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5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5-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一种新的家蚕体形突变体——短体蚕(Sq)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代方银,童晓玲,谭端,黄永燕,罗尤海,鲁成,向仲怀
    2009, 52(5):  473-477. 
    摘要 ( 3152 )   PDF (898KB) ( 10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作为重要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昆虫模式的家蚕Bombyx mori,其突变体是生理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宝贵资源。作者在家蚕资源保存和遗传分析中发现一种新的体形突变体——短体蚕(Squab,Sq),其特征是:杂合体(Sq /+)成活,蚕体长只有正常型的约4/5,腹中部略肥大,胸部稍狭小;纯合体(Sq / Sq)胚胎期致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为显性遗传。通过与各染色体标记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发现突变基因Sq在家蚕第14染色体上;通过与同一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青熟油蚕基因(oa)、不洁蚕基因(Di)进行三点测验,将Sq定位在家蚕连锁图谱第14连锁群的34.6 cM位点,表示为Sq(14-34.6)。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和利用该突变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同家蚕品系的耐热性特征
    Firdose Ahmad MALIK, Y. Srinivasa REDDY
    2009, 52(5):  478-486. 
    摘要 ( 3491 )   PDF (3975KB) ( 1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家蚕Bombyx mori 3个品系(Pure Mysore,NB4D2和CSR2)5龄幼虫和蛹在不同温度(35,38和40℃)下的耐热性,采用Probit分析测定了它们在各温度下的LT50值和置信限。结果表明:多化性品系Pure Mysore在高温下的存活率高于两个二化性品系NB4D2和CSR2,而两个二化性品系中NB4D2表现出更好的耐热性。家蚕幼虫接触38℃高温6 h和40℃高温3 h后,其血淋巴中出现90,70和29 kDa的热激蛋白条带。在恢复过程中,NB4D2和CSR2的血淋巴中未见29 kDa蛋白条带,而Pure Mysore幼虫的血淋巴中29 kDa蛋白仍然表达。当幼虫置于高温下时,血淋巴中90和70 kDa蛋白表达,但是检测不到29 kDa蛋白。研究认为热激蛋白表达与热带家蚕不同品系的耐热性以及与同一品系不同发育阶段的耐热性具有相关性。
    菜蛾盘绒茧蜂卵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
    白素芬,李欣,唐柳青,陈学新
    2009, 52(5):  487-494. 
    摘要 ( 3472 )   PDF (10432KB) ( 1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抑制寄主昆虫的免疫反应是内寄生蜂存活的关键。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Haliday)寄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后,蜂卵如何逃避和抑制寄主的免疫攻击,尚未得到全面揭示。本文采用电镜技术系统观察了菜蛾盘绒茧蜂卵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蜂卵表面覆盖有纤维层和絮状的类病毒样纤丝(VLFs),同时携带了含多分DNA病毒粒子(PDV)的萼液。在寄生初期,包裹在蜂卵表面的纤维层和VLFs首先起到保护蜂卵不被小菜蛾血细胞包囊的被动防御作用。随后,PDV发挥主动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假寄生手段,证明了菜蛾盘绒茧蜂PDV (CvBV) 具有较持久的克服寄主免疫攻击的能力,是主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假寄生后连续8 d的观察时间内,菜蛾盘绒茧蜂的蜂卵均未被包囊。结果提示,在菜蛾盘绒茧蜂-小菜蛾寄生体系中,菜蛾盘绒茧蜂采取被动防御和主动攻击两种方式应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攻击。
    死亡素与泛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
    金丰良, 张呈文,许小霞,孙强,任顺祥
    2009, 52(5):  495-501. 
