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0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0-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蚕氨基酸代谢的研究:精氨酸酶、鸟氨酸-δ转氨酶和支链氨基酸转氨酶
许廷森, 朱菊红, 林浩, 郭柏祥
1980, 23(1): 1-8.
摘要
(
2032
)
PDF
(556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革螨的食性
孟阳春, 蓝明扬, 周志圆, 李佩霞, 刘光中, 王志高, 王正顺, 杨民立
1980, 23(1): 9-15.
摘要
(
2467
)
PDF
(422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首次报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革螨的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法比较敏感,能测出单个血食革螨,特异性高,一般无假阳性,并能确定血源,故亦适于小型节肢动物嗜血习性的测定。讨论了影响结果的有关因素。对格氏血厉螨进行了吸血能力的实验观察,镜检刺吸率为58.5%,用对流免疫电泳法刺吸率为74.2%,提高了阳性检出率。采自黑线姬鼠窝中的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用兔抗黑线姬鼠血清作对流免疫电泳测定为阳性。
Select
粘虫精珠授精的研究
牟吉元, 孙少轩
1980, 23(1): 16-24.
摘要
(
2057
)
PDF
(1041KB) (
7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粘虫交配及精珠授精过程作了详细观察,并对雄性生殖系统各部分分泌物的成分作了组织化学测定。雄性附腺所分泌的精液含有中性粘多糖或粘蛋白以及大量的糖元。单射精管腺体部第一段分泌酸性粘多糖及糖元,可能有激活精子的作用;第二段分泌中性粘多糖或粘蛋白,第三段分泌脂蛋白,都构成精珠壁内层;第四段分泌物也为一种中性粘多糖或粘蛋白,构成精珠壁外层;第五段的暗黄色分泌物也为一种中性粘多糖或粘蛋白,交配时首先排入交配囊体内成为精珠鞘,似有刺激雌性生殖系统收缩律动的作用。测定了上述各种分泌物所含氨基酸的差别。第六段无分泌物,但肌层发达,具括约作用。中性粘多糖或粘蛋白似为昆虫精珠的普遍成分。观察了精子在雌体内运行过程,以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精子是随精液一起通过外生殖腔而进入受精囊的。
Select
甘肃南部山区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中华白蛉生态的研究
管立人, 王捷, 刘丕宗, 张志恭
1980, 23(1): 25-31.
摘要
(
2090
)
PDF
(386KB) (
6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73—1974年我们对甘肃文县和陕北宜川等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生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与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平原地区家栖习性的中华白蛉不同。在山区居民点内和野外的各种洞穴均有中华白蛉栖息。中华白蛉的季节,在野外比村内为早。野外雄蛉多于雌蛉,而村内则雌蛉远比雄蛉为多,它在村内的主要栖息场所是畜舍。根据生理龄期的分析,中华白蛉在村内吸血后停留约2—3天,大多数即飞往野外产卵,故村内的白蛉以吸饱鲜血、卵巢发育处于早期阶段的居多,而在野外则以胃血消化大半、卵巢发育即将成熟及产卵后又将再次吸血的白蛉为多。由此可见,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具有半家栖的习性。 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南坪山区的垂直分布调查中,发现野外山洞内的中华白蛉的个体和某些部位的结构比一般所见的中华白蛉(暂称为“甲型”)较大,雄蛉的触角列式亦与甲型有某些差异。我们把这种中华白蛉暂称为“乙型”。这一型中华白蛉的比例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 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夜间在村内主要侵袭牛、驴等大家畜,吸血后多数栖息于畜圈内。如每年用杀虫剂喷洒畜圈一次,连续数年后,预计对半家栖中华白蛉的防制,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Select
温、湿度对家白蚁初建群体的影响
黄亮文, 张翰文
1980, 23(1): 32-36.
