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4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64-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叶甲的演化与分类
陈世骧
1964, 13(4): 469-483.
摘要
(
2349
)
PDF
(1062KB)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蓖麻蚕血淋巴蛋白质代谢的研究
翟启慧
1964, 13(4): 484-493.
摘要
(
1999
)
PDF
(660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期的蓖麻蚕血淋巴中蛋白盾、游离氨基酸和核酸的含量变动,以及氨基酸激活酶活性的改变。血淋巴蛋白质的含量在五龄中期以前增加极慢,以后则急剧上升,至预蛹期达最高峰,化蛹时减少,在蛹的前半期变动不大,至后期则显著下降。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激活酶和核酸的变化各与蛋白质的变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反映了这些物质与血淋巴蛋白质在代谢上的相互联系。氨基酸激活酶活性的变化和蛋白质总含量的变化基本上相一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减少往往伴随着蛋白质的相应增多。而RNA:DNA比的增加则一般发生于蛋白质的增加之前。从这几种物质的变动情况及相互联系,分析了血淋巴中蛋白质合成的可能性,并讨论了血淋巴蛋白质在发育中的作用。
Select
蓖麻蚕在变态期间代谢作用的研究——Ⅱ.海藻糖酶的性质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张清刚, 刘芳, 冯慧
1964, 13(4): 494-502.
摘要
(
2091
)
PDF
(570KB) (
6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蓖麻蚕蛹化前后各虫期为材料,通过对不同组织中海藻糖酶活力及其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了:1)血淋巴海藻糖酶活力仅在眠期蜕皮过程显现,其它虫期该酶不表现活力;2)海藻糖酶抑制物仅存在于血淋巴中,抑制物的存在虽然使海藻糖酶经常处于不活动状态,但后者却具有一定的潜在活力;3)饥饿能促使对海藻糖酶抑制的解除,随着酶活力的显现,此血糖的含量水平不断下降;4)消化道中海藻糖酶的分布依次为中肠>后肠>前肠,酶活力随幼虫进食而增加,吐丝以后显著下降;5)血淋巴和脂肪体中糖代谢与海藻糖酶活力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文中明确了不同组织中海藻糖酶活力变化在昆虫糖代谢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它的生理意义。
Select
有机磷杀虫剂使家蝇中毒后对酯酶的抑制作用
谢尊逸, 冷欣夫, 陈冬兰, 赵玉章
1964, 13(4): 503-509.
摘要
(
2601
)
PDF
(459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乐果、敌百虫和TOCP等三种药剂对家蝇胆碱酯酶与脂族酯酶的体内抑制与中毒症状之间的关系。试验以家蝇为材料,用上述药剂的LD
50
剂量处理后观察其在不同时间内的中毒症状,并用Warburg测压法分别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家蝇头部和胸腹部胆碱酯酶和脂族酯酶的抑制情况 所得结果表明:无论头部和胸腹部胆碱酯酶的抑制程度都与中毒症状密切相关。当家蝇中毒倒伏时胆碱酯酶的活性最低。脂族酯酶的抑制作用与中毒症状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单独抑制脂族酯酶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可以认为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中毒作用是抑制胆碱酯酶,虽然也可能是两种酶同时受抑制的作用。
Select
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的骨骼肌肉系统Ⅱ.胸部
虞佩玉, 陆近仁
1964, 13(4): 510-535.
