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1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5-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六种蝽象的染色体研究(半翅目:蝽科)
    张虎芳1, 郑乐怡2
    2001, 44(2):  129-135. 
    摘要 ( 2697 )   PDF (6633KB) ( 1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6种蝽象的核型和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6个种的染色体组成均为2n()=14, 具有X-Y性别决定机制;减数分裂行为比较一致,但在中期-Ⅰ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为蝽科昆虫的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有用的证据。
    棉铃虫及粘虫肠中咽侧体静止激素样活性物质对咽侧体活性的影响
    欧阳迎春,关雪辰,郑大海,唐爽
    2001, 44(2):  136-141. 
    摘要 ( 2587 )   PDF (265KB) ( 8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放射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和成虫肠中咽侧体静止激素(allatostatin, AS)样的活性物质。发现在棉铃虫、粘虫幼虫和成虫肠中均存在的AS样活性物质,可以在体外抑制咽侧体(corpora allata, CA)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的生物合成。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幼虫肠中AS样活性物质的含量较棉铃虫的高;粘虫1个幼虫肠当量对CA的JH合成的抑制率达43%,而棉铃虫幼虫肠只有26%。无论是棉铃虫还是粘虫,雌成虫中肠对CA的抑制比雄成虫中肠的高,后肠对CA的JH合成的抑制明显的低于中肠对CA的抑制。中肠对CA的JH合成的抑制是可回复的。中肠粗提物经蛋白酶水解后对CA合成JH的抑制率降低,表明肠中AS样的活性物质是肽或蛋白质。
    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粒体P450酶系组成和活性的比较
    邱星辉, 李薇, 冷欣夫
    2001, 44(2):  142-147. 
    摘要 ( 2604 )   PDF (277KB) ( 9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比较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6龄幼虫、蛹、成虫微粒体P450单加氧酶系组成及其活性。P450含量在6龄幼虫中肠>(脂肪体=蛹)>成虫,NADPH-细胞色素还原酶在幼虫中肠>幼虫脂肪体>蛹>成虫;6龄幼虫脂肪体微粒体与蛹脂肪体微粒体P450含量相近,但NADPH-细胞色素还原酶活性前者是后者的4.2倍;成虫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含量很低,几乎未检测出。用对-硝基苯甲醚和艾氏剂为底物测定P450酶系活性表明,与6龄幼虫相比,蛹和成虫具有极低的单加氧酶活性,其O-脱甲基酶活性未检出,艾氏剂环氧化酶活性比幼虫低2~3个数量级。
    粘虫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基因定位
    刘强1, 叶寅2, 白小东1, 丁翠1*
    2001, 44(2):  148-154. 
    摘要 ( 2596 )   PDF (2238KB) ( 9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参考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 颗粒体病毒增强因子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用PCR反应扩增出特异性产物。用EcoRⅠ、BamHⅠ双酶酶切处理PCR反应产物,然后克隆到质粒pUC19中,构建重组质粒pUC19-SF;对重组质粒pUC19-SF中的外源片段测序,结果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增效因子基因的一段序列。重组质粒pUC19-SF的插入片段标记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将增效因子基因定位于PuGV-Ps病毒基因组的多种酶切片段上。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3'端2.5 kb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袁哲明1*, 孟小林2**, 刘树生1
    2001, 44(2):  155-160. 
    摘要 ( 2763 )   PDF (1734KB)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3'端2.5 kb片段插入pQE-3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enhancin,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在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为96 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96。初步纯化的P96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可提高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3龄幼虫感染死亡率27.40%~34.50%,缩短LT50 1.9天以上。
    淡色库蚊中抗性相关羧酸酯酶的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梁军,沈建华,林国芳,符文俊
    2001, 44(2):  161-169. 
    摘要 ( 2892 )   PDF (2657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库蚊Culex pipiens品系中,非专一性酯酶活性的升高是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应用SDS/PAGE,比较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敌百虫品系(RD)、敏感型品系(S)和抗苄呋菊酯品系(PY)中可溶性总蛋白质带型,显示RD中含有一条特异蛋白带,其它两个品系中未检出。在RD成虫匀浆液总蛋白中含量高达2.1%。分子量测定为66 kD。应用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了较纯的纯品。以α-NA为底物测得Km=64.1 mmol/L,Vmax=249.8 mmol/(L·mg·min)。与羧酸酯酶相比较:其Km值小于已报道的抗性品系及非抗性品系A-酯酶和B-酯酶。Vmax值比已报道抗性品系A-酯酶低,比B-酯酶高。较高浓度的敌百虫并不能抑制其酶活,属于A-酯酶。在昆虫体内可能主要通过结合隔离作用(sequestration)提高昆虫对有机磷的耐受性,对有机磷杀虫剂水解作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中红侧沟茧蜂雌蜂输卵管萼中病毒样纤丝的特征和功能
    秦启联,龚和,丁翠,齐跃敏,甘雅玲,李世文
    2001, 44(2):  170-175. 
