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3年 第1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63-10-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白虫小茧蜂Bracon greeni Ashmead的生物学研究和林间寄主诱集试验结果
    刘崇乐, 蔡剑萍, 王金言, 王金弟
    1963, 12(5):  523-537. 
    摘要 ( 2024 )   PDF (888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不育性药剂的研究——Ⅱ. Thio-TEPA造成粘虫不育试验的初步结果
    张宗炳, 姜永嘉
    1963, 12(5):  538-542. 
    摘要 ( 1700 )   PDF (289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1962年7月开始, 在室内用家蝇先后筛选了数十种昆虫不育性药剂, 其中以烃化剂中的Thio-TEPA效果为最好。用0.1%浓度的Thio-TEPA加入糖浆内饲喂粘虫成虫(Pseudaletia separata)可以引起不育。处理雌虫与正常雄虫交配, 可得到完全不育的效果。处理雄虫与正常雌虫交配, 也可以降低孵化率达13.9%。这一结果, 对目前研究粘虫迁飞作大量释放试验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蓖麻蚕可溶性蛋白质的研究
    翟启慧
    1963, 12(5):  543-551. 
    摘要 ( 1700 )   PDF (650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水文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蓖麻蚕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在性质及含量上的变化。在各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质都包含有清蛋白类、球蛋白类及明胶。在化蛹初期, 组织提取液中还发现了初级(月示)和胨。除明胶以外的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及其中清蛋白类的含量因发育阶段而异:在蛹初期最高, 到羽化前后有显著下降, 球蛋白类的含量在各发育阶段比较稳定。雌雄两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 在羽化前后这种两性差异最为显著, 雌性超过雄性约一倍之多。因此, 在蛹后期及成虫中, 蛋白质的两性差异在性质上比在数量上更为显著。 曾用纸上层析法分析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在各发育阶段, 氨基酸的种类相同, 包括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苯丙氨酸、以及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色氨酸在酸水解过程中被破坏。文中列出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百分含量。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后, 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含量下降。
    粘虫发生规律的研究——Ⅱ. 中国渤海和黄海海面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迁飞的观察
    夏曾铣, 蔡晓明, 邓小山
    1963, 12(5):  552-564. 
    摘要 ( 1933 )   PDF (784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1959年在哈尔滨粘虫越冬座谈会上, 提出粘虫迁飞的假说, 同时, 根据气流流场的分析, 黄、渤海海面将是粘虫在早春由南方往东北迁飞过境的一个地区。于1960年, 我们在黄、渤海地区进行了粘虫迁飞的观察。研究人员亲自乘客输在各航线上进行实地观察和捕蛾工作。在全年113航次中就有71航次发现了迁飞的粘虫。有几次出现了大蛾群, 徒手即可大量捕捉。与此同时, 研究人员还访问了沿海居民和委託水产公司的渔输在出海捕鱼中搜捕粘虫。这些工作亦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为粘虫迁飞的假说, 提供了有力的新的证据。 粘虫在海面迁飞动态的观察结果中初步可以看出粘虫在海面迁飞的时期, 数量, 迁飞的昼夜节律以及粘虫迁飞活动与气象状况的多方面关系。迁飞粘虫的外形和生理状况也作了简述。 本文讨论了有关的几个问题:1.海面迁飞粘虫与东北地区发蛾之间的关系:2.粘虫迁飞的途径与方式:3.粘虫迁飞时期和回迁问题:4.其它迁飞昆虫的问题;5.海面粘虫迁飞与渔汛的关系。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生殖的研究——Ⅰ. 成虫的一般特性
    郭郛, 吴秋雁, 蔡惠罗, 刘金龙
    1963, 12(5):  565-577. 
