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6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6-01-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氨基酸激活作用的初步研究
    翟启慧
    1966, 15(1):  1-12. 
    摘要 ( 1946 )   PDF (799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工作利用羟胺反应的方法研究了粘虫氨基酸激活酶的一般特性和反应条件,组织间的分布,以及不同发育期的活力变化等问题。粘虫该酶的一般特性和反应条件一般与高等动物及微生物的差别不大。氨基酸激活作用受对氯汞苯甲酸的抑制,并受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活化,暗示酶的活性中心中可能包括巯基。氯霉素和维生素B12对酶活力无明显的影响。 粘虫氨基酸激活酶只能激活α-氨基酸的L-异构体,对D-异构体和β-氨基酸均没有作用。它对二肽也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表明粘虫中小分子肽可能在蛋白质合成中直接被利用。 粘虫组织中各种氨基酸激活酶的活力不相同。在20种氨基酸中以激活半胱氨酸的酶活力最高,色氨酸和酪氨酸的激活率占第二位,其余的差异不很显著。天门冬酰胶和谷氨酰胺的激活率比相应的氨基酸高得多。 粘虫6龄幼虫各组织中氨基酸激活酶活力以脂肪体为最高,表皮肌肉与消化道次之,血淋巴最低。到老熟幼虫期,脂肪体中活力急剧下降,以表皮肌肉中活力为最高。 在蛹期,组织中氨基酸激活酶活力呈U形变化,在成虫期,酶活力的变化与生殖腺的发育和产卵有密切关系。
    昆虫不育性药剂的研究——Ⅳ.昆虫不育剂的筛选
    曹泽溥, 张宗炳
    1966, 15(1):  13-27. 
    摘要 ( 2137 )   PDF (555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继续报告了另一批化合物(102种)作为家蝇成虫不育性药剂的筛选结果,仍用Mitlin(1958)或Labrecque(1960)的方法。结果指出:1)在取代嘌呤和嘧啶类中,5-氟乳清酸(5-Fo)(北昆-137)和5-氟尿嘧啶(5-Fu)(北昆 134)的效果为最好,不育性效果的级别是第一级(用 0.5%的剂量,处理24小时,不产卵,或卵不孵化或产卵量及孵化率抑制达90%以上);2)低剂量(0.01%)秋水仙素(北昆 139)长期处理效果极好,高剂量(1%)短期处理(24小时)造成全部死亡,用0.5%饲喂24小时,不能达到全部不育的效果,因此不育级别在1-2级之间;3)乙胺嘧啶类抗叶酸剂都有—定的效果,能减少家蝇的产卵数量,但对于孵化率没有影响;4)氨基甲酸酯类有几种(北昆56、45、57、59)具有较高或极高的毒性及击倒性,但是没有不育性作用,北昆58为北昆57、59的同分异构体,它的毒性极低,而有—定的不育性效果(三级);5)又试验了一批新的氮芥类化合物,作用也不显著,其中之一带有二个乙烯亚胺基(北昆73)效果较高,但由于该化合物已有些变质,尚待进一步试验证实;6)N-甲基羟基脲素(北昆74)的效果不高,但用1%浓度,处理96小时,产卵数为对照的40%,估计在长期饲喂时可能有效;7)结构类似 DDT的对二氯苯三氟甲基甲醇(北昆136),与文献上的报导相反,没有不育作用,但具有极高的毒性;8)喹啉类及其他类型化合物一般均无效。
    福安茶蚕的初步研究
    陈人禔
    1966, 15(1):  28-38. 
    摘要 ( 1961 )   PDF (676KB) ( 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茶蚕系我国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一般报导其分类地位多归属于蚕蛾科,但根据成虫前翅脉相缺R3脉,后翅Sc脉与R脉间无横脉,雌、雄蛾触角异形,雌蛾触角丝状,以及幼虫无肛前突,上唇深陷及密生体毛等特征,归属带蛾科的带蛾亚科较为合宜。 福安地区茶蚕一年主要发生三代,寄主为茶及油茶,幼虫群栖性强,老熟后在地表化蛹,有明显的越夏蛹期,常自6月中、下旬开始,延续至9月中旬,其历期长短决定于8、9月份的气温,一般在旬平均气温下降至28℃以下时大量羽化,降雨量间接影响气温而作用于越夏蛹。越冬虫态主要为幼虫,亦有以卵越冬现象,这主要决定于越冬卵及严寒季节来临的迟早,越冬幼虫出现期虽有较大的差异,但第2代成虫出现期与越夏蛹期的开始,各年代间差异不大。 试验测定结果,老熟幼虫有较强的抗药力;喷布0.1%乐果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使用6%可湿性666 20倍或30倍毒土对老熟幼虫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但受单位面积沾药量、接触时间等影响;培土灭蛹在培土深度达50毫米以上,可显著减少蛹的羽化出土。
    花生须峭麦蛾的生物学观察
    杨齐云, 刘兴荔
    1966, 15(1):  39-46. 
