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3年 第1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3-02-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成虫复眼暗适应的电生理研究
    陈元光, 钦俊德
    1963, 12(1):  1-9. 
    摘要 ( 2257 )   PDF (612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用电生理学的方法,研究了粘虫成虫复眼在暗适应过程中感受性的变化,及暗适应后感觉反应与闪光刺激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复眼的光感受性随着暗适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暗适应第15秒钟时与暗适应完成后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强度相差4倍。完成暗适应的时间大约为30—45分钟。暗适应后的感受器电位与闪光强度的对数(LogI)之间的关系,在闪光强度LogI=-0.5到3.0的范围内,几乎为正比例的直线相关。网膜电流图一般包含四种成分:①开光反应,表现为短暂的正电位变化:③主要的、起源于感受器的负电位变化:③发生于负电位升起端的正相电位;及④表现为负电位的闭光效应。它们彼此间能相互影响,使视网膜电流图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外形,其中占优势的为感受器产生的负电位。本工作表明雌雄个体之间在视网膜电位的反应方面差异不明显。
    论文
    几种粘虫的鉴别
    陈永林
    1963, 12(1):  10-20. 
    摘要 ( 6443 )   PDF (782KB) ( 7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系我国主要农业害虫,其近缘属种类很多。据有关主要文献记载加以初步整理,已知分布于我国的粘虫属Leucania Ochs.、寡粘虫属Sideridis Hubn.及光腹粘虫属Eriopyga Guen.中的种类物63种。有关粘虫类的分类研究尚待分类学家进行长期和细致的工作。为了便于鉴别比较常见的一些粘虫种类,本文仅就手边标本加以初步整理与鉴定。它们是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劳氏粘虫L.loreyi(Dup.)、白脉粘虫L.venalba Moore、柔色粘虫L.placida Butler、皮氏粘虫L.pryeri Leech、雀斑粘虫Leucania flavostigma singularis Butler、白纹粘虫L.salebrosa Butler、白缘粘虫Sideridis albicosta(Moore)、寡粘虫S.velutina(Ev.)、锥线粘虫S.conigera Schiff.、光腹粘虫Eriopyga grandis(Butler)、土光腹粘虫E.turca L.文中对上述种类进行了简要的描述(成虫及6种常见的蛹),并备有成虫和蛹的种检索表以及必需的图例,以供各地粘虫工作者参考。
    云南保山潞江棉区改变栽培制度后金钢钻Earios fabia(Stoll.)及Earias insulana(Boisd.)发生情况
    张广学, 孟祥玲, 包继先
    1963, 12(1):  21-28. 
    摘要 ( 2061 )   PDF (466KB) ( 4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云南保山潞江棉区为害棉花的金钢钻有翠纹金钢钻(Earias fabia(Stoll.))和埃及金钢钻(Earias insulana(Boisd.))两种。在1957年以前该棉区一年只种一季春播棉,金钢钻发生轻微。在1957—1960年,先后采用了春播、夏播、秋播、再生和宿根等多样植棉方式,形成了有利于金钢钻全年取食的食物链索,于是金钢钻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棉产事业的重大威胁。 (2)已往大都单独依靠使用药剂防治金钢钻,收效不大。作者等提出改变栽培制度各项措施防治金钢钻。其内容包括改种一季棉实行棉粮输作,促进早熟,改种抗虫品种等,此外也产除野生寄主植物。 (3)1961年在潞江棉区大面积试行改变裁培制度后的情况是:1、2月份冬季虫口密度比1960年减少99.7%。春季用糖浆诱来蛾量比1960年减少99.1%。棉花受害晚而轻,直到7月上旬金钢钻为害盛期,虫口密度仍比1960年减少65%以上,有的甚至减少96%。该地几个公社的单位面积籽棉产量比上年增加30%左右,也显然与虫害减轻有关。
    海南岛白踝按蚊(Anopheles leucosphyrus Dönitz)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
    盛伯梁, 邓达, 孙金琳, 陈登宏, 何琦, 黄启龙
    1963, 12(1):  29-36. 
    摘要 ( 1955 )   PDF (503KB) ( 6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论文
    重庆市鼠类的于氏奥敦恙螨及重庆葛李恙螨新种记述(真螨目,恙螨科)(恙螨研究ⅩⅩⅩⅣ)
    裘明华, 方勤娟, 刘连珠
    1963, 12(1):  41-48. 
