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3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4-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赤松毛虫性信息素次要组分的鉴定——组分、电生理和田间效果
    孔祥波1, 赵成华1*, 孙永平2, 冯世强2, 吴海山2
    2003, 46(2):  131-137. 
    摘要 ( 2859 )   PDF (385KB) ( 9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带有极性和非极性毛细柱的气相色谱(GC)分析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发现腺体中除含有已鉴定的性信息素(顺,反)-5,7-十二碳二烯醇(Z5,E7-12∶OH)外,还有微量的(顺,反)-5,7-十二碳二烯醛(Z5,E7-12∶Ald)和(顺,反)-5,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12∶Oac),三种成分以100∶5-6±5-4∶3-2±1-8的比例存在。使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性离子检测法(GC-MS-SIM)分析赤松毛虫腺体提取物,发现腺体中确实含有微量的Z5,E7-12∶Oac和痕量的Z5,E7-12∶Opr。赤松毛虫腺体提取物的气相色谱和触角电位检测联用(GC-EAD)分析发现只有Z5,E7-12∶OH能激起EAD反应,然而使用较高剂量的标准化合物进行GC-EAD分析发现Z5,E7-12∶OH、Z5,E712∶Oac和(顺,反)-5,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Z5,E7-12∶Opr)均能刺激起EAD反应,而Z5,E7-12∶Ald则不能。触角电位(EAG)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表明,当剂量变化范围在0.01~1 μg时,雄虫触角对Z5,E7-12∶OH最敏感,对Z5,E7-12∶Oac和Z5,E7-12∶Opr次之。田间试验表明,由Z5,E7-12∶OH, Z5,E7-12∶Oac和Z5,E7-12∶Opr配制的三组分诱芯,其诱蛾量显著高于由Z5,E7-12∶OH组成的单组分或是它与其乙酸酯或丙酸酯组成的两组分诱芯,当Z5,E7-12∶OH,Z5,E7-12∶Oac和Z5,E7-12∶Opr的比例为100∶3∶25时,诱蛾效果最佳。在上述三组分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Z5,E7-12∶Ald,则对诱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事实表明,Z5,E7-12∶Oac和Z5,E7-12∶Opr是赤松毛虫性信息素的两种次要组分,而Z5,E7-12∶Ald则是信息素的抑制剂。
    棉铃虫成虫对性信息素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研究
    范伟民, 盛承发, 苏建伟
    2003, 46(2):  138-143. 
    摘要 ( 2736 )   PDF (364KB) ( 1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EAG和风洞实验,研究了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性信息素组分和诱芯(Z-11-16Ald∶Z-9-16Ald=97∶3)的电生理反应。其中棉铃虫雌、雄蛾对诱芯的平均EAG反应测定值分别为1.06mV和4.32mV,分别高出对照(无性信息素空白诱芯)0.67mV和0.366mV,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雌蛾:t=25.020, P≤0.01;雄蛾:t=44.269,P≤0.01);棉铃虫雌蛾对性信息素组分(Z-11-16-Ald和Z-9.16Ald)的EAG反应值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雄蛾在被剪除触角后与雌蛾不能正常交配,而雌蛾在被剪除触角后仍有40%的交配率,比正常雌雄蛾的交配率(70%)有所下降;在风洞实验中,雄蛾没有顺风远离诱源的飞行行为,趋向诱源的比率为81.8%,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性信息素组分对棉铃虫的交配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小麦几种主要次生物质对麦长管蚜几种酶活力的影响
    陈巨莲, 倪汉祥, 孙京瑞, 程登发
    2003, 46(2):  144-149. 
    摘要 ( 2747 )   PDF (317KB) ( 1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借助麦蚜人工饲料研究明确了小麦几种主要次生物质单宁酸、总酚(没食子酸)和香豆素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存活、生长和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蚜阈值浓度分别为0.06%、0.08%和0.065%。用昆虫酶系体外抑制法,研究上述三种次生物质的抗蚜阈值浓度对麦长管蚜的糖转化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0.06%单宁酸强烈抑制麦长管蚜蔗糖酶、海藻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0.08%没食子酸显著抑制蔗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0.065%香豆素极显著地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
    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Bt cry1Aa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
    姚江1, 张杰1, 陈中义1, 宋福平1, 李长友1, 胡玉琴1, 黄大昉2*
    2003, 46(2):  150-155. 
