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4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虫生真菌中对松墨天牛高毒性蛋白的筛选及性质测定
李建庆
1,2
, 张永安
1*
, 张星耀
1
, 袁锋
3
, 王玉珠
1
2005, 48(1): 1-6.
摘要
(
2615
)
PDF
(385KB) (
9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6株虫生真菌中分离纯化了48种蛋白。以松墨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
为试虫,通过 生测筛选出4种高毒性蛋白,并从4种高毒性蛋白中筛选出毒力最强的蛋白Bb36W-D。蛋白Bb36W D含2个亚基,大亚基和小亚基的分子量分别约为24 kD和17 kD;等电点分别为9.47和9.32 。该蛋白含16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组氨酸及丙氨酸含量较高。
Select
黄粉甲幼虫抗菌物质的诱导及其抗菌活性
黄文,王芙蓉,刘彬,王佳璐,周兴苗,雷朝亮
2005, 48(1): 7-12.
摘要
(
3162
)
PDF
(3021KB) (
12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饥饿法、紫外线照射法和针刺法处理黄粉甲
Tenebriomolitor
6龄幼虫后均能诱导其 产生抗菌物质,收集的血淋巴上清液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无抑制作用;经热处理后的血 淋巴上清液则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真菌无抑制作用。SDS-PAGE检测结果发现,与未诱导的 对照相比经诱导的黄粉甲幼虫血淋巴中,原有的一类大分子蛋白质如分子量分别为97kD、44 kD和37 kD左右的蛋白质缺失;而ESI-MS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后比诱导前黄粉甲幼虫血淋巴中有 小分子物质产生,推测可能是此类缺失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量的抗菌肽,从而表现出抗菌活性 。
Select
美洲大蠊变应原Cr PI的表达、纯化与免疫学特性鉴定
高波
1
, 刘志刚
1,2*
, 邢苗
1,2
, 徐宏
2
, 罗时文
2
, 赖仞
2
2005, 48(1): 13-17.
摘要
(
2995
)
PDF
(1688KB) (
10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阳性噬菌体克隆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入T载体,经测序证实为美洲大 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变应原Cr PI后,将该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5X-1。美洲 大蠊变应原Cr PI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但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目的蛋白溶 于6 mol/L盐酸胍并经稀释复性后,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TM
4B亲和层析,纯度达 90%以上。以蟑螂过敏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重组变应原具有良好的IgE结合活 性。
Select
烟实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 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巩中军
1
, 原国辉
1*
, 郭线茹
1
, 安世恒
2
2005, 48(1): 18-23.
摘要
(
2935
)
PDF
(486KB) (
10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编码烟实夜蛾
Helicoverpa assulta
雌、雄虫触角普通气味 结合蛋白Ⅱ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获得了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基因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et-30a(+)中,并转化入原核细胞中表达。序列 测定结果表明,烟实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成熟蛋白阅读框全长489 bp,编码162个 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2 kD和5.3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10种昆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高度同源(73%~98%),并具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电泳检测到一条约23 kD大小的外源蛋白,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相应。
Select
东亚飞蝗山西两地理种群酯酶特性的比较研究
刘新, 贺艳萍, 马恩波
2005, 48(1): 24-30.
摘要
(
2764
)
PDF
(594KB) (
1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东亚飞蝗山西临猗和永济2个地理种群的酯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泳图谱显示:以α-乙酸萘酯为底物染色,2个东亚飞蝗种群谱带差别不明显。但是,酯酶动力 学研究结果表明:以α-乙酸萘酯和α-丁酸萘酯为底物时,永济种群的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 种群的1.81倍和1.20倍。永济种群酯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 示出较临猗种群多出的酶带有关。体外酯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永济和临猗2种群所含酯酶大 都为B型酯酶,其含量分别为84.94%和91.47%。永济种群对对氧磷的耐受性要高于临猗种群 ,我们推测可能与2种群马拉硫磷使用背景不同有关。
Select
GTP和GDP类似物对棉铃虫神经细胞高电压敏感钙通道的调节作用
李杰
1
, 佟帆
1
, 贺秉军
1
, 胡兆农
2
, 刘安西
1
2005, 48(1): 31-35.