    摘要 ( 1999 )   PDF (473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1957年在四川省重庆市所见,褐家鼠和黄胸鼠体于氏奥敦恙螨(Odontacarus yosanoi Fukuzumi et Obata,1953)的染螨率,寄生季节及其数量变动。并记述自社鼠体检获的一个恙螨新种,重庆葛李恙螨Gahrliepia(G.)chungkingensis sp.n.。文内讨论了葛李恙螨亚属的分类,制有我国葛李恙螨亚属已知种的检索表。
    李温恙螨亚科Subfamily Leeuwenhoekinae的分类修订和一新属的记述(真螨目,恙螨科)(恙螨研究ⅩⅩⅩⅢ)
    徐荫祺, 温廷桓
    1963, 12(1):  49-53. 
    摘要 ( 2010 )   PDF (304KB) ( 5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将恙螨科Trombiculidae里的李温恙螨亚科Subfamily Leeuwenhoekinae的分类系统加以修订。到目前为止,该亚科所包含的属,包括本文所叙述的一新属在内,共有八个属:Leeuwenhoekia,Odontacarus,Chatia,Hannemania,Whartonia,Shunsennia,SasacarusMultisetosa n.gen.,并编成八个属的检索表加以区分。多毛恙螨属Multisetosa是一个新属,它的主要特征是盾片上有4—6对侧缘刚毛;眼片远离盾片,在二者之间有盾眼毛2根;背刚毛数多而密,往往在100根以上,160根左右。
    福建四种肪刺螨(Steatonyssus Kolenati,1858)(Acarina,Liponyssidae)的记述
    王敦清
    1963, 12(1):  54-60. 
    摘要 ( 1790 )   PDF (368KB) ( 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云南生物考察报告(鞘翅目,天生科Ⅰ)
    蒋书楠
    1963, 12(1):  61-76. 
    摘要 ( 2026 )   PDF (1034KB) ( 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云南生物考察报告(鞘翅目,牙甲科)
    蒲蛰龙
    1963, 12(1):  77-82. 
    摘要 ( 1876 )   PDF (366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云南生物考察报告——蜜蜂总科(Apoidea)Ⅲ.,蜜蜂科(Apidae),Ceratinini族
    吴燕如
    1963, 12(1):  83-92. 
    摘要 ( 1872 )   PDF (507KB) ( 7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苏两国生物学工作者于1955—1957年间在云南及四川两省所采集的膜翅目蜜蜂总科Ceratinini族的17个种,分属于Ceratina、NeoceratinaAllodape 3属。文中共记述了4个新种,另有9个种均为我国新记录。 此项工作系在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故通讯院士波波夫(B.B.)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文中雄性生殖器原图均系波波夫教授亲缯。 所记种类的单个标本及新种的正模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论文
    中国菜叶蜂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朱弘复, 王林瑶
    1963, 12(1):  93-97. 
    摘要 ( 2281 )   PDF (298KB) ( 6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豆粉蝶”与“斑缘豆粉蝶”的厘定及其地理分布
    李传隆
    1963, 12(1):  98-106. 
    摘要 ( 2143 )   PDF (552KB) ( 9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关于Trombiculidae螨类中文命名的商榷
    罗泽珣, 梁柏龄
    1963, 12(1):  107-114. 
    摘要 ( 1853 )   PDF (649KB) ( 5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Trombiculidae 螨类的中文命名,通称做恙螨或恙虫,是因袭日本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的名称而来的。但是,根据许多日本学者的意见,“恙”字的来源系出于我国“别来无恙”的古话。然而若就字义来说,恙字的解释比较广泛,并非专指小虫而言:虫字在我国古书中,则是动物的统称。另外,有不少中外学者认为日本所发现的恙虫,就是我国古代岭南地区的沙虱。后一名辞,源出于我国,字义比较确切,而又得到了普遍的公认,故以其命名,比较合适。因此,建议应改以沙虱命名。为了在系统分类上与头虱和体虱等有别,拟称之谓“沙螨”或“(沙虫)螨”,更为适宜。
    Stapelia花气诱引丝光灿蝇产卵
    金大雄
    1963, 12(1):  115-115. 
    摘要 ( 1899 )   PDF (61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