    摘要 ( 2708 )   PDF (4798KB) ( 10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雌蜂输卵管萼中有一种病毒样纤丝(virus-like filaments, VLFs)。在蜂卵从卵巢管通过输卵管萼产出的过程中,VLF包裹在蜂卵的表面,随蜂卵进入寄主体内。透射电镜显示,VLF中心是电子致密物质,外有单层膜包被,直径约35 nm。负染技术表明,VLF是具有左螺旋结构的纤丝,负染时的直径约25 nm。不含VLF的蜂卵进入3龄初寄主后,全部被寄主血细胞包囊;含有VLF的蜂卵进入同样的寄主后,88.2%受到保护。VLF对蜂卵的保护作用在不同发育期的寄主中不同,在3龄初的粘虫体内,平均有64.7%的初产卵不被包囊,而在4龄初的粘虫体内,只有9.5%的初产卵受到保护。这一结果说明,VLF只能为蜂卵提供部分的保护作用,需配合其它寄生蜂因子(萼液、蜂毒等)共同作用于寄主的免疫系统。
    枣镰翅小卷蛾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韩桂彪1,马瑞燕1,杜家纬2,李连昌3,胡萃4
    2001, 44(2):  176-181. 
    摘要 ( 2561 )   PDF (257KB) ( 10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风洞中观察了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 sativa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不同组分(E9-12∶Ac和Z9-12∶Ac)的行为反应。E9-12∶Ac组分能够引起少量雄蛾(8-3%)完成从兴奋到接触诱芯并呈现交配企图的全部行为反应,而雄蛾对Z9-12∶Ac组分无反应。E9-12∶Ac+Z9-12∶Ac混合物中前者占60%~65%效果最好,能使71.7%~76.7%雄蛾到达诱芯并呈现交配企图。E9-12∶Ac与Z9-12∶Ac为6.5∶3.5时,200 ng~2 000 ng的剂量效果最好,有76.7%~81.7%雄蛾到达诱芯。
    有机磷对抗拟除虫菊酯家蝇的毒力
    金莹,冯国蕾
    2001, 44(2):  182-186. 
    摘要 ( 2400 )   PDF (223KB) ( 8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测定敏感、抗溴氰菊酯(Del-R)、抗氯菊酯(2Cl-R)的家蝇品系对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辛硫磷及马拉硫磷的LD50,α-乙酸萘酯(α-NA)酯酶动力学,酯酶的活性和酯酶的抑制作用。Del-R和2Cl-R的家蝇品系对三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倍数为0.966~7.190倍,均为低抗水平。三个家蝇品系的羧酸酯酶活性水平与抑制中浓度存在正相关性,说明羧酸酯酶在抗拟除虫菊酯家蝇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中起一定的作用。
    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狭义遗传力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
    孟香清, 芮昌辉, 赵建周, 范贤林, 魏岑
    2001, 44(2):  187-191. 
    摘要 ( 2487 )   PDF (228KB) ( 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半同胞交配设计,测定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和体重的狭义遗传力,并分析了棉铃虫抗药性与其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狭义遗传力为0.2476±0.0248,体重遗传力为0.3613 ± 0.1299;抗性与其母体效应无关;抗性与体重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负相关。
    芫菁科不同种类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
    方宇凌, 谭娟杰, 马文珍, 刘举鹏
    2001, 44(2):  192-196. 
    摘要 ( 3163 )   PDF (189KB) ( 11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芫菁体内含有斑蝥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近年来我国对斑蝥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为了摸清我国芫菁科昆虫的自然资源和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作者调查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芫菁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并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了不同性别以及交尾高峰前后的芫菁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发现雄性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均高于雌性成虫。交配高峰后的芫菁雌性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高于交配高峰前的芫菁雌性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
    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吕仲贤, 俞晓平, 陈建明, 郑许松, 徐红星, 陶林勇
    2001, 44(2):  197-204. 
    摘要 ( 2754 )   PDF (373KB) ( 1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不同虫源和致害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体内共生菌数量动态及其对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氨基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与其体内共生菌数量有关。广西南宁种群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显著地高于浙江杭州和龙游两个虫源的雌成虫体内共生菌数量,而已纯化的3个不同致害性生物型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取食抗性品种能显著减少生物型Ⅰ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缺乏共生菌时,生物型Ⅰ、Ⅱ若虫对水稻品种TN1和ASD7的选择性增大,而对Mudgo的取食选择性下降。尽管缺共生菌的3个生物型在已适应的和不适应的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若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均下降,若虫历期明显延长,但在已适应品种上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在不适应的抗虫品种上的变化程度。共生菌还明显影响成虫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证明体内共生菌的数量和质量在褐飞虱对水稻致害性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阮永明, 吴坤君
    2001, 44(2):  205-212. 
