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0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4-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氚标记睾丸酮在家蚕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何首林, 万家集, 向仲怀
    1990, 33(2):  129-135. 
    摘要 ( 2323 )   PDF (389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家蚕Bombyx mori L.的五龄起蚕期,添食氚标记的雄性激素丙酸睾丸酮(代号3H-TP),用液体闪烁谱仪探查五龄期蚕体对3H-TP的吸收与排泄、贮存与分布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证明:蚕体对3H-TP的排出率在添食后24小时达峰值,累计吸收率雄性为85.81%、雌性为68%,雌雄间有明显差异.蚕体内务组织器官对3H-TP的吸收也有显著不同,中肠、血液在添食后2小时,脂肪体在72小时、体壁在48小时,其放射活性为最大值,雌雄间均无明显差异;生殖腺则在添食后168小时达峰值,且雄性显著高于雌性;丝腺中相对含量比较稳定,雌雄之间无较大差异.3H-TP在蚕体各组织器官中的贮存与分布表现为:五龄初期(添食后2小时)以中肠和血液最多,共达85%左右;五龄中期(添食后96小时)以性器官最高(28%左右);五龄末期(添食后192小时)性器官中高达34.58%,且雄性(40.4%)显著高于雌性(28.74%).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在家蚕五龄起蚕期添食3H-TP,能被蚕儿多量吸收和贮存在体内,其中尤以生殖器官的相对含量最多,雌雄间亦有明显差异.由此表明,雄性激素可能对家蚕具有某种生理活性.
    蓖麻蚕中肠γ-谷氨酰转肽酶和底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理功能
    林浩, 陈淡贞, 尹明, 朱湘雄
    1990, 33(2):  136-142. 
    摘要 ( 2365 )   PDF (369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蓖麻蚕Philosamta cynthia ricini,高度提纯的中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体外转肽作用表明:L-苯丙氨酸、L-甲硫氨酸,L-半胱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和L-赖氨酸是最好的γ-谷氨酰的受体,而L-谷氨酸和L-谷氨酰胺(L-Gln)系该酶良好的γ-谷氨酰供体.酶对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γ-GNA)的Km为0.13mmol/L(含L-苯丙氨酸)和0.29mmol/L(无L-苯丙氨酸).谷胱甘肽(GSH)和L-Gln与γ-GNA竞争酶的γ-谷氨酰结合部位,其抑制常数K1值分别为0.5mmol/L和1.1mmol/L.Γ-GTP催化L-Gln的酰胺键水解和转肽,其催化速率相当于对γ-GNA的38%.
    家蚕中的5-氧脯氨酸酶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它的影响
    彭金荣, 许廷森
    1990, 33(2):  143-148. 
    摘要 ( 2264 )   PDF (321KB) ( 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工作首次在家蚕Bombyx mori的马氏管、中肠、丝腺及脂肪体等组织中测到了γ-谷氨酰循环中一个关键酶——5-L-氧脯氨酸酶的活力.该酶以马氏管中活力最高,在蚕的中肠、血淋巴中均存在有游离的5-氧脯氨酸.观察了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处理后,家蚕中肠、丝腺和脂肪体中5-L-氧脯氨酸酶活力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淋巴中5-氧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对该酶及γ-谷氨酰循环在蚕体中氨基酸转运上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数种癞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黄原, 郑哲民
    1990, 33(2):  149-154. 
    摘要 ( 2456 )   PDF (501KB) ( 8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癞蝗科三属及一种共十四个种群的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证明EST在属内具有某些共性.同一种群的个体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种群间略有差异,而种间则差别非常明显.生化和形态特征结合进行的聚类分析提出将短鼻蝗属的三个类群提升到属或亚属的地位,同时还支持将种群7C和9独立成新种.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对溴氰菊酯敏感性的变化
    谭维嘉, 赵焕香
    1990, 33(2):  155-160. 
    摘要 ( 2805 )   PDF (332KB) ( 8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利用生物测定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就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对溴氰菊酯敏感性及体内酶的活力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具有诱发棉铃虫对药剂敏感性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羧酸酯酶是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酶广泛分布于昆虫体内务组织中,以消化道内的活力为最高.专一性酶抑制剂的增效试验显示,TPP与溴氰菊酯混配是溴氰菊酯单用时的9倍,证实羧酸酯酶是棉铃虫代谢溴氰菊酯杀虫剂的主要途径之一.
    臭氧对墨西哥豆瓢虫取食和生长的影响
    吴亚, Edward H. Lee, Edward M. Barrows
    1990, 33(2):  161-165. 
    摘要 ( 2313 )   PDF (266KB) ( 6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在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用臭氧在室内熏蒸和田间开顶熏蒸植物,用此饲养墨西哥豆瓢虫的实验,以及熏蒸后植物体内某些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 Mulsant)喜食臭氧(O3)污染的植物,幼虫取食O3污染植物后蛹显著重于取食未受污染植物所形成的蛹.根据豆瓢虫食性和植物体内糖含量的测定,可以认为,低浓度O3污染导致植物体内糖含量的增加,是促使豆瓢虫取食量和蛹重增加的重要因素.
