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照片示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鳞翅目:尺蛾科)卵(A)、幼虫(B)、蛹(C)和成虫(D)。灰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期报道了浙江茶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的遗传分化及分布(pp. 741-748)。照片由肖强分别于2004年8月(蛹)、2010年10月(卵和幼虫)和2014年4月(成虫)摄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新昌县茶树良种场茶园。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6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家蚕油蚕oc突变体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Hot!
    殷娅茹, 胡建, 胡文波, 杨成飞, 王坤, 刘春, 林英, 朱勇, 王凌燕
    2018, 61(6):  627-636.  doi:10.16380/j.kcxb.2018.06.001
    摘要 ( 1073 )   PDF (3791KB)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油蚕oc突变体是家蚕Bombyx mori油蚕突变体的一种,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已经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5号染色体40.8 cM座位。本研究旨在对oc突变体候选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克隆,探究oc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油蚕oc突变品系和野生型家蚕品系大造(Dz)为亲本,其杂交产生的F1代雄性个体与oc突变的雌性个体进行回交得到的1 397头BC1代个体为定位材料,以家蚕已经报道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设计markers,通过亲本及F1代个体筛选多态性markers,并利用多态性markers和BC1代个体对oc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oc紧密连锁区间内的候选基因,确定目标候选基因,继而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分析油蚕oc突变的原因。【结果】利用1 397头BC1代个体和11对有效的多态性markers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M10与M11两个markers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34 kb。通过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对oc连锁区域内的基因进行检索发现该区域有5个预测基因。对这5个预测基因在10个家蚕品系中进行的表达分析发现,只有BGIBMGA003572基因在oc突变个体体壁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个体中的低。通过基因的同源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和人类单羧酸转运蛋白9(可能的尿酸转运蛋白)是同源蛋白,推测其为oc突变的候选基因。对BGIBMGA003572进行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编码序列有5个氨基酸在oc突变体中发生了突变。【结论】通过定位克隆,本研究将oc突变基因定位在了234 kb的紧密连锁区间,其中编码单羧酸转运蛋白9的BGIBMGA003572可能和oc突变体的表型有关。
     
    马铃薯甲虫N-β-丙酰多巴胺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Hot!
    杜晓燕, 付开赟, 徐晴玉, 吐尔逊·阿合买提, 丁新华, 何江, 郭文超
    2018, 61(6):  637-645.  doi:10.16380/j.kcxb.2018.06.002
    摘要 ( 943 )   PDF (3374KB)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RNAi技术分析明确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黑色素形成重要的N-β-丙酰多巴胺(NBAD)水解酶基因的功能。【方法】NBAD水解酶基因通过马铃薯甲虫转录组数据分析和RT-PCR克隆获得,分别利用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基因的完整性和系统发育;通过qPCR检测其在马铃薯甲虫各发育阶段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及成虫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量;采用喂食幼虫dsRNA的方法,观察该基因在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体色的影响,并测定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克隆得到马铃薯甲虫NBAD水解酶基因,命名为Ldtan(GenBank登录号: KY221866),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鞘翅目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和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聚为一支。Ldtan在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腹神经索(99.36±0.95)、后肠(17.79±3.11)和表皮(9.21±0.12)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幼虫期随幼虫生长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最高。通过喂食2龄幼虫Ldtan的dsRNA能有效降低靶标基因的表达量,使幼虫体色变深呈一定的棕褐色,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通过RNAi技术干涉保幼激素合成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发现Ldtan表达量降低,而干扰蜕皮激素合成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Ldtan表达量增加。【结论】结果提示Ldtan参与了马铃薯甲虫的黑色素合成,并且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可能影响其表达。
    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英文)
    李玲, 周渊涛, 谭瑶, 周晓榕, 庞保平
    2018, 61(6):  646-656.  doi:10.16380/j.kcxb.2018.06.003
    摘要 ( 858 )   PDF (3130KB) ( 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是一种在内蒙古草原上爆发成灾的新害虫。昆虫的化学感受蛋白(CSPs)是一类水溶性小分子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传导环境中的化学刺激至受体,参与众多昆虫行为。本研究旨在鉴定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并对其表达谱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筛选本实验室组装的沙葱萤叶甲转录组鉴定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蛋白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卵、1-3龄幼虫、蛹和成虫)和成虫组织[触角、头(去触角)、胸、腹、足和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鉴定出10个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将其命名为GdauCSP1-10 (GenBank登录号: KY885471-KY885480)。10条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范围为17.27%~62.79%,彼此间分化程度较高。