摘要
(
3092
)
PDF
(389KB) (
9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Ba
2+
为载流子,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法,研究了在电极液中分别加入G蛋白稳定 激活剂GTPγS(GTP类似物)和抑制剂GDPβS(GDP类似物)对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
3龄幼虫神经细胞高电压敏感钙通道的调节作用。Ba
2+
电流记录时间为20 min。对照组 和实验组的Ba
2
+电流在记录的初期均出现电流的增加现象,随后电流衰减,即“rundown ”。对照组峰电流在第20 min时降为初始值的(72.09±12.80)%。电极内液中加入2 mmol/L GTPγS可缓解电流的衰减现象,在第20 min时,峰电流为初始值的(95.99±7.93)%,明显大 于对照组的峰电流(
P
<0.01),而且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相反 ,电极内液加入2 mmol/L GDPβS则导致峰电流衰减更加严重,第20 min时,峰电流仅为初始水 平的(41.95±9.32)%,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1),但未见电流电压(I-V)关系曲 线的明显漂移。结果表明,棉铃虫神经细胞钙通道活动受G蛋白激活剂GTPγS和G蛋白抑制剂GDPβS的影响,提示G蛋白活动水平的改变调节钙通道的电流幅值和电压依赖性。
Select
栎皮酮对甜菜夜蛾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罗万春,高兴祥,于天丛,王树栋
2005, 48(1): 36-41.
摘要
(
2850
)
PDF
(327KB) (
10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栎皮酮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
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栎皮酮对该虫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其I
50
分别为0.079 mmol/L和0.087 mmol/L。其中,栎皮酮对单酚酶活力表达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浓度 为0.079 mmol/L时可使单酚酶活力表达迟滞时间从134s 延长到330s;而当浓度为0.158 mmol/L时,其迟滞时间则延长至440s。以L多巴为底物时,栎皮酮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 为典型的竞争型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
I
为33.16 mmol/L。在研究金属离子对栎皮酮吸收 峰影响实验中发现,Cu
2+
对吸收峰影响最大,可使栎皮酮最大吸收波长从367 nm改变为 435 nm;而加入Mg
2+
与Ca
2+
后,其最大吸收峰却无明显的偏移。
Select
转Bt基因水稻对两种弹尾虫及尖钩宽黾蝽捕食作用的影响
白耀宇
1,2
, 蒋明星
1
, 程家安
1*
2005, 48(1): 42-47.
摘要
(
3074
)
PDF
(352KB) (
10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转Bt基因水稻KMD1、KMD2和对照水稻XS11稻田主要有两种弹尾虫:灰橄榄长角跳虫
Entomobryagriseoolivata
(Packard) 和钩圆跳虫
Bourletiella christianseni
Banks。两种Bt稻田中灰橄榄长角跳虫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XS11稻田;在以KMD1和KMD2腐烂 茎叶为食的灰橄榄长角跳虫成虫中检测到微量Cry1Ab杀虫蛋白。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管是单 头捕食还是多头协同捕食,尖钩宽黾蝽
Microvelia horvathi
Lundblad 成虫对用3种供试 水稻残体饲养的灰橄榄长角跳虫的捕食量和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其日捕食量、瞬 时攻击率(
a
)和处理时间(T
h
)均无显著差异。
Select
稻田氮肥施用量对黑肩绿盲蝽捕食功能的影响
吕仲贤
1
,俞晓平
1
, HEONG KongLuen
2
,胡萃
3
2005, 48(1): 48-56.
摘要
(
3048
)
PDF
(525KB) (
11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黑肩绿盲蝽
Cyrtorhinuslividipennis
Reuter在不同含氮量稻株上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卵和低龄若虫的捕食能力、对褐飞虱卵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褐飞虱蜜露和水稻伤流液对其捕食 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和若虫的捕食量均与寄主植物的含氮量呈显著 负相关。黑肩绿盲蝽在相同氮肥施用量的稻株上连续饲养2代后对褐飞虱卵的捕食能力没有改变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 Ⅱ型方程,其参数瞬时发现率(
a
)和处置时间(T
h
)只与寄主含氮量有关,而与黑肩绿盲蝽种群和褐飞虱卵的来源无关。 在高氮量稻株上黑肩绿盲蝽种群对褐飞虱卵的瞬时发现率(
a
)下降导致了功能反应的减弱, 而在相同含氮量稻株上黑肩绿盲蝽种群之间的捕食功能没有明显差异。黑肩绿盲蝽成虫取食水 稻伤流液和褐飞虱蜜露时寿命明显延长,取食高氮稻株的褐飞虱分泌的蜜露对延长黑肩绿盲蝽 雌成虫寿命的作用最大。但是,在高氮稻株上褐飞虱蜜露显著降低黑肩绿盲蝽的捕食能力。这 些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自然控制作用的下降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褐飞虱种群增加的 主要原因之一。
Select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影响:种群参数比较和PCR检测
罗开珺,张古忍,古德祥,庞义
2005, 48(1): 57-60.