    摘要 ( 3726 )   PDF (1496KB) ( 1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死亡素是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广谱抗菌肽。为了高效表达可溶性的死亡素,本研究利用递归式PCR(recursive PCR, rPCR)扩增了死亡素基因thanatin,并将其和家蝇Musca domestica泛素基因ubiquitin构成嵌合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再与硫氧还蛋白融合后构建表达载体pET-TRX-UBI-THA。将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经0.6 mmol/L IPTG诱导,TRX-UBI-THA融合蛋白得到了高效可溶性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8.9 kD,与预期的结果一致,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6%。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与Ni-NTA鏊合物特异性的结合,表明在融合蛋白的N-端带有6×His标签。利用C-端带有6×His标签的泛素C-端水解酶对融合蛋白进行切割,切割产物经Ni2+-NTA亲和柱和HPLC纯化(纯化量为5.4 mg/L),Tricince-SDS-PAGE电泳得到单一的泛素蛋白条带。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表明,纯化的泛素分子量为2.57 kD,与通过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完全一致。利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对泛素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的泛素对大肠杆菌K12D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强的活性抑制。本研究表明,利用泛素融合技术可以高效表达可溶性的死亡素。
    我国大陆红火蚁不同等级和虫态过冷却点的测定
    陈浩涛,罗礼智,江幸福
    2009, 52(5):  502-508. 
    摘要 ( 4397 )   PDF (1259KB) ( 9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了解我国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耐低温能力并为其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采自我国4个地点红火蚁蚁群中不同等级和虫态的过冷却点,以及不同季节和室内不同饥饿程度的工蚁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蚁群中不同等级和虫态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工蚁成虫的过冷却点(-11.8±0.4℃)显著低于有翅雌蚁(-8.1±0.6℃)及蚁后(-7.9±0.5℃),工蚁蛹和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3.6±0.3℃和-12.1±0.4℃,蚁后蛹和幼虫的分别为-13.3±0.3℃和-12.2±0.3℃。工蚁蛹的过冷却点均显著低于其成虫和幼虫。蚁后蛹与其幼虫的过冷却点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成虫的差异显著。同一未成熟期不同等级之间的也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季节的工蚁过冷却点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春季的最高(-4.3±0.2℃),夏季(-6.6±0.2℃)、秋季(-9.4±0.1℃)的次之,冬季的(-12.0±0.3℃)最低;深圳、珠海、广州和陆川4个地理种群的工蚁过冷却点在春、秋和冬季无显著差异,但夏季陆川种群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群的(P<0.05)。饥饿可使工蚁的过冷却点明显升高,但大工蚁的过冷却点较小工蚁升高的幅度更大,饥饿15 d后的大工蚁比饥饿前的过冷却点升高了7.0℃,而小工蚁仅升高了4.9℃。这些结果为评价红火蚁在我国潜在的传播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带喙库蚊体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史开志,文明,周碧君,王开功,汪德生
    2009, 52(5):  509-513. 
    摘要 ( 3174 )   PDF (3042KB) ( 10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目的】调查猪场蚊虫是否能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方法】采集发生PRRS疫情的3个养猪场蚊虫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PRRS病毒核酸,取阳性蚊虫样本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进行病毒的鉴定。【结果】 养猪场内的蚊虫主要有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凶小库蚊Culex modest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obturbans,其中三带喙库蚊占86.76%;以PRRS病毒N基因引物进行扩增,三带喙库蚊样本呈现阳性反应,而其他蚊种均为阴性。在蚊虫接种的Marc-145细胞中可见细胞融合和空泡形成等细胞病变效应;用抗PRRS病毒N蛋白抗体和羊抗猪IgG(H+L)-FITC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感染细胞呈现黄绿色荧光;以NSP2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发现库蚊源病毒与相应猪场猪源病毒中相应基因的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猪舍优势蚊种,并能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豆薯种子中的杀虫成分及其毒力测定
    李有志,魏孝义,徐汉虹,黄小清,姚振威
    2009, 52(5):  514-521. 
