳃金龟嗅感器超微结构
    孙凡,胡基华,王广利,彭璐
    2007, 50(7):  675-681. 
    摘要 ( 3568 )   PDF (1445KB) ( 1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成虫触角嗅感器进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其嗅感器集中于触角鳃片上,着生在表皮内陷形成的凹腔里。嗅感器包括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两种,锥形感器根据锥体形状的差异可分为4种类型,板形感器根据盘体形状的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嗅感器表皮为单壁,壁上具有微孔和孔道微管。嗅感器内神经元的数目并不一致,13个不等。雄性触角鳃片的长度长于雌性触角鳃片,并且雄性触角嗅感器的总数远远多于雌性,其中雄性板形感器的数目与雌性差异不大,但雄性锥形感器的数目却远远的多于雌性,几乎是雌性的9倍。由此推测锥形感器是感受性信息素的感器,而板形感器用于感受植物气味。
    柑桔爆皮虫卵巢发育动态
    皇甫伟国,魏书军,郑宏海,刘鹏程,黄蔚,施祖华,陈学新*
    2007, 50(7):  682-688. 
    摘要 ( 3671 )   PDF (580KB) ( 1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研究利用室内饲养成虫,对柑桔爆皮虫的蛹及正常取食和交配、正常取食但未交配以及正常交配但未取食三种处理的雌成虫的卵巢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该虫具有1对卵巢,每侧有5根卵巢管。前两种处理的雌虫卵巢管均能正常发育,成虫寿命在30天左右; 没有取食的雌虫寿命只有7天左右,在其卵巢管的生长区和成熟区均无卵形成。根据卵巢的形状、卵的产生过程、卵巢萼内有无卵粒以及卵黄沉积情况等将卵巢发育程度分为6个级别,即发育初期(0级)、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每头雌虫最高怀卵量在140粒左右,根据雌虫怀卵量变化趋势,推测正常取食和交配的柑桔爆皮虫雌虫在出孔后10天左右开始产卵,产卵历期可达22天左右。据此提出该虫卵巢管发育到成熟待产期(Ⅲ级)之前(即羽化出孔后10天之内)为出孔成虫的防治适期。
    杀菌剂对斜纹夜蛾SL细胞系和幼虫的生物活性
    张瑞峰,任永霞,徐汉虹,张志祥*
    2007, 50(7):  689-694. 
    摘要 ( 3200 )   PDF (185KB) ( 1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MTT法筛选了19种杀菌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SL细胞的毒杀活性,并以该方法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对SL细胞的毒力。结果表明: 福美双、烯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霜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腈菌唑等杀菌剂对SL细胞具有优异的毒杀活性。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烯唑醇、己唑醇和戊唑醇处理SL细胞48 h后,LC50值分别为21.94 μg/mL 23.80 μg/mL 33.16 μg/mL47.63 μg/mL。以考马斯亮蓝G250法研究了腈菌唑对SL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的影响, 20 μg/mL腈菌唑处理12 h24 h48 h72 h后,SL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55%25.95%42.95%67.05%;处理24 h48 h后,SL细胞的LDH漏出率分别为30.66%32.05%。以浸叶喂食法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三唑类杀菌剂可显著抑制试虫体重增长。以0.5 μg/头、 1.0 μg/头和2.0 μg/头剂量的腈菌唑注射处理72 h后,斜纹夜蛾4龄幼虫血细胞数量分别降低12.31% 25.96%25.73%;腈菌唑注射处理48 h72 h后,对斜纹夜蛾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1.59 μg/头和1.53 μg/头。结果显示以离体培养细胞为对象,从现有杀菌剂中寻找新的杀虫剂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
    亮叶中南鱼藤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
    李有志,徐汉虹*,魏孝义,马骏
    2007, 50(7):  695-702. 