通过NCBI的Blast比对结果显示,GdauCSPs与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maculicollis的PmacCSP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种GdauCSPs首先与榆黄毛萤叶甲的PmacCSPs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dCSPs在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GdauCSP4-5, GdauCSP7-8和GdauCSP10 5个GdCSPs在成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而GdCSP2在卵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GdCSPs不仅表达于成虫触角中,在头(去触角)、胸、腹、足、翅等其他部位也有表达,且10个GdCSPs在沙葱萤叶甲成虫各组织中有着不同的表达谱,其中GdauCSP2, GdauCSP4, GdauCSP5, GdauCSP8和GdauCSP9 5个GdCSPs在雌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结论】结果提示化学感受蛋白在沙葱萤叶甲的生长发育和化学感受过程中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化学通讯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SlitPBP4的分子克隆、组织表达谱及结合特性分析
    孙佳斌, 刘乃勇, 李双美, 闫祺, 董双林
    2018, 61(6):  657-667.  doi:10.16380/j.kcxb.2018.06.004
    摘要 ( 743 )   PDF (4017KB)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鉴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新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 PBP)基因,明确其在斜纹夜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基于已报道的烟草天蛾 Manduca sexta、家蚕Bombyx mori、君主斑蝶Danaus plexippus和庆网蛱蝶Melitaea cinxia 4种非夜蛾科昆虫PBP4同源基因的序列特点及与其他PBP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邻关系,通过分析实验室先前克隆到的斜纹夜蛾PBP/GOBP基因序列,克隆斜纹夜蛾PBP4同源基因;通过RT-PCR和qPCR技术测定该基因在斜纹夜蛾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体外表达和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测定斜纹夜蛾PBP4蛋白对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结果】在夜蛾科昆虫斜纹夜蛾中鉴定到首个PBP4基因,命名为SlitPBP4(GenBank登录号: MG356847),cDNA编码210个氨基酸,具有N末端信号肽、疏水性气味分子结合域及6个保守半胱氨酸等PBP的典型序列特征,其基因组DNA在保守位置也含有2个内含子;但和已报道的斜纹夜蛾3个PBP相比,PBP4的C末端明显较长。SlitPBP4在雄成虫腹部(生殖系统)极高表达,在雌雄成虫触角及其他组织中仅微弱表达或不表达。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结果表明,SlitPBP4蛋白与被测定的信息素组分及植物气味物质均没有明显结合能力。【结论】报道了夜蛾科昆虫的首个PBP4基因,该基因可能主要参与雄虫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而非嗅觉功能。
    羟色胺在粘虫视叶中的分布
    郭培, 马百伟, 赵新成, 王高平, 谢桂英
    2018, 61(6):  668-675.  doi:10.16380/j.kcxb.2018.06.005
    摘要 ( 926 )   PDF (3085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解剖分析粘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视叶的结构,研究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在视叶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使用突触蛋白抗体标记粘虫成虫视叶内神经髓结构,用抗5-HT血清标记5-HT;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照相获取数码图像,利用图形分析软件识别神经髓结构及进行细胞体群分组与计数。【结果】粘虫成虫的视叶由视神经节层、视髓、副视髓、视小叶和视小叶板5个神经髓结构组成。免疫染色显示粘虫视叶内具有5-HT,每个视叶内约具有40个5-HT免疫标记的细胞体,这些细胞体分为3个细胞体群,位于视髓前方或腹面的内侧。视叶内所有的神经髓结构均含有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视神经节层的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来自视叶的切向神经元,视髓的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视叶的切向神经元、远心神经元和无长突神经元。视髓呈明显分层现象,主要分为3层,其中中间一层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较密集。副视髓存在少量的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视小叶和视小叶板中的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来自远心神经元,分为明显的2层,其中有少量神经纤维投射至视髓,将视小叶、视小叶板和视髓连接起来。【结论】粘虫视叶中广泛分布着5-HT免疫标记神经纤维。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5-HT在视觉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一定的解剖学基础。
    类肠膜魏斯氏菌通过调节蜕皮激素和胰岛素通路促进黑腹果蝇生长发育(英文)
    李恩惠, 王晓阳, 张乐宵, 白芃, 赵欣, 刘威, 张策
    2018, 61(6):  676-685.  doi:10.16380/j.kcxb.2018.06.006
    摘要 ( 999 )   PDF (2160KB)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果蝇乳酸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ellas paramesenteroides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黑腹果蝇成虫肠道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通过统计从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检测果蝇发育历期,并以幼虫体表面积为指标检测果蝇生长速率。利用qPCR检测产卵后不同时间生长激素信号通路基因(dib, E74BPTTH)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DILP2, DILP3和InR)的表达。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3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果】从黑腹果蝇成虫肠道内分离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并可以在果蝇肠道内有效定殖。类肠膜魏斯氏菌通过提高果蝇生长速率缩短果蝇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qPCR结果显示,类肠膜魏斯氏菌增加了dib, E74BPTTH的表达量,同时增加了DILP2和DILP3的表达量,降低了InR表达量和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论】类肠膜魏斯氏菌是黑腹果蝇的一种共生菌,通过激活蜕皮激素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生长发育。
    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微生物的组成及多样性 Hot!