    摘要 ( 4314 )   PDF (1226KB) ( 9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明确豆薯Pachyrrhizus erosus (L.) Urban种子中的杀虫成分及其杀虫毒力,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4龄幼虫为目标昆虫,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构,并通过浸渍法、点滴、夹毒叶碟法等测定各化合物对白纹伊蚊幼虫、棉蚜Aphis gossypii无翅成蚜、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幼虫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从豆薯种子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即12a-hydoxyrotenone,pachyrrhizine,12a-hydoxypachyrrhizone,12α-dehydropachyrrizone,α-naphthoflavone,7-methoxyflavanone,12α-hydroxydolineone,6-methoxyflavone,4′-hydoxyflavanone,quercetin dihydate,5-methoxyflavone,7-hydroxyflavone,3′-hydoxyflavanone和3-hydroxyflavone。上述化合物中的前7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具有毒杀活性, 处理24 h的LC50分别是25.0,51.1,196.2,48.4,98.9,107.2 和15.6 mg/L;前6个化合物对棉蚜成虫24 h 的毒力分别为1.5,10.9,80.7,8,32.1和112.8 mg/L;前5个化合物以及12α-hydroxydolineone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有毒杀活性;12α-hydoxyrotenone对3龄小菜蛾幼虫24 h的胃毒毒力LD50为17.3 μg/头,7-methoxyflavanone对该虫仅表现出较弱的生长发育抑制活性。首次从豆薯种子中分离得9个化合物,即6-methoxyflavone,4′-hydoxyflavanone,quercetin dihydate,α-naphthoflavone,7-methoxyflavanone,5-methoxyflavone,7-hydroxyflavone,3′-hydoxyflavanone和3-hydroxyflavone;豆薯种子含有7个活性成分,其作用方式因目标昆虫不同而不同,其主要杀虫成分不是鱼藤酮而是12α-羟基鱼藤酮。
    不同地理种群尖音库蚊复组抗性动态和遗传多样性
    吴中华,燕帅国,林立丰,乔传令
    2009, 52(5):  522-530. 
    摘要 ( 3003 )   PDF (1778KB) ( 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生物测定、蛋白质电泳和等位酶分析等方法对5个不同地区的尖音库蚊复组蚊虫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抗性水平、种群中非特异性酯酶基因表型分布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的抗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种群分别对敌敌畏、对硫磷、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较高,对残杀威、巴沙和胺菊酯的抗性较低;朝阳种群对敌敌畏抗性最高(55.7倍),武汉种群次之;佛山种群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比率高达123倍和23.9倍。酯酶电泳结果显示:5个种群间酯酶多态性存在差异,广州和佛山两个库蚊种群酯酶表型多态性最高,有B1,A2-B2,A8-B8,A9-B9,B10和A11-B11等6种酯酶表型,提示高活性酯酶是主要的抗性机制。群体遗传学研究表明: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76,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64.45%,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1943,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10,平均基因流(Nm)=2.57,说明5个种群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高于种群之间。据此推测,种群间可以通过迁徙等方式进行基因交流,使得遗传结构、抗性水平朝一致性方向变化。本研究对我国尖音库蚊复组蚊虫的综合治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李伟,郭慧芳,王荣富,刘宝生,钟万芳,方继朝
    2009, 52(5):  531-536. 
    摘要 ( 3736 )   PDF (933KB) ( 10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发展趋势,通过室内实验,组建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èn在武育粳3号、盐稻8号、徐稻3号、Ⅱ优084、Ⅱ优42、扬麦12、稗草和千金子这8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田间调查,比较了粳稻武运粳7号和籼稻Ⅱ优084上灰飞虱自然种群发生动态。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结果表明,灰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在稗草上最短,其次为扬麦12和粳稻上,而在杂交籼稻Ⅱ优084、Ⅱ优42和杂草千金子上的发育历期长达近30 d;灰飞虱在稗草上的种群趋势指数亦最高,为45.57,其次为粳稻品种盐稻8号(39.36)、徐稻3号(34.54)和武育粳3号(31.70)上,其中盐稻8号与稗草上无显著差异;杂交稻Ⅱ优084和Ⅱ优42上灰飞虱的种群趋势指数显著低于粳稻上的;而灰飞虱在千金子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最低,仅为11.04。大田调查则表明,一定时期粳稻武运粳7号上灰飞虱种群个体数量显著高于籼稻Ⅱ优084上。研究表明灰飞虱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稗草、粳稻品种和小麦。
    根瘤蚜对不同抗性葡萄的选择性及葡萄根系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杜远鹏,郑秋玲,翟衡,蒋恩顺,王忠跃
    2009, 52(5):  537-543. 