摘要
(
2115
)
PDF
(1556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是东亚飞蝗骨骼肌肉系统研究的第二部分,详细记述和讨论胸部的骨骼及肌肉,包括足及翅;并且与非洲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oides (Reiche et Fairmaire))、卡罗来纳蝗( Dissosteiracarolina (Linnaeus))及沙漠蝗( Schistocera gregaria (Forskal))等作了比较。根据第五龄蝗蝻翅芽的气管分布及成虫翅脉基端与翅关节片的关联,我们对于前、后翅的肘脉及臀脉等作了探讨。我们看到有六对肌肉为以往有关蝗虫解剖的文献中所没有报导过。它们是:前足基节前旋肌(77)、前足转节腹提肌(83)、中足转节第二背提肌(117)、中足转节前腹提肌(118)、中足转节后腹提肌(119)、后足转节背缘后提肌(150)。我俩认为前足基节前旋肌的发现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一肌肉对于前足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胸部肌肉的总数是103对,其中38对属于前胸,35对属于中胸,和30对属于后胸。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16对肌肉,其中9对属于中胸和7对属于后胸。作者将这些肌肉统称为初羽肌,因为这些肌肉仅出现于各龄蝗蝻及初羽化的成虫,而在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很快消失。
Select
粘虫 Pseudaletia separata 幼虫期血细胞的相差显微镜观察
程振衡
1964, 13(4): 536-541.
摘要
(
2270
)
PDF
(349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粘虫为对象将各龄幼虫分为白头期、进食期和蜕皮前期,对其血细胞以相差显微镜进行了系统观察。粘虫幼虫血细胞的基本类型可区别为:原始血细胞、浆细胞、小球细胞、颗粒细胞、类球形细胞、伪足细胞及类绛色细胞七类。类绛色细胞及小球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形态转变现象,其中仅浆细胞有吞噬作用。上述各种血细胞的发生动态是与幼虫的生长发育密切联系的。
Select
粘虫 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血细胞的类型辨识和病态变化
刘崇乐, 傅贻玲
1964, 13(4): 542-551.
摘要
(
2047
)
PDF
(656KB)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相差显微镜,并辅以涂片染色、化学反应方法,将粘虫各虫态虫龄的血细胞分为8个类型。他们是: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梭血胞及脂血胞。并统计出各类血细胞在粘虫一生中的数量变化。本文认为足血胞与粒血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伸延部分含有细胞质。符合这一标准的足血胞在此次工作中看到的不多,因此对粘虫足血胞的存在问题暂作保留。 苏芸金杆菌处理后,粘虫血细胞产生了明显的病态变化,随着病症的进展,非正常血胞自2%上升为30%,50%,83%左右。直到死亡,血淋巴内未发现杆菌出现。
Select
华北稻区灰稻虱的研究
蔡邦华, 黄复生, 冯维熊, 傅亿荣, 董其芬
1964, 13(4): 552-571.
摘要
(
2141
)
PDF
(1005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灰稻虱为华北稻区主要害虫之一,在天津地区每年发生4-5代,以第4代或第5代的3-4龄若虫在稻田沟边、荒地杂草、土缝、稻茬内越冬;10月中旬能出现第6代的卵期,但由此孵出的若虫至11月中旬相继死去,故第6代若虫能否安全越冬尚待进一步考查。各代的发生期间互相重迭。 当春天2月末越冬若虫迁到杂草上取食、活动;4月末羽化为成虫迁入返青麦田,并在麦田内繁殖第1代;5月末以羽化后第1代成虫转入秧田,6月初至7月初移到本田,9月中水稻收获后转到荒地或新麦苗上为害。 灰稻虱卵期平均5.5-19.5天,若虫有2-7龄,一般为5龄,各龄期随不同世代而异:平均第1龄期3.1-8.9天,第2龄期2.6-8.8天,第3龄期2.2-11.1天,第4龄期2.2-10.1天,第5龄期3.5-6.8天,第6龄期3.3天,第7龄期2.5天。成虫有长翅型及短翅型两类,在天津地区—般可见短翅型雌虫而短翅型雄虫却极为稀罕。短翅型雌虫的发生和温度及饲料有关:高温和以稗子、三棱草为饲料者,短翅型雌虫发生较多。不同翅型在不同时期的成虫其产卵量不同:长翅型成虫平均每雌产卵119.2粒,而短翅型为158.1粒。 灰稻虱在本田中的消长与水稻生育期中的温湿度有关:其发生高峰处于水稻抽穗期及乳熟期。下雨后,高温有利于灰稻虱的发生。 灰稻虱每年在大田中发生数量的多寡可能受当年7-9月份降雨量的影响,7月份干旱以及7-9月降雨量较少,可能使短翅型雌虫增加,从而引起灰稻虱的猖獗。
Select
宁夏农业昆虫调查初报及银川平原农业昆虫区系特点
吴福桢, 高兆宁
1964, 13(4): 572-580.