    荔枝蝽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体外培育研究
    邢嘉琪, 李丽英
    1990, 33(2):  166-173. 
    摘要 ( 2800 )   PDF (411KB) ( 5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用人造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成功的结果.筛选出最佳卵壳材料为32—36μm的聚丙烯膜,培养基为柞蚕蛹血淋巴44.4%、10%麦乳精33.3%、鸡蛋黄11.1%、尼氏盐11.1%.体外连代培养平腹小蜂的结果表明,除蛹化率(72—83%)外,各代间在寄生率(40—44%)、孵化率(94—96%)、羽化率(91—96%)、展翅率(97—99%)方面无明显的差别,且人造卵育出的各代蜂在身体大小、寿命及繁殖力方面均与柞蚕卵育出蜂基本相似或优于柞蚕卵育出蜂.筛选出的人工培养基的氨基酸种类与蓖麻蚕卵和柞蚕卵相同,但量上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还报道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产卵过程.
    稻虱跗(虫扇)的个体发生研究:生活史和寄生作用
    顾秀慧, 贝亚维, 高春先
    1990, 33(2):  174-181. 
    摘要 ( 2159 )   PDF (542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稻虱跗蝙Elenchinus japonicus Esaki et Hashimoto属(捻翅目)跗蝙科,在稻田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稻虱跗蝙在母体血腔中发育、孵化产生三爪蚴,三爪蚴通过生殖沟、生殖孔、育道和育道开口离开母体.三爪蚴离开母体在稻株上活动.一旦靠近寄主,用足抓住寄主,爬在它们身上.它通过节间膜进入寄主,变成蛆状蚴,开始取食.幼虫在寄主体内继续发育,达到足够大小,它们羽化成虫.雌成虫留在寄主体内,仅露出“帽子”(即头胸部),雄虫离开寄主,自由飞翔、雄成虫寿命很短(<12小时),它们积极寻找雌虫,进行交配,发现交配位置在育道口,支配时间约1—2秒钟.雄成虫体长1.33mm;展翅约2.25mm;雌成虫体长1.6—2.6mm,宽0.88—1.35mm;头胸部长0.2mm;育道口宽0.15mm,卵在雌成虫体内形成,而卵母细胞在雌幼虫体内发育.卵长75μm×宽40μm.第1期幼虫(三爪蚴):体长0.2mm;尾须为体长1/3.第Ⅱ期幼虫(蛆伏蚴)足和附肢都退化;第Ⅱ期幼虫分成4个龄期,具口和消化道,蛹属围蛹.卵历期7—8天,而三爪蚴历期仅1天.蛆状蚴(2—5龄)历期10—11天,蛹历期约3—4天,雌成虫历期7—8天.在实验室,每世代历期约20—23天.稻虱跗蝙的寄生作用较低,由于三爪蚴找不到稻虱很快死亡.在浙江1983—1986年调查,稻虱跗蝙对白背稻虱成、若虫寄生率5—7%,灰稻虱的寄生率为2%,褐稻虱为1%.有时白背稻虱的寄生率可达20—40%.
    三种蚤生殖系统的细微结构:雌性外生殖器的发育
    漆一鸣
    1990, 33(2):  182-188. 
    摘要 ( 2499 )   PDF (887KB)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缓慢细蚤 Leptopsylla segnis(Schōnherr),不等单蚤 Monopsyllus anisus(Rothschild)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Bouché)雌性外生殖器的结构,观察了从幼虫、前蛹、蛹至成虫各发育时期的雌性外生殖器的内部结构变化.对一直悬而未决的雌蚤中输卵管等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探讨.认为从晚期3龄幼虫开始出现的雌性外生殖器芽,在前蛹期成为四个部分:1.第7腹板后缘腹壁内陷形成的一对外胚层囊;2.紧接外胚层囊后并延伸至第8腹板的外胚层增厚;3.在第8腹板后部,外胚层增厚两侧的产卵器芽;4.第8腹板后缘腹壁内陷形成的受精囊芽.并认为,这三种蚤的中输卵管由一对外胚层囊和其后的外胚层增厚前端的一小部分内陷形成,阴道由外胚层增厚的大部分和第8、9腹板腹壁内陷形成,受精囊由受精囊芽内陷形成.
    蝽类昆虫破卵器扫描电镜观察
    任树芝, 郭淑华, 周杏弟
    1990, 33(2):  189-192. 
    摘要 ( 2443 )   PDF (486KB) ( 6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蝽类昆虫破卵器属于脱落型额部破卵器.对我国半翅目异翅亚目陆栖组其中10科30余属50多种蝽类卵的破卵器在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观察比较.陆栖组蝽类卵的破卵器可分为蝽型、缘蝽型及臭虫型三种类型.本文就前两种类型破卵器形态及细微构造特征对比,研究了破卵器在属、种间的差异,为系统分类、胚胎发育及细微形态特征方面提供新的依据.
    鼎突多刺蚁的营巢习性
    陈益, 唐觉
    1990, 33(2):  193-199. 