    摘要 ( 2465 )   PDF (447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花生须峭麦蛾Stomopteryx subsecivella Zell.是广东省湛江专区黄豆、花生的大害虫,猖獗年份常造成20-30%的减产损失。寄主植物除花生、黄豆、白豆、绿豆、黑豆、紫云英外,尚有决明、青葙、天泡果、刺苋及龙葵等。此虫在电白县每年发生10代,以蛹在冬收的秋花生藤蔓中及田间落叶遗藤中越冬。各世代历期,最长需时56天(第一代),最短24天(第七代),其余各代约30天左右。成虫对弱光的趋性强,平均每雌产卵32.8-59.0粒,未经交配者不能产卵。幼虫为害时将叶片缀成三种虫苞,其分布比例随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异。 田间各世代虫害发生消长的因素,与秋花生藤蔓贮藏、作物早播迟播、土水肥管理、幼虫营养、降雨量和天敌等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文内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新疆菜蝽的初步研究
    周世春
    1966, 15(1):  47-55. 
    摘要 ( 2535 )   PDF (546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新疆菜蝽在新疆发生普通,是油菜和蔬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南疆沙雅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世代重迭,主要以第三代成虫在田边、田埂、青苔落叶下面越冬,翌年四月下旬迁飞至田间为害油菜幼苗,以第一、二代为害油菜最烈。 越冬成虫和第一代成虫交配期,平均分别为30.5天及2.4天。产卵前期的越冬成虫为3.8天;第一代为10.2天;第二代为4.7天。越冬成虫每雌产卵平均103.8粒;第一代32.0粒;第二代10.3粒。产卵期的长短因世代而异,第三代、第一代、第二代平均分别为35.9天、2.6天、2.9天。第一代卵主要产于地面的土块上,第二代主要产于植株的中下部叶面上。第一代与第二代成虫寿命平均分别为13天及71.3天。当平均温度在24.4℃时,第一代卵期平均9天,在27.5℃时,第二代卵期平均5.8天。若虫共五龄,若虫期第一代平均31.5天,第二代平均26.9天。 有一种卵蜂在田间平均寄生率达55.0%,有利用价值。防治时,消灭田内的杂草,结合人工捕采成虫和卵块以及浸水淹杀第一代卵。田间化学防治可用6%可湿性666的200-400倍液,对若虫及成虫效果很好。
    黄翅菜叶蜂的初步研究
    杨世瑞
    1966, 15(1):  56-64. 
    摘要 ( 2330 )   PDF (440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黄翅菜叶蜂为油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凉山地区一年可发生五个重迭世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蛹茧越冬,越冬成虫四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发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第二代6月上旬-7月中旬,第三代7月上旬-8月下旬,第四代8月中旬-10月中旬,10月间开始越冬。成虫量与油菜生育期有极密切的关系,子叶期成虫量为80.1-93.0%。成虫有较强的伪死性,雨天、阴天伪死性较强,晴天较弱,成虫雨天不活动产卵。雌虫一般多于雄虫,雌虫为68.4-70.9%。雌虫最多产卵量为318粒,最少为35粒。雌成虫寿命5-12天,雌虫3-9天。卵期4-41天,卵孵化率一般为93.3-100%。幼虫有5龄,幼虫期10-36天,1-3龄幼虫多躲在叶背,不易发觉,老熟幼虫潜入1-11厘米土层内化蛹,前蛹期5-21天,蛹期7-25天。成虫初羽化时在土面爬行数分钟才能飞翔,晴天飞翔力强。耕翻土壤对蛹有一定机械损伤,暴露于土面的蛹在自然阳光下照晒其死亡率很高。 666、DDT对黄翅菜叶蜂幼虫具有极强的毒杀效果。敌百虫较差。
    用大体放射自显影术研究家蚕精液在雌虫生殖系统中的分布和转移
    赵万源, 陈德明
    1966, 15(1):  65-69. 
    摘要 ( 1825 )   PDF (245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上海淡色库蚊对敌百虫及除虫菊素发生抗药性的初步报告
    刘金发, 刘维德, 张家瑞
    1966, 15(1):  70-72. 
    摘要 ( 2152 )   PDF (156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两种颗粒体病毒的初报
    蔡秀玉
    1966, 15(1):  73-74. 
    摘要 ( 1783 )   PDF (90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光周期对白纹伊蚊卵滞育影响的观察
    王仁赉
    1966, 15(1):  75-77. 
    摘要 ( 2152 )   PDF (149KB) ( 7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茶单盾蚧山香圆变种(Fiorinia theae var.turpiniae Takahashi)在广西的首次记录
    周光弼, 黄振武, 李徽恭
    1966, 15(1):  78-80. 
    摘要 ( 2188 )   PDF (131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江西蝗科昆虫分布情况概述
    章士美
    1966, 15(1):  81-84. 
    摘要 ( 2065 )   PDF (205KB) ( 7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