    摘要 ( 2725 )   PDF (517KB) ( 1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Bt菌Ly30株是我国自行分离的对多种害虫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经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系统鉴定,它含有cry1Aa基因。以全长基因PCR产物的粘端定向克隆的方法, 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分别引入NcoⅠ和BamHⅠ/NcoⅠ酶切位点。以Ly30质粒DNA为模板扩增cry1Aa全长基因,与表达载体Pkk233-2相应酶切产物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含有cry1Aa基因重组质粒pKKLy1Aa。完成了该基因的亚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的编码区为3 531 bp,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33.2kD,含1.176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4.99。该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记注册,登录号为AF384211,并被国际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1Aa12。对重组菌KKLy1Aa进行诱导表达研究。在0.6 mmol/L IPTG、37℃、8 h培养条件下,该基因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到明显的133.2 kD蛋白带。室内生测结果表明,Cry1Aa蛋白对不同的小菜蛾品系均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值分别为0.203 μg/mL和0.554 μg/mL。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贺秉军1, 刘东波1, 陈强1, 刘安西1, 汪清民2, 黄润秋2, 芮昌辉3
    2003, 46(2):  156-160. 
    摘要 ( 2549 )   PDF (290KB) ( 9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比分析了alpha体氯氰菊酯与theta体氯氰菊酯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Na+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作用后,神经细胞Na+通道电流(INa)先增大,同时通道的激活电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约10 mV,提示alpha体氯氰菊酯使通道激活电位降低,通道更容易被激活。药剂作用约10 min后,INa又迅速降低,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对开放状态的Na+通道有抑制作用。另外,alpha体氯氰菊酯使INa到达峰值的时间缩短,但对失活时间无明显影响。Theta体氯氰菊酯也使INa激活电位左移,幅值降低,但降低速率较慢。总的结果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与theta体氯氰菊酯对棉铃虫中枢神经细胞处于关闭和开放状态的钠通道均有作用,且alpha体氯氰菊酯对钠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强于theta体氯氰菊酯。
    二化螟抗杀虫单和甲胺磷品系的生化特性
    韩招久,韩召军,王荫长,陈长琨
    2003, 46(2):  161-170. 
    摘要 ( 2718 )   PDF (557KB) ( 1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分别采自浙江和安徽太湖。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对杀虫单和甲胺磷分别产生了37.7和52.7倍的抗性。代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抗性品系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氮脱甲基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3.3和1.34倍,而羧酸酯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两个品系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提高可能是二化螟对甲胺磷、杀虫单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为了研究二化螟可能存在的对沙蚕毒素杀虫剂靶标不敏感机制,采用RT-PCR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对5个敏感个体和4抗性个体中克隆杀虫单作用的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nAChR α subunit 1)cDNA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序列比较发现一共存在33个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其中14个引起了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但是没有发现与抗性有关的特有的碱基突变。
    白背飞虱在稻田内空 间结构的分析
    周强, 张润杰, 古德祥
    2003, 46(2):  171-177. 
    摘要 ( 2784 )   PDF (2800KB) ( 9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th)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运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对不同季度种植的水稻及其不同生长期中白背飞虱若虫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背飞虱迁入稻田后,其空间分布为聚集型,且聚集的范围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空间结构的局部不连续程度较小,空间相关范围为17.3?m到60?m,或大于样地直径。白背飞虱在早稻田中的种群密度和空间相关范围小于晚稻田。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白背飞虱若虫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
    水稻-白背飞虱-拟水狼蛛食物链中生物量流动的定量研究
    文斗斗, 贺一原, 吕志跃,杨海明,王洪全
    2003, 46(2):  178-183. 
    摘要 ( 3003 )   PDF (280KB) ( 10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荧光物质示踪技术对早稻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水稻-白背飞虱拟水狼蛛食物链在抽穗期与乳熟期中营养物质流动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在所施荧光示踪物质3种质量浓度20、50、100 mg/L中,水稻、白背飞虱、拟水狼蛛的荧光物含量[μg/鲜重(g)]随所施荧光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规律性。早稻抽穗期每头白背飞虱每24 h取食水稻0.0636 g,平均每头拟水狼蛛每24 h捕食白背飞虱0.0336 g,约6~7头;在早稻乳熟期每头白背飞虱每24 h取食水稻0.0155 g,平均每头拟水狼蛛每24 h捕食白背飞虱0.0416 g,约16头。结合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抽穗期白背飞虱危害低于乳熟期,差异显著;两个水稻生育期3~4龄拟水狼蛛的控虫力差异显著,乳熟期高于抽穗期。
    不同温度下的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韩兰芝, 翟保平, 张孝羲
    2003, 46(2):  184-189. 