    摘要 ( 2517 )   PDF (443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85—1986年在浙江永康县城东南10公里的山坡上观察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营巢习性;见到蚁巢大多分布于山脚附近、温暖而阳光充足的南坡,一般生活于地面,以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Trin.)为主的禾本科草丛中.蚁巢由工蚁使幼虫吐丝把植物残体、昆虫尸体、泥沙和碎石等物缀织而成.地下部分的深度常受气温的影响:5—10月,气温较高,巢深2—4cm、11—4月,气候寒冷,深度可达10—20cm.每个蚁巢内的所有个体为一相对独立的群体,相邻蚁巢的群体间常相互联系、交换幼期个体和食物等.群体常因季节的变化而有迁移现象:秋季至春季,蚁巢大多位于阳光充足的草地上,夏天,由于气候炎热,蚁巢自草地移向遮荫度较大的树林.8—9月,部分上树筑巢.1—8月,蚁巢数不变,8月以后,蚁巢数开始增加,到10月达到最大,以后又下降,到12月降至通常水平.由此可见,9—10月,蚂蚁分巢,11—12月,部分蚁巢又合并.平均每巢工蚁数夏季最多,其次是春季和冬季,秋季由于分巢而最少.
    黑胸散白蚁新群体的建立及发展规律
    潘演征, 刘源智, 唐国清
    1990, 33(2):  200-206. 
    摘要 ( 2541 )   PDF (323KB) ( 7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经十年的室内配对饲养观察,黑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chinensisSnyder初期群体配对后5—10天开始产卵,胚胎发育期36—46天,幼蚁经历两个龄期,各龄8—13天,工蚁是幼蚁经两次蜕皮后分化出来,具有上颚自如活动,头宽0.71mm以上;前兵蚁蜕一次皮发育为兵蚁需经历10—13天,触角14—15节,头宽0.81—0.82mm,大于2龄工蚁,初期巢群最早3个半月左右产生兵蚁.当年配对的产卵期3至4个半月,产卵量16—45粒.饲养7—8年后的群体开始出现若蚁(长翅成虫的幼期).9、10年群体发育成熟即产生长翅成虫.解剖三个成熟群体中一个巢原始蚁王、蚁后均存在,另两巢发现原始蚁王、蚁后均死亡,其中一巢由群体内自行补充上了翅鳞型母蚁1头,无翅补充型生殖蚁1头(较小,性别不清),翅芽型3头.另一巢补充上了无翅型大腹母蚁1头,翅芽型1头.通过室内长期连续饲养观察,对该种白蚁新建群体发育成熟年龄及其内在因素已有一定的了解.
    为害荔枝和龙眼的两种细蛾科昆虫
    姚振威, 刘秀琼
    1990, 33(2):  207-212. 
    摘要 ( 2543 )   PDF (391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首次报道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和荔枝尖细蛾C. litchiclla在广东和福建省为害荔枝,并发现龙眼也是荔枝尖细蛾的寄主.订正了过去一直将这两个近缘种混淆起来误以为可可细蛾(国内称荔枝爻纹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的这一错误.事实上,国内迄今仍未发现可可细蛾的分布.本文详细地描述和比较了这两种细蛾各虫态的态,并简要地描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在食性方面首次发现荔枝蒂蛀虫既为害果又为害叶梢、花穗,而荔枝尖细蛾只为害叶梢.花穗而不取食果.
    中国弯翅蠊属(蜚蠊目:弯翅蠊科)研究
    冯平章, 吴福桢
    1990, 33(2):  213-218. 
    摘要 ( 2426 )   PDF (293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春净月潭地区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
    陈鹏, 田中真悟!
    1990, 33(2):  219-226. 
    摘要 ( 2029 )   PDF (327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叶(虫脩)一新种(竹节虫目:叶(虫脩)科)
    刘胜利
    1990, 33(2):  227-229. 
    摘要 ( 3047 )   PDF (160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横断山蝗虫一新属(直翅目:蝗科, 锥头蝗亚科)
    黄春梅
    1990, 33(2):  230-233. 
    摘要 ( 2464 )   PDF (154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一种为害橄榄树的天牛新种及两种天牛新纪录(鞘翅目:瘦天牛科)
    蒲富基
    1990, 33(2):  234-236. 
    摘要 ( 2229 )   PDF (303KB)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绒茧蜂属新种和新纪录(膜翅目:茧蜂科, 小腹茧蜂亚科)
    游兰韶, 王宗典, 周至宏
    1990, 33(2):  237-242. 
    摘要 ( 2192 )   PDF (327KB)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拟毛突摇蚊属二新种及一新纪录种记述(双翅目:摇蚊科)
    王新华, 郑乐怡
    1990, 33(2):  243-246. 
    摘要 ( 1919 )   PDF (163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青海省鸟蚤一新种(蚤目:角叶蚤科)
    吴文贞, 李超
    1990, 33(2):  247-249. 
    摘要 ( 2018 )   PDF (151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肖柏林
    1990, 33(2):  250-253. 
    摘要 ( 1983 )   PDF (176KB)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桃蛀螟性外激素腺体的部位及其超微形态结构
    田宇, 刘孟英
    1990, 33(2):  254-256. 
    摘要 ( 2117 )   PDF (182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