    摘要 ( 2363 )   PDF (819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生殖腺在蛹期已经发育完成, 但雌蛾卵粒内卵黄尚未沉积, 需要取食糖类作为补充营养后, 才能发育成熟。羽化时雄蛾已具备成熟的精子。取食后能进行交配活动。 成虫寿命一般约15—20天, 羽化后即进行生殖活动。其中产卵期比较长。雌雄蛾均在夜间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在本试验中观察到粘虫一生最大产卵量接近2000粒, 孵化率超过90%以上。雌蛾经人为地与雌蛾完全隔离后, 能产下不受精卵, 产卵量稍低, 卵粒不孵化。 按照粘虫飞翔与生殖关系看来, 粘虫的飞翔活动在性成熟前表现异常激烈。粘虫的飞翔的特征是:(1)由于粘虫羽化后即进入性活动期, 雌蛾需要与雄蛾交配方能进行正常生殖活动, 雄蛾强烈地追逐雌蛾, 因而粘虫在性成熟时有剧烈的飞翔活动。(2)由于内在的生理周期节律的活动以及外激素或其他方法促使异性互相吸引, 所以雌雄蛾同时、同在一起飞翔, 在交配前或产卵前大规模飞翔。(3)由于粘虫各个虫期无滞育现象发生, 粘虫发育所要求温度变化幅度在5—35℃之间, 所以当粘虫在幼期遭受某些不利因子刺激后, 在成虫期往往引起特殊的反应, 促使成虫进行有利于生存的趋避活动, 发生迁飞现象, 以便达到粘虫为本身或后代选择适宜的生境区域。
    Co60丙种射线对地里红恙虫的发育及生殖能力之影响的研究
    徐秉锟, 黎家灿, 陈心陶
    1963, 12(5):  578-585. 
    摘要 ( 1865 )   PDF (530KB)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有关昆虫分类学的一些观点
    周尧
    1963, 12(5):  586-596. 
    摘要 ( 1911 )   PDF (834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梢小蠹属(Cryphalus Er.)的研究及新种记述
    蔡邦华, 李兆麟
    1963, 12(5):  597-630. 
    摘要 ( 1829 )   PDF (2627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实蝇记述(二)
    谢蕴贞
    1963, 12(5):  631-648. 
    摘要 ( 1579 )   PDF (1234KB)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湖南滨湖区水稻害虫发生动态
    陈常铭, 刘仕龙
    1963, 12(5):  649-657. 
    摘要 ( 1919 )   PDF (612KB) ( 6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了1961年在湖南滨湖区水稻生长季节中每五日调查稻虫的结果。 查明该地区共有水稻害虫46种。田间虫口密度大小因稻田类型和季节的不同而异, 早稻田和中稻田有7种害虫数量较大, 一季晚稻田有9种, 双季晚稻田有4种。 全年内各种主要稻虫种群数量高峰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峰态的高低均有不同。种群数量较大的害虫, 依其高峰期出现的迟早顺序, 有稻象虫、稻蝗、二化螟、褐稻虱、黑尾叶蝉、稻苞虫、三化螟和粉白飞虱等。 在不同历史条件的稻田里, 稻虫群体组成及数量互有差异。老稻田稻虫种类较复杂, 主要稻虫虫口密度较高。新开稻田稻虫种类较少(如颤蚓、三化螟等), 而叶蝉和飞虱等较多。 分析了稻田历史条件、稻由生物学特性、还及气候和食料条件, 对于稻虫群体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
    重庆地区几种蚜虫越冬习性的观察
    徐玉芬
    1963, 12(5):  658-663. 
    摘要 ( 2692 )   PDF (583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重庆地区的自然条件下,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冬季既可以在落叶木本植物如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上产生两性世代的雄蚜和产卵雌蚜, 并产卵过冬;也可以在宿根草本植物如蜀葵 Althaea rosea(L.)上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的有翅或无翅胎生雌蚜繁殖过冬。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菜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Davis)和桔二岔蚜Toxoptera aurantii(Fonsc)通常都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繁殖过冬。桃蚜 Myzus persicae(Sulzer)在十字花科蔬菜、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na Irish、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L.等冬季作物上可以继续营弧雌胎生世代繁殖, 但在桃树上Prunus persica Stokes 可以出现少数两性世代的产卵雌蚜和雄蚜。由于雄蚜的出现时期较晚, 将近在落叶以前, 而产卵雌蚜不经交配通常均不能产卵, 因此在桃树落叶前产卵雌蚜常未及产卵而随落叶从桃树上消失。从接种饲养试验的结果证明:麦长管蚜在提早至8月播种, 至冬季已进入乳熟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上, 可以产生少数雄蚜, 但未见产卵雌蚜。菜缢管蚜在生长衰弱的油菜 Brassica napella Choix的黄脚叶上, 可以产生少数产卵雌蚜及卵, 但未见雄蚜。在田间瓢儿白Brassica chinensis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的黄脚叶上也发见同样情况。在养虫室内将采自田间棉株、木芙蓉、或木槿上的棉蚜, 接种在蜀葵上, 不产生两性世代。反之, 将蜀葵上棉蚜接种在木槿上便产生两性世代。与田间的情况相吻合。 根据观察试验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 作者认为温度、光照、以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是引起蚜虫产生性蚜的主要原因。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对各种蚜虫的影响有所不同。故不同的蚜种在同一地区可以产生不完全相同的越冬情况。一种蚜虫在同一地区, 达到一定的自然低温条件下, 寄主植物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生长情况的营养条件, 可能是影响性蚜产生与否的主要因素。 从1955年至1962年曾在重庆北碚地区进行棉蚜、麦长管蚜、菜缢管蚜、桃蚜、及桔二岔蚜等的越冬习性的田间观察及室内接种, 或饲养试验。现将这几种蚜虫的观察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并对蚜虫性蚜产生的原因作初步讨论。
    三种(虫非)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P.emarginata, Eupolyphaga sinensis)的季节消长观察
    连惟能
    1963, 12(5):  664-669. 