    摘要 ( 2799 )   PDF (296KB) ( 1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组建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在5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0~32℃,甜菜夜蛾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甜菜夜蛾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73℃、15.68℃、15.09℃、12.83℃和15.06℃,有效积温分别为37.9、126.3、73.8、29.2和265.6日·度;甜菜夜蛾在26℃时世代存活率和种群增长指数最高,分别为55.2%和205.9,20℃时不利于种群增长;在26℃和29℃时,甜菜夜蛾的平均产卵量最高,分别为604.7和611.4粒/雌,26℃是甜菜夜蛾最适宜交配的温度,交配率为84.9%,平均精包数为2.46个/雌;高温条件下,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均缩短;甜菜夜蛾的世代存活率(S)和种群趋势指数(I)与温度(t)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表示:S=-0.5056 t2+27.652 t-326.02 (r=0.91),I=-3.2532t2+178.45 t-2 270.40 (r=0.94)。
    浙江早稻谷中稻水象甲的存活研究
    商晗武12, 程家安1, 蒋明星1, 唐启义1, 顾云琴3
    2003, 46(2):  190-195. 
    摘要 ( 2816 )   PDF (333KB) ( 9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早稻收获和储藏期间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一代成虫的数量动态及其存活时间与温湿度的关系。早稻收割时尚未迁离稻田的象甲中,仅3~13%的个体随脱落操作落入稻谷中,且这些个体经太阳曝晒2天后存活率不足1%;收割时残留于稻草中的虫量为稻谷中的5.1~12.3倍。储藏1个月的稻谷中所有成虫均死亡,但储藏相同时间的秕谷和稻草中存活成虫分别达到250头/50 kg秕谷和17头/50 kg稻草。成虫在≥90% RH下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35~75%RH下,在玻璃管中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稻谷中。在稻谷中,温度对成虫存活时间的影响不明显,但在玻璃管中,20℃(恒温)下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27.0~33.2℃(室温)下。利用生存分析的指数模型分析了成虫存活与湿度、温度和存放基质的关系,表明在75~98% RH之间,湿度越低则成虫死亡风险越大,较高温度(27.0~33.2℃)和处于稻谷中其死亡风险亦高。这些结果为开展稻谷中稻水象甲的检疫提供了依据。
    金毛弓背蚁行为谱与社会分工的研究
    王正军1, 刘志斌2, 张爱兵1, 李典谟1*
    2003, 46(2):  196-200. 
    摘要 ( 3801 )   PDF (268KB) ( 1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研究在室内模拟自然蚁巢的结构和条件下,使用个体标记和直接观察法对一巢金毛弓背蚁Componotus tonkinus的行为类型和社会分工进行了研究。共34只来自同一巢穴的工蚁被标记。在持续一周的观察过程中对每只蚂蚁所执行的每种行为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毛弓背蚁可以区分出12种基本行为类型;该蚂蚁的成员大致可以分为5个功能组, 即繁殖(蚁后1个)、觅食(由10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觅食)、巢穴内的维护及护育(由16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巢穴的维修、清理及护育)、巢穴的防卫(包括3个工蚁,行巢穴防卫)及不活跃型(含5个工蚁)。
    数学形态学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Ⅱ.在总科阶元上的应用研究
    赵汗青1, 沈佐锐1*,于新文2
    2003, 46(2):  201-208. 
    摘要 ( 2873 )   PDF (390KB) ( 10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总科角度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5个总科23种昆虫图像中提取的昆虫面积、周长等11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科阶元上,11项特征的可靠性大小为圆形性>(面积、周长、横轴长、球形性、似圆度、偏心率)>(纵轴长、叶状性)>(形状参数、亮斑数)。从数学形态特征角度讲,夜蛾总科等3个总科的亲缘关系远近大小依次为夜蛾总科与凤蝶总科>蚕蛾总科与凤蝶总科>夜蛾总科与蚕蛾总科。
    基于28S rRNA D2序列的内茧蜂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
    陈学新1, 朴美花1, J. B. WHITFIELD2, 何俊华1
    2003, 46(2):  209-217. 
    摘要 ( 3401 )   PDF (406KB) ( 1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首次利用同源28S rRNA D2基因序列对内茧蜂亚科Rogadinae (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从95%~100%乙醇浸渍保存的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了10种内群种类和5种外群种类的28S rDNA D2片段并测序(GenBank序列号AY167645-AY167659),利用BLAST搜索相关的同源序列, 采用了GenBank中13个种类的28S rRNA D2同源序列,然后据此进行分子分析。利用3个外群(共8个种类)和3种建树方法 (距离邻近法distance based neighbor joining, NJ; 最大俭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 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分析了内茧蜂亚科内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由分子数据产生的不同的分子系统树均显示内茧蜂亚科是一个单系群。内茧蜂亚科内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分群(族和亚族)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得到部分支持。NJ、MP和ML分析结果均表明内茧蜂族Rogadini不是一个单系,而是一个并系,其余3族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内茧蜂族可分成2个分支:“脊茧蜂属Aleiodes+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和“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二者不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和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始终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是一个单系,并可分成2个姐妹分支,这与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亚属分群相一致。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 Chen et He,1991是一个独立的属。分支“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的单系性仅得到部分分子数据的支持;因形态特异(腹部成甲壳状)而列为亚族级的刺茧蜂属Spinaria,分子分析没有证实这一点。横纹茧蜂族Clinocentrini是个单系,并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中处于基部(原始)的位置。我们研究结果还表明,阔跗茧蜂属Yelicones和潜蛾茧蜂属Stiropius相对应的阔跗茧蜂族Yeliconini和潜蛾茧蜂族Stiropiini为2个独立的分支, 与形态和生物学的结果一致,但它们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的位置不明,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欧亚大陆癞蝗科分类系统(直翅目:蝗亚目)
    张道川1,2, 印红2, 印象初1,2
    2003, 46(2):  218-221. 