    摘要 ( 4081 )   PDF (247KB) ( 1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亮叶中南鱼藤Derris fordii var. lucida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通过生物测定确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亮叶中南鱼藤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中仅根部提取物表现出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4龄幼虫、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无翅成蚜、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无翅成蚜、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无翅成蚜、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 2龄幼虫、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初孵幼虫、菜青虫Pieris rapae (L.) 2龄幼虫和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成虫都有毒杀效果,其LC50值分别是260.3 mg/L、234.6 mg/L、141.3 mg/L、16.4 mg/L、233.4 mg/L、20.8 mg/L、11.7 mg/L和148.4 mg/L。根甲醇提取物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24 h的触杀和胃毒毒力LC50值分别为101.6 mg/L和234.9 mg/L。此外,亚致死剂量的根甲醇提取物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还有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从根中分离和鉴定了3个化合物,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和β-谷甾醇。鱼藤酮和6a,12a-脱氢鱼藤素对三化螟初孵幼虫表现出毒杀活性,24 h的LC50值分别是2.6 mg/L和5.3 mg/L。结论为:亮叶中南鱼藤仅根为活性部位,该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等多种害虫有活性,其主要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鱼藤酮和6a,12a-脱氢鱼藤素是根中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
    暗期干扰对环带锦斑蛾滞育诱导的影响
    吴少会,李峰,周昱晨,薛芳森*
    2007, 50(7):  703-708. 
    摘要 ( 4313 )   PDF (203KB) ( 1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短日照条件下,环带锦斑蛾Pseudopidorus fasciata以4龄幼虫进入冬季滞育,其滞育诱导的临界暗长为10.5 h。本文系统测试了暗期干扰实验[即在暗期采用单一的光(亦称光脉冲)干扰光周期反应的实验]对环带锦斑蛾幼虫滞育的抑制影响。幼虫孵化后在25℃,短日照L9∶D15(光9 h∶暗15 h),L10∶D14、L11∶D13及L12∶D12暗期的不同时段给予1 h或30 min光脉冲干扰。结果表明: 滞育是否被抑制主要取决于暗期的长度,当光脉冲干扰前的暗长(D1)或光脉冲干扰后的暗长(D2)超过临界暗长(10.5 h)时,100%的幼虫被诱导进入滞育;当D1D2都短于(或等于)临界暗长时,滞育不同程度被抑制,抑制的效果则取决于所干扰的光周期、光脉冲的长度和光脉冲落入的位点。结果说明该虫滞育诱导的暗期干扰反应是基于临界暗长的时间测量。
    中国夜蛾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申效诚,孙浩,赵华东
    2007, 50(7):  709-719. 
    摘要 ( 3500 )   PDF (294KB) ( 17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在收集整理中国夜蛾全部种类名录和分布资料的数据库基础上,对其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夜蛾共有20个亚科845个有效属3 751个有效种,占世界种类的13.66%,其中1 734种模式产地在中国。这些种类主要归属4种区系成分,其中东亚成分占优势,占总数的51.35%,东洋成分占25.51%,古北成分占18.45%,广布成分仅2.26%。夜蛾在全国七个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是不同类群不同分布特点的复合体,84种广布种分布广泛而均匀,七区之间的多元相似性系数达显著水平。 957种东洋种类和692种古北种类随纬度呈阶梯状分布,各区间无显著相似性。 1 926种东亚种类中,南中国型1 363种,分别较为孤立地分布在华南、华中、西南三区,各区之间联系微弱; 北中国型290种,零星分散地分布在东北、蒙新、华北、青藏四区; 中中国型273种遍布全国,但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的华北、华中、西南、青藏四区,以跨界分布为特点,四区之间具有显著的多元相似性。特有种的简约性分析结果表明,特有分布区的分布和划分基本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台湾和华中区关系密切。关键区系分析显示,台湾、云南、新疆、西藏等11个省区包含了中国夜蛾物种的90%,是物种保护的优先区域。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游中华,路虹,张宪省,冯纪年,石宝才,宫亚军,黄大卫
    2007, 50(7):  720-726. 
    摘要 ( 4529 )   PDF (259KB) ( 1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和其他8种蓟马的线粒体 COⅠ基因433 bp片段测序,获得62个个体的序列。分子数据分析显示: 种内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在0~0.005之间,2003年在北京发现的西花蓟马与欧洲等地区报导的西花蓟马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9种蓟马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构建的NJ树可以很好的显示蓟马的聚类,物种各单元型最初分支自展值均达到100%。结果表明,基于PCR及直接测序技术的分子鉴定可以达到准确鉴定蓟马物种之目的。
    转基因抗虫棉花和玉米与节肢动物相关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韩兰芝,白树雄,赵建周,王振营,吴孔明
    2007, 50(7):  727-736. 