    摘要 ( 2976 )   PDF (1038KB) ( 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探讨不同抗性水平砧木及品种对根瘤蚜吸引及驱避效应以及鉴定挥发性物质组分,采用离体根段培养法测定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iticola Fitch对砧木5BB,140Ru及栽培品种巨峰的选择性,发现根瘤蚜对栽培品种巨峰的根段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至接种后3 d,67.13%的根瘤蚜优先选择巨峰;而对5BB和140Ru的选择性却很差,分别有15.29%和17.58%的根瘤蚜选择5BB及140Ru。根瘤蚜在不同品种根段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存在明显差异。对砧木5BB和巨峰根系的挥发性组分进行测定,发现2个品种挥发物独有组分数量均较高,巨峰独有组分为23个,占总成分数的48.94%,5BB的独有组分为32个,占总成分数的57.14%。5BB和巨峰的共有组分为24个,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甲酯和反油酸甲酯,但含量有所不同,其中,5BB以倍半萜类的丁香醇及脂肪酸甲酯类的亚油酸甲酯,反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含量较高,高于巨峰中相应物质含量的4.23%~6.46%,而巨峰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胆甾烷含量较高,分别高于5BB相应组分含量的6.81%和1.07%。结果说明葡萄根瘤蚜对不同抗性水平砧木及品种确实存在不同的选择性,并且不同抗性水平的砧木及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存在显著差异。
    松突圆蚧数量、环境因子及马尾松受危害程度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
    杜瑞卿,武福华,王庆林,张征田,陈顺立
    2009, 52(5):  544-550. 
    摘要 ( 3554 )   PDF (1029KB) ( 9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旨在找出重要的指标,从而揭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数量变化与环境因素变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所受危害程度间相互存在的重要关系。于福建省松突圆蚧发生区选取了4块调查标准样地,对松突圆蚧的6个数量指标和6个环境因子及其对马尾松受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与松突圆蚧数量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综合负相关,全N、全P、温度、雌成虫虫口密度、雄成虫虫口密度、2龄若虫虫口密度都是重要指标。松突圆蚧数量指标与马尾松受危害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综合正向相关性,环境因子与马尾松受危害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综合相关性。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所得的各种结果之间非常协调一致,与实际也基本相符。结论认为:环境因子对松突圆蚧数量变化有重要影响,松突圆蚧数量变化对马尾松危害程度有重要影响,而环境因子对马尾松危害程度影响不大;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是科学合理的,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研究。
    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及干扰程度下访花食蚜蝇群落的差异
    杜秀娟,任炳忠,吴艳光,宋丽文
    2009, 52(5):  551-560. 
    摘要 ( 3644 )   PDF (1547KB) ( 9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研究采用垂直面取样法,对中国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及干扰程度下访花食蚜蝇群落的物种组成、多度、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选择了不同垂直带的两个样地,分别位于800~1 100 m和1 750 ~2 150 m;每个样地选取3种生境类型,每一生境类型采样面积为20 m×20 m。252组调查数据表明,共采到访花食蚜蝇42种2 540个体。不同海拔生境访花食蚜蝇的组成、多度、丰富度及多样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 低海拔样地内不同生境访花食蚜蝇的群落相似性高于高海拔样地;低海拔样地访花食蚜蝇的多度高于高海拔样地,而物种丰富度低于高海拔样地;不同生境类型访花食蚜蝇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但高海拔样地与低海拔样地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过渡林生境(岳桦林带)与次生林生境(针阔混交林带Ⅱ)中访花食蚜蝇的多样性较高。保护珍稀植物物种的人工植物花园访花食蚜蝇多样性仅次于过渡林生境(岳桦林带)与次生林生境(针阔混交林带Ⅱ),保护作用显著。
    中国眉刺蛾属分类研究(鳞翅目:刺蛾科)
    武春生, 方承莱
    2009, 52(5):  561-566. 
