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4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64-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荔枝蛀花果害虫的记述(捲叶蛾科、小捲叶蛾科、细蛾科、灰蝶科)
刘秀琼
1964, 13(2): 145-158.
摘要
(
2050
)
PDF
(1044KB) (
5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荔枝两种茎蛀虫的研究
钱庭玉
1964, 13(2): 159-171.
摘要
(
2495
)
PDF
(945KB) (
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载两种钻蛀荔枝树茎的害虫,荔枝拟木蠹蛾及相思拟木蠹蛾。它们是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的荔枝和其他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的常见害虫,而我国大陆过去尚未有记载。已查悉寄主植物有无患子科的荔枝、龙眼,芸香科的柑桔类等24科42种类。 这些害虫的幼虫钻蛀树茎成坑道后,匿居其中,夜出食害树茎韧皮部,并以虫粪、木屑等在树皮上缀成隧道,以循避敌害;它们一年皆发生一代,只幼虫在坑道中越冬,4-5月间相继化蛹,4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成虫出现。卵块生于树皮上。幼虫多于树茎分叉处蛀害。 以666及DDT粉剂或油剂滴注坑道,以及以该药剂较高浓度的水悬液,于7-8月间喷布树茎虫害处,皆有甚好的防治效果。 华南各地荔枝产区,蠹害荔枝树茎的害虫,主要有隶属于鳞翅目,拟木蠹科(Metarbelidae)的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及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 Mats.)等两种。这些害虫发生普遍,被害的植株往往导致风折或严重削弱树势,尤以幼树受害更显著,需要加以防治。 鉴于这些害虫除致害荔枝外,尚加害其他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而我国大陆过去缺乏记载,为此,笔者将近十年(1952-1962)来累积的一些资料整理报导,冀供昆虫工作者参考。
Select
致乏库蚊抗药性的研究——Ⅰ.广西致乏库蚊幼虫对DDT和666的敏感度调查
吴能, 周黛宝
1964, 13(2): 172-176.
摘要
(
1962
)
PDF
(287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自1958年9月至1961年12月,在本自治区南半部地区,测定13个大、小市,县,镇和村的致乏库蚊4龄早期幼虫对DDT和γ666的敏感度,并用Finney氏“机率分析”方法整理测定的结果。调查说明本自治区南半部正常敏感的致乏库蚊幼虫对DDT和γ666的LC
50
均在0.1p.p.m.以下。凡是较大的市、县或镇的该蚊幼虫对DDT和γ666的敏感度都有明显降低。敏感度最低的蚊群对DDT的LC
50
为5.22p.p.m.,对γ666则为1.01p.p.m.。
Select
斑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孙少轩
1964, 13(2): 177-192.
摘要
(
2528
)
PDF
(1245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斑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的消化管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咽、食道、一个向侧前方凸出的胃盲囊、细长卷曲的中肠、幽门部及后肠;无滤室。 贲门瓣几乎全部由前肠上皮构成,构造十分复杂,可以调节食物向胃盲囊或向中肠运行。胃盲囊的主要作用为暂时贮藏食物。在这一点上,樗鸡科的消化管与异翅亚目蝽象类相近似,而与具有滤室的同翅亚目其他诸科不同。 四条马氏管开口于中后肠上皮交替处,末端游离,无隐肾现象。幽门部的上皮虽无明显的内膜,但从染色性质上看来,可认为属于后肠。幽门瓣完全由后肠上皮构成,其中间充满一群巨形细胞,作用不明。组织化学测定下它含核酸量高,此外还含有肝糖与脂肪,因此可能在营养代谢上有某种作用。 唾腺十分发达而构造复杂,它由大主腺、小主腺(又各分为四叶)与副腺各一对构成。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证明:大主腺及四叶小主腺中的三叶为浆液腺,含有酸性粘多糖:小主腺的另一叶为粘液腺,含有酸性粘多糖、粘蛋白与脂蛋白;副腺亦为粘液腺,除上述三种成分外,还含有另一种PAS正性物质。三对唾腺的细胞都多分枝,大小主腺的腺细胞内还有细胞内的分泌小管。
Select
革螨须转节上的感觉器(革螨研究Ⅰ)
温廷桓
1964, 13(2): 193-200.
