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73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73-04-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中国襀翅目新种
    胡经甫
    1973, 16(2):  97-126. 
    摘要 ( 2269 )   PDF (1752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有机磷杀虫剂亚胺硫磷在茶叶上的残留量研究
    周振惠, 李文谷, 陈宗懋
    1973, 16(2):  127-132. 
    摘要 ( 2034 )   PDF (3022KB)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介绍了有机磷杀虫剂亚胺硫磷在茶树及茶叶上的残留量情况。此试验自1969年9月到1970年8月在杭州进行。用25%的亚胺硫磷乳剂以1:400—800倍浓度稀释后喷洒在茶树上,喷洒后每天连续采摘鲜叶,并制成成茶。用薄层层析法测定鲜叶及成茶中的亚胺硫磷残留量。 根据四次实验的结果,亚胺硫磷在茶叶中的消失趋势,以喷药后第一天残留量下降最为迅速,平均在50%左右,以后逐渐下降,6—9天后残留量基本消失,若中间遇雨,可缩短至3—7天。
    东北落叶松上球蚜的研究及一新种描述
    李兆麟, 蔡邦华
    1973, 16(2):  133-153. 
    摘要 ( 2127 )   PDF (337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是1960—1962及1964—1966年工作的阶段总结。文中对黑龙江伊春带岭地区落叶松上的四种球蚜——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落叶松绿球蚜(Sacchiphantes viridis Ratz.);落叶松梢球蚜(Cholodkovskya viridana Chol.);落叶松红瘿球蚜(Sacchiphantes roseigallis新种)的生活史及部分虫型的形态做了记述。提供了在野外工作中可利用的检索表。对这类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也做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落叶松球蚜的大面积防治进行了报道。
    蚤类畸形的研究
    李贵真, 王敦清
    1973, 16(2):  154-162. 
    摘要 ( 1892 )   PDF (657KB) ( 8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辽宁地区毛腹种蝇的生态学调查
    薛万琦, 孙铎, 赵武凤
    1973, 16(2):  163-168. 
    摘要 ( 2021 )   PDF (354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经过1963—64年在辽宁本溪新岭对毛腹种蝇Hylemya (Chionomyia)vetula(Zett,1838)进行生态学调查的结果,说明本种主要以成蝇越冬,多在室外活动;以蛹期越夏:10月上旬最早出现(17℃),秋末初冬大批羽化,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形成了第一个成蝇高峰,翌年3—4月是雌蝇产卵时期,活动频繁,雌蝇数量较多,形成了第二个成蝇高峰。于5月上旬成蝇绝迹(22℃),成蝇出现季节全长为7个月。 幼虫滋生于人粪和猪粪中。成蝇取食人粪、猪粪和牛粪。因此是一种在卫生上有一定重要性的蝇种。 三龄幼虫:肛板显然大形而向两侧突出,这点有别于种蝇属(Hylemya)的各巳知常见种的幼虫形态,但易被误认为花蝇属(Anthomyia)。它同七星花蝇(Anthomyia imbrida)和横带花蝇(Anthomyia illocata)相似,但是有以下区别:(1)小锥形的腹突、副腹突显然位于亚腹突一线的背方:(2)腹垫仅具等大的小刺,中央区无较大形的棘:(3)后肛疣仅有较大的丘状隆起,没有象花蝇属已知常见种幼虫的后肛疣那样尖而明显;(4)后气门间距约为后气门直径的1—2倍。
    甘肃白垩纪的一个甲虫新科
    陈世骧, 谭娟杰
    1973, 16(2):  169-179. 
    摘要 ( 2519 )   PDF (1203KB) ( 6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一种化石甲虫,采自甘肃玉门,白垩纪地层。标本相当完整,虽属中生代产物,却保持有一些较原始的特征,如多节的触角,不平行的鞘翅纵脉,不折的膜翅以及翅端的密集脉纹。据此种种,作者认为鞘翅目应与广翅目近缘,两者源出于共同的原始祖型。
    拟隐脉叶蝉属二新种记述
    葛钟麟
    1973, 16(2):  180-184. 
    摘要 ( 1943 )   PDF (285KB)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拟隐脉叶蝉属的二个新种,命名为:红线拟隐脉叶蝉Pseudonirvana rufolincata,sp.nov.,庐山拟隐脉叶蝉Pseudonirvana lushana,sp.nov.。二新种的模式标本均采目我国江西庐山。
    我国吸虱一新种——中华管虱
    金大雄
    1973, 16(2):  185-188. 
    摘要 ( 1803 )   PDF (233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北京多毛恙螨新种描述
    温廷桓, 柳忠婉
    1973, 16(2):  189-192. 
    摘要 ( 1914 )   PDF (241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马尾松松毛虫中分离出来的细菌株
    戴冠群
    1973, 16(2):  193-194. 
    摘要 ( 1785 )   PDF (173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人工饲料饲育三化螟初报
    郑忠庆, 林爱莲
    1973, 16(2):  195-197. 
    摘要 ( 1794 )   PDF (385KB)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ür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陈泰鲁, 唐家骏, 毛金龙
    1973, 16(2):  198-202. 
    摘要 ( 2424 )   PDF (511KB) ( 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
    徐庆丰, 张荣, 桂承明, 韩玉梅, 王辉先, 王林, 刘秀波
    1973, 16(2):  203-206. 
    摘要 ( 1856 )   PDF (271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