摘要
(
2098
)
PDF
(215KB)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主要研究温、湿度因子对家白蚁初建群体的影响,实验指出家白蚁初建群体对温度及栖息地基质含水量要求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群发展,在20℃定温环境下,虽然能产几粒卵,但不能孵化。在25℃定温虽能产卵,但推迟孵化,影响以后种群数量的变动。家白蚁初建群体还要求基质含水量适中,过低的基质含水量,产卵量少且不能孵化,基质含水量过高,雌、雄虫死亡率亦高。实验室内要求的条件与野外群体飞行时要求的温湿度条件基本上是吻合的。
Select
金斑夜蛾的研究
胡淼
1980, 23(1): 37-41.
摘要
(
2226
)
PDF
(291KB)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害水稻的金翅夜蛾在赣榆县有三个虫种,即金斑夜蛾(
Chrysaspidia festucae
L.)、稻金斑夜蛾(
C.festata
G.)各
C.major
W.,以第一种发生较多。本文着重报道该虫在赣榆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其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和小麦,并取食稗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以及莎草科和香蒲科植物,每年发生4代,以低龄幼虫在麦田越冬,来年以第一代为害水稻最重。 造成本地大发生的原因有三:1.连续数年夏季没有酷暑;2.越冬代蛾量基数大;3.有丰富的紫云英和苕子等蜜源植物。1976年第一代幼虫大发生,就是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造成的。 探讨了测报途径和方法。
Select
松梢蚧
杨平澜, 胡金林, 任遵义
1980, 23(1): 42-46.
摘要
(
1972
)
PDF
(350KB) (
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小蠹属新种记述
殷蕙芬, 黄复生
1980, 23(1): 47-53.
摘要
(
1888
)
PDF
(438KB)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丛褐蛉属与齐褐蛉属(脉翅目:褐蛉科)
杨集昆
1980, 23(1): 54-65.
摘要
(
1887
)
PDF
(1131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台湾铗蠓幼期的形态(双翅目:蠓科)
裘明华, 荣云龙
1980, 23(1): 66-75.
摘要
(
1943
)
PDF
(931KB) (
5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云南大锥蚤属一新种记述
李贵真, 严序川
1980, 23(1): 76-78.
摘要
(
1846
)
PDF
(116KB) (
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我国青海省角叶蚤属一新种记述
蔡理芸, 潘凤纯, 刘泉
1980, 23(1): 79-81.
摘要
(
1869
)
PDF
(146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大钳华棒沙螨新属、新种(真螨目:沙螨科)
温廷桓, 余自忠, 杨光荣
1980, 23(1): 82-85.
摘要
(
1984
)
PDF
(179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的血蜱属异血蜱亚属附一新种(蜱螨目:硬蜱科)
邓国藩
1980, 23(1): 86-89.
摘要
(
2043
)
PDF
(202KB) (
5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家蚕后丝腺亚细胞组分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布
夏邦颖, 王宗舜, 郭郛
1980, 23(1): 90-92.
摘要
(
1729
)
PDF
(173KB) (
5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新疆喀什及其邻近地区的蜱类
黄重安, 邓国藩
1980, 23(1): 93-95.
摘要
(
2246
)
PDF
(121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家蚕后丝腺细胞染色质的一些特性
王宗舜, 郭郛
1980, 23(1): 96-98.
摘要
(
1899
)
PDF
(475KB) (
6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江苏省东山地区五种恙螨的季节分布
陈兴保
1980, 23(1): 99-101.
摘要
(
1832
)
PDF
(196KB)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广西按蚊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与传病关系
潘士贤
1980, 23(1): 102-103.
摘要
(
2036
)
PDF
(141KB)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绥化地区大菖蒲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李明, 赵欣, 孙秀兰, 刘钧芝
1980, 23(1): 104-105.
摘要
(
1895
)
PDF
(85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植食性昆虫食性的生理基础
钦俊德
1980, 23(1): 106-122.
摘要
(
2139
)
PDF
(1394KB) (
1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