    张凯旋, 魏琮, 南小宁, 王云果, 贺虹
    2018, 61(6):  686-697.  doi:10.16380/j.kcxb.2018.06.007
    摘要 ( 1014 )   PDF (3909KB)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颊下囊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组成、分布规律及细菌的多样性水平,以揭示其可能在蚂蚁食物利用、群体免疫等方面发挥的潜在功能。【方法】综合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在陕西杨凌采集获得的日本弓背蚁工蚁的颊下囊内含物、消化道、体表的微生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内含物分离到10株放线菌,其中5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平均分离频率达到73.3%~96.7%;分离到7株细菌,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N-B1和N-B4分离频率均达70%以上;分离到3株真菌,其中菌株P-F1(拟威克酵母菌属Wickerhamiella)为优势类群,分离频率达96.7%。从嗉囊、中肠及体表中分离到的菌株均可在颊下囊中发现,从颊下囊中分离到的菌株种类和菌落数量明显高于体表、嗉囊和中肠。H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颊下囊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嗉囊和中肠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颊下囊和嗉囊样品中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明显高于中肠,中肠细菌组成相对较为简单;颊下囊中的优势属包括嗜果糖乳酸细菌属Fructobacillus、杆菌属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tomonas;颊下囊中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嗉囊和中肠。【结论】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中普遍存在放线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及其他优势菌群,且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嗉囊和中肠,这些微生物在蚂蚁食物利用、营养物质消化以及群体免疫中的潜在功能有待于深入研究。
    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有杀虫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张敏, 刘佳, 傅伟杰, 代光辉
    2018, 61(6):  698-703.  doi:10.16380/j.kcxb.2018.06.008
    摘要 ( 591 )   PDF (1153KB) ( 2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姜黄Curcuma longa根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成蚜的生物活性和活性成分,并鉴定活性成分的结构,为利用姜黄根提取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苜蓿蚜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植物化学手段和生物活性跟踪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检测方法从姜黄根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对苜蓿蚜成蚜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并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浸渍法测定姜黄根提取物对苜蓿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活性,通过点滴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苜蓿蚜无翅成蚜的触杀活性。【结果】姜黄根95%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无翅成蚜具有触杀活性,处理后24 h的LC50值为3 226.27 mg/L。从姜黄根中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为芳姜黄酮,该物质对苜蓿蚜无翅成蚜表现出较好的触杀活性,处理后24 h的LC50值为706.10 mg/L。【结论】姜黄根95%乙醇提取物对苜蓿蚜成蚜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芳姜黄酮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捕食性瓢虫的体型大小影响其偏好捕食防御性强的猎物吗?(英文)
    Priya PATEL, Bhupendra KUMAR, Dinesh KUMAR
    2018, 61(6):  704-711.  doi:10.16380/j.kcxb.2018.06.009
    摘要 ( 643 )   PDF (1214KB)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尽管瓢虫表现出种间和种内特异性体型大小的变异,但是瓢虫体型大小的变异是否会改变其选择捕食防御性强(即表现出各种防御反应,包括积极躲避捕食、挣脱捕食者或频繁利用防御性化学物质)的猎物,这一问题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假设不论体型大小,捕食性瓢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和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 (Fab.)都将增加其对猎物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的捕食,只要猎物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原因是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的猎物体型大且更有活力。【方法】我们将萝卜蚜4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强的龄期,将2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弱的龄期,评价七星瓢虫和六斑月瓢虫这两种瓢虫的大型和小型变异体对萝卜蚜的偏好性。【结果】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更多地捕食防御性弱的萝卜蚜,而七星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分别对防御性强和防御性弱的萝卜蚜捕食较多。在混合饲料上,七星瓢虫雌性变异体对两类蚜虫的捕食百分比相似,而六斑月瓢虫变异体对防御性弱的萝卜蚜的捕食百分比较高。尽管随着七星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而对两类猎物的捕食增多,但随着六斑月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只对防御性强的蚜虫的捕食量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与我们的假设相反,并证明了:(1)小型瓢虫更多地只是捕食防御性弱的猎物,而大型瓢虫选择性地捕食防御性强的猎物;(2)在瓢虫种内和种间,随着捕食者体型的增大,对防御性强的猎物的偏好性增加。可将这些结果用于瓢虫的室内大规模饲养,以提高对萝卜蚜的生物防治。