    摘要 ( 1830 )   PDF (361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告了1959年2月—1960年1月间在上海龙华郊区进行的三种(虫非)蠊季节消长的观察结果, 各种(虫非)蠊的季节消长有所不同, 美洲大蠊与凹缘大蠊开始出现于4月, 7月下旬达高峰, 11月后消失, 中华地鳖出现于3—12月间, 最高峰是在8月中旬。 最后对(虫非)蠊的季节消长特点与温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中国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小志包括两个新种记述(Acarina:Macronyssidae)
    邓国藩, 潘錝文
    1963, 12(5):  670-678. 
    摘要 ( 1635 )   PDF (600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甘肃荒漠地区蒙古白蛉的生态观察
    王捷, 熊光华, 刘丕宗
    1963, 12(5):  679-687. 
    摘要 ( 1588 )   PDF (610KB)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初步研究
    张格成, 黄良炉
    1963, 12(5):  688-700. 
    摘要 ( 2532 )   PDF (796KB) ( 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 在国外已有70多年的历史, 防治效果显著, 我国引入澳洲瓢虫后, 在防治上亦取得很好的效果。据我们室内饲养结果, 一年发生8代, 完成一世代的历期19-229天, 平均56.26天。每雌虫产卵5—612粒, 平均产卵173.82粒, 卵孵化率为30.55-99.42%。过冬的成虫于3月上旬大量产卵, 3月中旬出现产卵高峰, 第一代成虫于4月下旬出现。澳洲瓢虫在重庆地区防治吹绵蚧的有效期为3-11月。成虫抗药力最强, 卵次之, 幼虫最差。在生物防治区, 当澳洲瓢虫与吹绵蚧的虫口比例为1:15左右时, 经14-20天后, 吹绵蚧便被消灭。从放虫的日期起, 约经55-69天, 可将全国内的吹绵蚧消灭。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幼虫的不同性别对γ-666敏感度变化的研究
    黄品篯, 刘维德
    1963, 12(5):  701-706. 
    摘要 ( 1775 )   PDF (360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淡色库蚊幼虫从1至4龄都有性别分化的现象。从1至3龄, 其先蜕皮者为雄, 后蜕皮者为雌。4龄则凡先化蛹者为雄, 后化蛹者为雌。不同性别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 2、3龄雌虫对γ-666的敏感度低于2、3龄的雌虫, 其中也3龄雌雄间的差异较大。4龄则与2、3龄相反, 雌性的敏感度低于雄性。 在2、3、4龄幼虫中, 由于以2龄幼虫雌雄性别间对γ-666的敏感度的差异最小, 因此, 在生物测定中用2龄幼虫为材料时其准确度是较高的。
    江西蝗科常见种类的生活年史
    章士美, 汪广
    1963, 12(5):  707-710. 
    摘要 ( 1791 )   PDF (239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崂山异色瓢虫的几个特点
    刘崇乐
    1963, 12(5):  711-712. 
    摘要 ( 1996 )   PDF (115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咖啡天蛾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孟绪武
    1963, 12(5):  713-714. 
    摘要 ( 1751 )   PDF (89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