摘要
(
1976
)
PDF
(460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各种革螨的须转节上存在一种特殊的器官,称之为须转器,为一般螨类文献所忽略,本文以上海犹厉螨Eulaelaps shanghaensis雌性的须转器为代表,作了形态描述,并与雄螨、第二若螨、第一若螨、幼螨等的须转器作了比较。此器主要是一种囊状构造,内具许多小栓,并有若干附属构造,据此,认为可能是一种以嗅觉为主的复合的腔锥感觉器,同时认为此器不仅在功能上有一定的意义,还将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
Select
中国萤叶甲亚科的新属与新种记述
陈世骧
1964, 13(2): 201-211.
摘要
(
2376
)
PDF
(727KB) (
10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我国新蚤属斯氏组(stevensi group of Neopsylla)的分类研究及新种新亚种记述(Siphonaptera:Hystrichopsyllidae)
李贵真, 解宝琦, 王敦清
1964, 13(2): 212-230.
摘要
(
1917
)
PDF
(1282KB) (
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的新蚤属已知有18个种和亚种,其中有12种和亚种属于多毛组,6种属于斯氏组。著者等今整理了从云南、贵州、福建和陕西四省所得到的斯氏组新蚤,除尊新蚤和异种新蚤未获得以外共记述了10种和亚种。其中无规新蚤和福建新蚤为已知种,不同新蚤为我国新记录,均作了补充记述。另外还发现了斯氏新蚤的雌性。本种系Rothschild 氏于1915年根据采自尼泊尔-锡金边境的一只雄蚤而记述。至1932年Jordan氏根据从四川得到的标本记述了雌性形态。本文根据从云南获得的雌雄性标本,重新记述了雌性形态,并由于早先文献中证据的不足和结论的可疑提出Jordan氏1932年记述的雌蚤并非本种,可能是其他种新蚤的雌性。 本文记述了两个斯氏组的新种:1)相关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podemus agrarius;2)二毫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agrarius(?E.proditor)。另外,对特新蚤进行了种下分类,提出特新蚤乃一多型物种,根据其种群特征将所得标本分别订为三个地理亚种:(1)云南大理的为特特新蚤;贵阳的为贵阳特新蚤;福建的为闽北特新蚤。 最后编制了我国斯氏组新蚤12个种和亚种的分类检索表。
Select
中国姬猎蝽属初志
萧采瑜
1964, 13(2): 231-239.
摘要
(
1988
)
PDF
(546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我国西南部松毛虫及新种记述
蔡邦华, 刘友樵
1964, 13(2): 240-248.
摘要
(
1987
)
PDF
(652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原尾目昆虫的研究
周尧, 杨集昆
1964, 13(2): 249-277.
摘要
(
2000
)
PDF
(1507KB) (
7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一新种蚊虫——四川杵蚊的记述
徐国清
1964, 13(2): 278-282.
摘要
(
1795
)
PDF
(345KB)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粉蛉记(一)曲粉蛉属Coniocompsa Enderlein 1905(脉翅目:粉蛉科)
杨集昆
1964, 13(2): 283-286.
摘要
(
2097
)
PDF
(261KB)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库蠓的一个新种——蒙古库蠓
姚文炳
1964, 13(2): 287-291.
摘要
(
2235
)
PDF
(323KB) (
6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王浆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生殖力的影响
夏邦颖
1964, 13(2): 292-294.
摘要
(
1848
)
PDF
(148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异色瓢虫重名变种在我国的分布
刘崇乐
1964, 13(2): 295-296.
摘要
(
2221
)
PDF
(141KB)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