    摘要 ( 3387 )   PDF (294KB) ( 1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转基因抗虫棉花和玉米自1996年商业化种植以来,已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与其相关的生态安全性,特别是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靶标害虫的抗性监测和治理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大量室内和田间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在该领域内取得的进展。结果表明: 由于Bt棉田和玉米田杀虫剂用量的减少,某些对Bt杀虫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植食害虫种群有上升的趋势; 现阶段生产上推广种植的Bt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柞蚕和蜜蜂等经济昆虫以及帝王斑蝶是安全的。杀虫剂用量的减少,降低了对天敌的杀伤力,Bt田中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药田; 但Bt田内靶标害虫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Bt棉花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对农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无明显不利影响。靶标害虫田间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以大农场单一种植经营为主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或澳大利亚,还是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多种寄主作物小规模交叉混合种植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或印度,田间并未出现10年前人们所关注和预测的靶标害虫种群抗性上升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发达国家严格执行了预防性的抗性治理对策及发展中国家独特的作物种植模式有关。尽管目前在田间尚未发现害虫对Bt作物产生抗性,但应用更多年份之后,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就很可能不是“是否”发生问题,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Bt棉花和玉米长期、大面积种植后,其对非靶标生物及靶标害虫抗性发展影响的长期生态效应上。
    蜂毒溶血肽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赵亚华,刘霭珊,李日清,高向阳,张微,郑慧平
    2007, 50(7):  737-744. 
    摘要 ( 3232 )   PDF (220KB) ( 20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系统归纳了蜂毒溶血肽的生物学功能,分子结构与性质,溶解血细胞的机理,以及溶血和抑菌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并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蜂毒溶血肽作用机理的研究。 提出今后研究应该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应用计算技术深入阐明蜂毒肽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今后指导分子设计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斜纹夜蛾两个天蚕素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陈维春,宋杰,庞义*
    2007, 50(7):  745-749. 
    摘要 ( 3728 )   PDF (246KB) ( 14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天蚕素是昆虫抵御病菌入侵的一类抗菌肽家族。根据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天蚕B基因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2个新的天蚕素基因部分序列,分别命名为cecD1cecD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555567EF555568)。2个基因编码同一个天蚕素D蛋白,该蛋白的成熟肽与天蚕素B存在2个氨基酸残基差异。序列分析发现cecD1cecD2中分别包含568 bp377 bp的内含子序列,它们有相同的5′和3′拼接位点,A+T含量分别为59.7%69.8%,符合大多数真核生物内含子高A+T含量的特征。
    芫菁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及存在形式
    李晓飞,陈祥盛*,王雪梅,侯晓晖
    2007, 50(7):  750-754. 
    摘要 ( 3849 )   PDF (140KB) ( 1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测定芫菁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及其存在形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8种芫菁和作为对照的黑翅红蝉体内总斑蝥素和游离斑蝥素的含量,总斑蝥素含量是通过酸水解法测得的,游离斑蝥素含量是通过直接浸提法测得的,以总斑蝥素与游离斑蝥素含量之差作为结合斑蝥素含量; 并比较了结合斑蝥素与钙、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芫菁体内总斑蝥素的含量为游离斑蝥素含量的1~9倍,总斑蝥素的含量一般多于虫体干重的2.0%,而游离斑蝥素的含量均低于虫体干重的1.7%。黑翅红蝉体内不含任何形式的斑蝥素。斑芫菁属和豆芫菁属昆虫中的结合斑蝥素含量与钙元素呈正相关,斑芫菁属中结合斑蝥素含量与镁元素呈正相关,而豆芫菁属中结合斑蝥素含量与镁元素呈负相关。斑芫菁属昆虫体内钙元素的摩尔量要低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结论】芫菁体内总斑蝥素含量远高于游离斑蝥素的含量;结合斑蝥素可能是以斑蝥素酸钙和斑蝥素酸镁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