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75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75-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我国治蝗史上的路线斗争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大批判组
1975, 18(1): 1-6.
摘要
(
1792
)
PDF
(564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示范的经验与体会
吉林省通化地区种子植保站
1975, 18(1): 7-9.
摘要
(
1407
)
PDF
(299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公社农业科学试验站
1975, 18(1): 10-16.
摘要
(
1397
)
PDF
(459KB) (
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
黄冠辉, 丁翠
1975, 18(1): 17-24.
摘要
(
2059
)
PDF
(1299KB) (
8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结果。 多角体形状不规则,直径平均1.9微米。病毒粒子杆状,单个或成束存在。单个粒子大小为335×90毫微米,病毒束的直径140毫微米。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依多角体浓度和虫龄而变化,在25℃条件下,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为1×10
5.3
多角体/毫升。龄期相同时,幼虫死亡速度依多角体浓度和环境温度而变化。多角体喷洒到植物叶面后,数日内可以损失大部分感染力,损失的速度与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以及多角体浓度有关。感染力的损失主要是由于紫外光的灭菌作用。病毒与苏云金杆菌同时感染没有增效作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粘虫和家蚕无感染力。田间初步试验表明,应用病毒防治斜纹夜蛾是可能的。
Select
稻株上杀螟腈残留量的初步研究
樊德方, 戚澄九, 刘乾开, 储可铭
1975, 18(1): 25-27.
摘要
(
1700
)
PDF
(183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工作的试验结果表明杀螟腈是一种残效期短、基本上不污染稻株的低毒农药。它在田间自然环境条件下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分解消失较快,特别是雨水冲刷更使它在水稻上的残留量剧降。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分解稍为缓慢。 田间药效试验指出,杀螟腈防治纵卷叶螟虽效果显著,但由于残效短,施药必需与害虫的发生关键时期紧密配合。
Select
油茶刺绵蚧的生物防治
陈祝安, 雷插清
1975, 18(1): 28-36.
摘要
(
1575
)
PDF
(652KB)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刺绵蚧是诱发油茶煤污病的主要媒介,病虫之间的关系是:霉菌菌丝体表生,以刺绵蚧蜜汁为滋养,因此只要扑灭害虫,中断蜜源,该病自然消灭。 黑缘红瓢虫寿命长、食虫量大,是刺绵蚧强大的天敌,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调整群体自然分布数量,适时放养和汇收,就能有效地控制煤污病的发生。
Select
福建水稻蓟马的初步考察
中国昆虫学会植物保护研究所
1975, 18(1): 37-41.
摘要
(
1387
)
PDF
(339KB)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微孢子虫对玉米螟生存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问锦曾
1975, 18(1): 42-46.
摘要
(
1540
)
PDF
(369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不同量微孢子虫孢子经口接种玉米螟幼虫,观察对螟虫的影响。当用浓度低至平均每卵180个孢子接种初龄幼虫时,生存率降低不明显,但繁殖力有明显下降:接种剂量提高到平均每卵1,800个孢子时,则生存率显著降低,半数以上螟虫不能发育至成虫期,残存成虫平均产卵量减至对照的23.3—67.7%。在处理范围内接种量愈大,产卵量愈低。幼虫四龄期接种对螟虫的影响较初龄期接种为轻。染病雌蛾产出的卵块常带病,并能经卵传染后代。螟虫由于食下孢子与经卵传染,由其繁殖而成的子,代虫数可减少至为对照健虫的0.9—1.4%。
Select
高粱芒蝇的初步研究
广东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 广东省台山县科学技术局
1975, 18(1): 47-51.
摘要
(
1383
)
PDF
(313KB)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核桃小吉丁虫研究初报
郑瑞亭
1975, 18(1): 52-56.
摘要
(
1755
)
PDF
(269KB)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核桃小吉丁虫足陕西省核桃主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枯枝中过冬,极少数在活枝上越冬。4月中旬至6月底为化蛹期,盛期为4月底至5月初。蛹期平均27.7天,最短16天,最长39天。成虫羽化后在蛹室中停留4—20天才咬破皮层钻出枝外。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出现期,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化蛹结束时亦即成虫出现高峰。成虫出枝后取食核桃叶,约经半个月补充营养期开始产卵。产卵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强光,卵多产在伸出树冠外围的长枝条上叶痕附近。成虫生活期平均35.3天,最长可达83天。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卵出现期。卵期多为10天。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孵化期,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多在二、三年生枝条皮层中串圈为害。受害严重时树叶变黄、脱落,枝条干枯。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开始钻入木质部,做一蛹室,在蛹室中过冬,至10月底大部幼虫进入了越冬阶段。
Select
桑虎天牛的初步研究
呼声久, 孙丽娜, 任炳生
1975, 18(1): 57-65.
摘要
(
1609
)
PDF
(1219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桑虎天牛为害桑树,幼虫蛀食韧皮部及木质部,形成宽大的隧道,严重影响营养和水分的传导。为害较轻时,桑叶小而薄,为害严重时,则整个桑株枯死。 在辽宁省,此虫需1—2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幼虫越冬。 幼虫在木质部蛀食的孔即成虫羽化后爬虫的通道。剪、锯桑树引起的坏死组织为幼虫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非此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活周期。 提出下列防治意见:(1)浸透80%DDVP乳油10倍液的棉球将幼虫蛀食孔堵死,可杀死木质部内的幼虫、蛹和成虫:(2)刀、锥等可杀死部分幼虫;(3)锯割、修剪等机械伤口可涂以沥青或其他涂料,以阻止雌虫产卵;(4)成虫出孔前,烧掉枯死桑树;(5)引入并保护啄木鸟。
Select
甘薯叶(虫甲)种类问题的探讨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昆虫分类室叶(虫甲)组
1975, 18(1): 66-70.
摘要
(
1504
)
PDF
(417KB)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河南平原农村的蝇类及季节消长的初步观察
葛凤翔
1975, 18(1): 71-76.
摘要
(
1740
)
PDF
(297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我国赫坎按蚊类群的研究
许锦江, 冯兰洲
1975, 18(1): 77-104.
摘要
(
1851
)
PDF
(2161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告作者等在1962—1965年对我国代表性地区赫坎按蚊类群的初步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地区各种按蚊生活史各期,包括卵、幼虫、蛹皮和成虫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我国的赫坎按蚊类群至少包括9种按蚊,即赫坎按蚊、八代按蚊、拟中华按蚊、中华按蚊、贵阳按蚊、印度按蚊、带足按蚊、雷氏按蚊嗜人新亚种和江苏按蚊新种。文内对各种按蚊的形态作了简要的描述,提出了它们的主要鉴别特征、个体变异及地理变异,并试列出本类群内各种按蚊的成虫、蛹、幼虫及卵的检索表,以供现场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参考应用。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并综合有关文献报道,本文扼要地叙述了我国赫坎按蚊类群各种按蚊的地理分布、主要习性和它们对丝虫病和疟疾传播的关系。为我国两种重要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Select
中国稻弄蝶属三个亲缘种的幼期鉴别
李传隆
1975, 18(1): 105-110.
摘要
(
1683
)
PDF
(1313KB) (
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新疆副新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毛蚤科)
邵冠男, 吴厚永, 申允中
1975, 18(1): 111-113.
摘要
(
1816
)
PDF
(157KB) (
9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麻蝇族一新属二新种
陈之梓
1975, 18(1): 114-118.
摘要
(
1825
)
PDF
(273KB) (
7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山西省绿蝇属一新种
朱又生
1975, 18(1): 119-120.
摘要
(
1869
)
PDF
(159KB) (
8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