    摘要 ( 2712 )   PDF (361KB) ( 10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棉花、烟草、番茄和辣椒4种植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番茄上产卵,在辣椒上的着卵量最少。初孵幼虫喜选食嫩棉叶,选食辣椒嫩叶的虫数最少。4组幼虫取食嫩叶时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都有显著差异,顺序为棉叶组>烟叶组>番茄叶组>辣椒叶组。幼虫存活率以取食棉花时最高,取食番茄时最低。棉花组成虫的产卵量最高,烟草组的产卵量最低。取食棉花的棉铃虫种群增长的速度约为取食番茄时的14倍。6龄幼虫能有效利用和转化棉铃、烟草蒴果、辣椒果实,而对番茄果实的利用和转化效率较低。棉铃虫可分别以这4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为食完成世代循环。其中,棉花是最适宜的寄主,辣椒和番茄是较不适宜的寄主。
    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在不同类型诱芯中的稳定性
    高伟1, 赵成华1*, 施再喜2(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
    2001, 44(2):  213-220. 
    摘要 ( 3044 )   PDF (369KB) ( 9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研究如何减少上述共轭二烯信息素成分中的几何构型异构化和氧化的发生,作者制备了几种不同剂型的诱芯并进行了田间诱蛾试验。与常用的天然橡胶诱芯相比,诱芯中加入抗氧化剂(topanol CA)、提高性信息素的纯度、每5天重新更换诱芯及将载体换为硅橡胶等处理均不能明显提高诱芯的诱蛾效果,然而载体为复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的混合体)的诱芯诱蛾效率比天然橡胶诱芯提高了1倍以上。田间试验后,用毛细柱气相色谱对不同类型诱芯中残留的信息素及其异构体的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橡胶诱芯中只有12%~16%的不同信息素成分发生了异构化,而在天然橡胶诱芯中此值高达69%~87%。而且前者中信息素及其异构体的剩余量是后者的4倍。这些结果表明,复合橡胶诱芯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诱效,主要由于在这种诱芯中,共轭二烯信息素更稳定,释放速率较为缓慢且均匀。
    三种乔木落叶分解过程中跳虫群落结构的演替
    柯欣, 赵立军, 尹文英
    2001, 44(2):  221-226. 
    摘要 ( 2752 )   PDF (234KB) ( 10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93到1995年,用落叶袋法研究跳虫群落在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3种乔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演替变化。青冈落叶分解经淋洗、养分固定和养分活化3个阶段,马尾松和麻栎没有出现阶段性变化。青冈落叶中跳虫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马尾松和麻栎落叶中的相应值。跳虫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集聚型分为3组:A组为落叶分解前期集聚的种类,B组为后期的种类,C组为中期或全过程的种类。3种乔木在A组中共有的种类为鳞Tomocerus sp.、等节Isotoma sp. 和杭州刺齿Homidia hangzhouensis;B组共有种类为八眼符Folsomia octoculata、拟裸长角Pseudosinella sp. 和类符Folsomina onychiurina;C组没有共有种类。
    危害枸杞的麦蛾一新种记述(鳞翅目:麦蛾科)
    李后魂1,惠彦文2
    2001, 44(2):  227-230. 
    摘要 ( 3425 )   PDF (163KB) ( 9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整理了茄麦蛾属Hedma世界已知种的名录及寄主和分布资料,记述了分布中国的一新种:枸杞茄麦蛾Hedma lycia sp. Nov., 危害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inn.,模式产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文中给出了新种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该属为中国新记录。
    阿土水螨亚科及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阿土水螨科)
    金道超
    2001, 44(2):  231-234. 
    摘要 ( 2382 )   PDF (172KB) ( 10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湿螨总科Hygrobatoidea, 阿土水螨科Aturidae的中国一新纪录亚科暨属及其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蚜虫性信息素
    向余劲攻,张广学,张钟宁
    2001, 44(2):  235-243. 
    摘要 ( 3199 )   PDF (412KB) ( 9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是重要的农作物害虫。蚜虫长年行孤雌生殖,在中、高纬度深秋时,产生性蚜,以卵越冬。雌性蚜分泌性信息素荆芥内酯(nepetalactone)和荆芥醇(nepetalactol)。该文综述了蚜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与组分、性腺的形态结构、性信息素释放及影响因素;性信息素对雌性母和天敌的引诱作用;性信息素在蚜虫种间隔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蚜虫性信息素在蚜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昆虫蜕皮行为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许可,唐明,沈璐辉,徐卫华
    2001, 44(2):  244-251. 
    摘要 ( 2974 )   PDF (402KB) ( 13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羽化激素与蜕皮触发激素诱发昆虫蜕皮行为及蜕皮末期的其它生理变化。羽化激素在一些特定的脑神经分泌细胞中合成,在蜕皮激素的调控下,释放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淋巴中。蜕皮触发激素是由Inka细胞分泌的,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触发前蜕皮和蜕皮行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羽化激素可能存在于所有的昆虫中,并作为一种调节蜕皮的一般性激素机制。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稻纵卷叶螟的灾变动态显示系统
    汪四水1 , 张孝羲1 , 汤金仪2
    2001, 44(2):  252-256. 
    摘要 ( 2276 )   PDF (2810KB) ( 8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