    摘要 ( 2669 )   PDF (199KB) ( 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癞蝗科Pamphagidae昆虫进行了亚科分类研究,将已知的47个属分为6个亚科:锯癞蝗亚科Prionotropisinae nov.,蠢蝗亚科Thrinchinae,癞蝗亚科Pamphaginae,鸣癞蝗亚科Tropidaucheninae nov.,聋癞蝗亚科Nocarodesinae nov.,秃癞蝗亚科Orchaminae nov.,其中包括4个新亚科。建立了欧亚大陆癞蝗科新的分类系统。
    中国小舟蛾属分类研究 (鳞翅目:舟蛾科)
    武春生, 方承莱
    2003, 46(2):  222-227. 
    摘要 ( 2941 )   PDF (361KB) ( 10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整理了小舟蛾属Micromelalopha Nagano, 1916的全部中国种类共10种,包括2新种异小舟蛾M. variata Wu et Fang 和细小舟蛾M.ralla Wu et Fang; 并将M.flavomaculata Tshistjakov 作为邻小舟蛾M.vicina Kiriakoff的亚种,赭小舟蛾秦岭亚种M.aemorrhoidalis cinereibasis Kiriakoff作为指名亚种M.Haemorrhoidalis haemorrhoidalis Kiriakoff的异名处理。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新种形态描述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寄生蜂成虫在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刘树生, 江丽辉, 李月红
    2003, 46(2):  228-236. 
    摘要 ( 3164 )   PDF (619KB) ( 1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综述了寄生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概念、过程、适应性意义及影响因子。学习是寄生蜂的一种普遍特征,但学习基本上只发生在成虫期,其中联系性学习是一个主要特征。学习可产生启动和嗜好性学习二种效应,在寄生蜂搜索寄主的各个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可高效地识别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搜索效率。学习的潜力及效应可依寄生蜂和寄主的食性专化程度、寄主的发育阶段、寄生蜂自身的生理状态及环境中刺激的性质等因子而变化。对寄生蜂学习行为的了解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
    昆虫种间表观竞争研究进展
    成新跃,徐汝梅
    2003, 46(2):  237-243. 
    摘要 ( 3228 )   PDF (487KB) ( 1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表观竞争是资源竞争以外的一种新型的种间关系,是指由共同享有的自然天敌中介的、物种之间在种群数量上表现出明显负效应的现象。物种之间的表观竞争被认为和资源竞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植食性昆虫来说更为重要。近十年来关于昆虫表观竞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本文从表观竞争的定义、实验研究实例、理论模型、作用机制及共存机制等方面,对近些年来关于昆虫表观竞争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表观竞争理论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生物安全性
    林同1,2,张传溪1*
    2003, 46(2):  244-249. 
    摘要 ( 2818 )   PDF (392KB) ( 1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别就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与其它生物间的基因重组和生态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成果表明,重组病毒的生态适应性降低,因而对生态环境以及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种类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但重组病毒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对其生物安全性还要进行长期、深入全面地分析和研究。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在褐飞虱对马拉硫磷抗性发展中的作用
    刘泽文,韩召军
    2003, 46(2):  250-253. 
    摘要 ( 2511 )   PDF (208KB) ( 10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室内筛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对马拉硫磷抗性及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的连续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发展在不同世代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LD50的最大变化发生在第3代和第5代之间。在筛选的前5代,羧酸酯酶活性上升与马拉硫磷抗性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在第6代和第8代间的变化与抗性发展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见,羧酸酯酶活性的上升在抗性发展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而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在抗性发展的后期阶段起更重要作用。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蛋白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施婉君, 张素方, 张传溪, 程家安
    2003, 46(2):  254-258. 
    摘要 ( 2578 )   PDF (419KB) ( 10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别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工蜂毒腺中抽提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各得到了蜂毒前溶血肽原蛋白的cDNA,再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到的这两个片段长度均为213 bp,均为编码蜂毒前溶血肽原的cDNA,并分别推导出两者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经序列比较,中华蜜蜂前溶血肽原与意大利蜜蜂、印度蜜蜂Apis cerana indica前溶血肽原的同源性都为97%。所报道的中华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的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AF48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