    我国粘虫种群的微卫星位点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梅梅, 李伯辽, 仵均祥, 许向利
    2018, 61(6):  712-720.  doi:10.16380/j.kcxb.2018.06.010
    摘要 ( 581 )   PDF (1032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用于我国粘虫Mythimna separata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微卫星位点,从分子水平揭示粘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已报道的微卫星标记及本实验室粘虫转录组测序的SSR序列,采用PCR产物荧光标记与自动扫描分型方法,分析各位点在我国河南、陕西、山西3个省份的7个粘虫地理种群200头试虫中的扩增稳定性和多态性。【结果】7个粘虫地理种群有7个位点能稳定扩增且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这7个位点等位基因丰富度(Ar)为4.167~12.402,观测杂合度(Ho)平均为0.640,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75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47~0.884;各位点均存在无效等位基因且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所有成对位点不存在显著连锁不平衡情况。【结论】从来自河南、陕西、山西的7个不同粘虫地理种群中成功筛选了7个能稳定扩增的SSR位点,且在这7个不同的粘虫地理种群中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用于我国粘虫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粘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基因交流阻止了由遗传漂变引起的群体间分化,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很低甚至不存在遗传分化。
    综述
    荔枝蒂蛀虫研究进展
    李文景, 董易之, 姚琼, 陈炳旭
    2018, 61(6):  721-732.  doi:10.16380/j.kcxb.2018.06.011
    摘要 ( 837 )   PDF (1695KB) ( 6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中国岭南地区、东南亚、印度和尼泊尔一带广泛分布的重要果树害虫。该虫以幼虫钻蛀取食荔枝和龙眼的果实、嫩梢、花穗,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加上防治措施不当,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该虫迅速成为这两种优质名果的最主要害虫。本文整理近30年荔枝蒂蛀虫的研究报道,从分类学,生物学特性,触角感器及嗅觉机制,人工饲养技术,以及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荔枝蒂蛀虫的研究进展,提出在荔枝蒂蛀虫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简报
    基于改良石蜡切片技术的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发育模式及形态变化观察
    柳伟伟, 李任建, 付穗业, 董卿, 张敏, 张学尧, 张建珍, 张婷婷
    2018, 61(6):  733-740.  doi:10.16380/j.kcxb.2018.06.012
    摘要 ( 763 )   PDF (3879KB)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优化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技术,研究飞蝗胚胎发育时期浆膜表皮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优化飞蝗胚胎固定前处理、洗涤、脱水和透明等步骤,改良胚胎期石蜡切片制备技术;制备飞蝗胚胎发育第3-10天的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浆膜表皮发育规律;通过制备飞蝗发育第6-8天从卵孔端至卵尾端的纵切切片,观察飞蝗胚胎转旋时期的形态变化。【结果】飞蝗胚胎期石蜡切片技术优化后的操作步骤为:固定前NaClO预处理和打孔、洗涤30 min、脱水30 min和透明30 min。通过此方法可获得表皮结构完整且清晰的胚胎期组织切片。在30℃条件下,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几丁质沉积形成于胚胎发育的第5天,在第8天时开始降解。飞蝗胚胎的转旋发生在第6-7天,伴随着浆膜和浆膜表皮的形态变化。【结论】本研究优化了飞蝗胚胎石蜡切片制备步骤,揭示了飞蝗胚胎浆膜表皮及胚胎转旋的发育模式,为昆虫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浙江茶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遗传分化及分布
    白家赫, 王志博, 肖强
    2018, 61(6):  741-748.  doi:10.16380/j.kcxb.2018.06.013
    摘要 ( 687 )   PDF (1686KB)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揭示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两近缘种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省17个地点茶园的茶尺蠖533个样品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灰茶尺蛾和小茶尺蠖在浙江的地理分布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7个地点中,11个地点的茶尺蠖样品全部为灰茶尺蛾,另外3个地点(安吉、余杭和龙坞)采集的样品全部为小茶尺蠖,其余的3个地点(杭州西湖、杭州临安和杭州富阳)为两近缘种的混发区。【结论】在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的分布范围较广,小茶尺蠖的分布范围较窄,同时存在两近缘种的混发区。
    关键词:  灰茶尺蛾; 小茶尺蠖; 近缘种; 遗传距离; 地理分布; 浙江
    目录
    61卷第6期中英文目录
    2018, 61(6):  749-749. 
    摘要 ( 394 )   PDF (482KB) ( 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