    摘要 ( 3705 )   PDF (3133KB) ( 12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整理了中国眉刺蛾属的全部种类,共9种及1亚种,包括1新种——黄眉刺蛾Narosa pseudopropolia Wu et Fang及1新纪录种——齐眉刺蛾N. propolia Hampson。编制了本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提供了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照片。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昆虫免疫识别与病原物免疫逃避机理研究进展
    宁媛媛,尤民生,王成树
    2009, 52(5):  567-575. 
    摘要 ( 3379 )   PDF (2022KB) ( 1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天然免疫系统,病原识别是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式识别蛋白来完成的。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昆虫模式识别蛋白主要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类免疫球蛋白、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C型凝集素及具多功能的载脂蛋白等,不同的蛋白种类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及识别对象。与昆虫免疫识别相对应的是,不同昆虫病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不同策略的免疫逃避能力,以战胜宿主免疫而致病或最终杀死昆虫。本文就昆虫免疫过程中不同模式识别蛋白的结合对象、结构与功能,以及逐渐兴起的病原物通过分子伪装等进行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昆虫免疫与昆虫病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只有当两方面研究相结合时,才能更好地揭示昆虫宿主与病原物之间免疫与抗免疫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
    21种杀虫剂和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杨扇舟蛾各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
    汤方,张秀波,刘玉升,高希武,巨云为
    2009, 52(5):  576-581. 
    摘要 ( 3358 )   PDF (850KB) ( 1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比较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各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差异,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21种杀虫剂和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杨扇舟蛾4个组织(中肠、脂肪体、头部和体壁)GSTs活性的体外影响。结果表明:21种杀虫剂和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杨扇舟蛾4个组织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毒死蜱、氟虫腈、槲皮素和单宁酸对于杨扇舟蛾头GSTs活性抑制作用最强;槲皮素和单宁酸对中肠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单宁酸对脂肪体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硫丹对皮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杨扇舟蛾4个组织GSTs对杀虫剂和植物次生物质敏感性存在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其在同工酶组成上的差异造成的。
    基于16S rDNA序列的Wolbachia的检测及分型
    曲哲,丛斌,褚栋,董辉
    2009, 52(5):  582-587. 
    摘要 ( 3454 )   PDF (920KB) ( 1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细菌。采用16S rDNA特异片段的PCR-RFLP方法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不同生物型及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共生菌Wolbachia进行了检测与分型分析。基于wsp基因对烟粉虱共生菌B组Wolbachia以及米蛾共生菌Wolbachia进行了系统树分析,并对相应的Wolbachia16S rDNA特异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以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16S rDNA的特异片段经NheⅠ酶切后RFLP图谱可有效检测与鉴别Wolbachia。烟粉虱共生菌Wolbachia的16S rDNA特异片段经VspⅠ酶切后可得到预期RFLP图谱,而米蛾共生菌B组Wolbachia (基于wsp序列分析为B组)则产生不同的RFLP图谱。序列分析表明,Nauru型烟粉虱体内B组Wolbachia的16S rDNA片段序列与已知B组Wolbachia对应序列(DQ278884)同源性为100%;米蛾体内B组Wolbachia 16S rDNA特异片段有碱基变异,并存在于VspⅠ识别位点内,这是导致VspⅠ酶切后RFLP图谱不同的原因。结果提示,B组Wolbachia 16S rDNA特异片段经VspⅠ酶切的RFLP图谱存在多态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Wolbachia的检测与分型提供借鉴。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椰心叶甲蛹血淋巴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刘奎,林健荣,符悦冠,彭正强,金启安
    2009, 52(5):  588-594. 
    摘要 ( 3551 )   PDF (2106KB) ( 8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析昆虫被寄生蜂寄生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分及组分含量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寄生蜂寄生引起寄主昆虫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探索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理。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和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椰心叶甲蛹被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不同时期血淋巴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寄生后0.5, 1, 2, 3和4 d,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982, 926, 712, 636和68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650, 400, 336, 229和150个;同期未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45, 817, 640, 873和94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313, 291, 264, 466和410个;被寄生蛹和同期未被寄生蛹能匹配的蛋白斑点分别为332, 526, 376, 407和530对。被寄生蛹血淋巴蛋白斑点数量的异常变化表明寄主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