摘要
(
2526
)
PDF
(617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作者于1955—1963年初在宁夏的各农业中心和不同的自然区域进行了农业昆虫的调查、采集、饲养和分类鉴定,并作了区系分析。本文首先叙述宁夏四个自然区域的自然情况及其代表性的优势昆虫种类,然后根据主要农业昆虫的地理分布结合气候条件和植被情况,提出银川平原农业昆虫的区系特点及其与相邻地区的关系。这里的重要害虫有:枸杞实蝇、枸杞木虱、两种蝼蛄、小地老虎、甘蓝蚜、朝鲜球蚧、山楂粉蝶、四种芫菁等,分属于实蝇、木虱、夜蛾、蚜、蚧、芫菁等20余个科。银川平原的大气候特点是:干旱、低湿、温差大、风沙多,这是旧北区中亚细亚亚区的类型,从而有相应的优势种,同时也有中国东北亚区昆虫的共生种。作者认为银川平原向东北连接着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实处于旧北区的中亚细亚东部边缘,其农业昆虫区系与中国东北及华北显有密切关系,但基本上是以中亚细亚的成员昆虫占优势。在文末还叙述这一工作在农业生产及学术上的意义和作用。
Select
几种不同类型中华按蚊成虫形态区别的初步研究
冯鲁柏
1964, 13(4): 581-586.
摘要
(
2110
)
PDF
(410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中华按蚊不同类型在长江下游各省极为普遍。贵州虽深居内地我们也发现中华按蚊有宽卵型、中间卵型、窄卵型与最窄卵型,把贵阳按蚊包括在内,共有5个类型。 2.从成虫的形态来看五个类型,可依腿基节白鳞片丛的有无分为二大类。基节外侧面有白磷片丛的一类,除这个特点外,个体比较大,腹部腹板的三角形白斑极明显,第七腹节腹板上的棕色鳞丛大。贵阳按蚊、宽卵型中华按蚊、中间型中华按蚊属于这一类。腿基节上无白色鳞片丛的一类,除这个特点外,个体较小,腹部腹板的三角形白斑不明显,第七腹节腹板上的棕色鳞丛小。窄卵型及最窄卵型中华按蚊属于这一类。 3.经比较后认为我俩的中华按蚊各类型与马来亚的、日本的和菲律宾的类型有所不同,它们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尚需进一步研究。 4.对贵州五个类型的雌成虫作了简单的描述,并列了一个检索表。
Select
云南生物考察报告(半翅目:扁蝽科)
萧采瑜
1964, 13(4): 587-605.
摘要
(
1895
)
PDF
(1141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蚤蝼(虫扇)新亚科记述(撚翅目:栉(虫扇)科)
杨集昆
1964, 13(4): 606-613.
摘要
(
2424
)
PDF
(528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华东地区为害竹筍的泉蝇属二新种(双翅目:花蝇料)
范滋德
1964, 13(4): 614-618.
摘要
(
2007
)
PDF
(295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狭蚤属( Stenoponia J. et R. , 1911)一新种记述(Siphonaptera: Hystrichopsyllidae)
李贵真, 王敦清
1964, 13(4): 619-623.
摘要
(
2046
)
PDF
(297KB) (
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别氏新北蚤雄性在我国的发现及其形态探讨
王家儒
1964, 13(4): 624-627.
摘要
(
1771
)
PDF
(208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印度谷螟 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在北京野外为害鲜枣的新纪录及生物学观察
王平远
1964, 13(4): 628-631.
摘要
(
2357
)
PDF
(253KB) (
5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几种常见叶蝉产卵瓣形态的观察
陈人禔
1964, 13(4): 632-636.
摘要
(
2073
)
PDF
(311KB)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