摘要
(
2583
)
PDF
(302KB) (
10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生命表方法和PCR检测研究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对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下,取食含SeMNPV蜂蜜和纯蜂蜜(对照)的两组赤眼蜂雌蜂的寿命、繁殖力、羽化率、产雌率均无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r
m)
分别为0.3524 和0.3418,周限增长率(λ)为1.42和1.41,非常接近;净繁殖率(RO)分别为 124.34和142.57,平均世代历期为13.6和14.5天, 种群倍增时间分别为1.96和2.03天。对5头取食含SeMNPV蜂蜜的雌蜂的子代的PCR 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因此,结论认为SeMNPV对拟澳洲赤眼蜂成蜂并无明显影响,体内携带病毒的亲代蜂并不能将病毒传给子代。
Select
粘虫迁出与迁入种群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比较
江幸福,罗礼智
2005, 48(1): 61-67.
摘要
(
2694
)
PDF
(480KB) (
10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比较了田间粘虫
Mythimnaseparata
(Walker)迁出与迁入种群在飞行能力、 飞行肌干重、卵巢发育、交配以及保幼激素滴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迁出种群的飞行潜 力显著强于迁入种群,雌蛾中胸背纵肌平均干重(6.53 mg)也显著高于迁入种群(5.92 mg ),但卵巢发育程度显著低于迁入种群;迁出种群的交配率和平均交配次数均显著低于迁入种 群;早期迁入的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和交配率相对较低,并随迁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迁出与迁入 种群雌蛾的保幼激素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JHⅡ滴度平均分别为4.63 ng/mg和8.69 ng/mg。这些结果说明,粘虫迁飞前后的行为、生理和生殖特性具有明显的变化,迁出种群具有较强的飞行潜力,生殖系统的发育受到暂时性抑制;而迁入种群飞行能力下降,卵巢发育级别 较高,交配率增加。同一世代早期迁入的雌蛾卵巢发育程度较低,表明粘虫迁飞是发生在成虫 发育的初期,迁飞过程中卵巢发育受到暂时性抑制,迁入以后便迅速发育并开始繁殖。粘虫迁 飞的行为和生理特性与“卵子发生飞行拮抗综合症候(oogenesisiflight syndrome)”相符 。内分泌激素(保幼激素)在其迁飞与生殖的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Select
美洲斑潜蝇蛹期化学环境对成虫嗅觉定向的影响
喻国辉
1
,程萍
2
,张文庆
1
,古德祥
1
,张古忍
2005, 48(1): 68-73.
摘要
(
2570
)
PDF
(1087KB) (
1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将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sativae
Blanchard蛹分别暴露于3种植物挥发物-芳 樟醇、β-子丁香烯和3-己烯-1-醇,羽化后用Y形嗅觉仪测定雌成虫对相应挥发物的定向反 应。蛹期暴露于3-己烯-1-醇后羽化的雌成虫趋向该化合物的比率(37.7%)和平均反应时 间(21.5 s),与对照组(30.4%,35.0 s)差异不显著;β-子丁香烯处理组雌成虫选择 该化合物的比率(46.2%)与对照组(42.0%)差异不显著,但平均反应时间(21.0 s)却显著短于对照组(41.5 s)。蛹期经芳樟醇处理后雌成虫选择该化合物的比率(52.9%)显著 高于对照组(28.4%),平均反应时间(19.5 s)也显著短于对照组(34.5 s)。以芳樟醇为处理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蛹发育早期是诱导成虫产生定向反应的敏感时期。将1、3、5 、7 日龄蛹分别暴露于芳樟醇48 h后,只有1日龄组蛹羽化的雌成虫趋向芳樟醇的比率(54%) 显著高于对照组(26%);但1、3、5 日龄组蛹羽化的雌成虫对芳樟醇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 短于对照组。此外,蛹期暴露于芳樟醇的持续时间也影响雌成虫对该化合物的定向反应,2日龄 蛹分别暴露于芳樟醇24、48、72、96和120 h后,只有处理时间大于72 h的雌成虫选择该化合物 的比率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所有处理组羽化雌成虫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 推断,美洲斑潜蝇蛹期经历的化学环境会影响成虫的嗅觉定向反应。
Select
仿爱夜蛾成虫排泄物对敦煌石窟壁画的损害及其治理
汪万福
1,2
,蔺创业
3
,王涛
1
,马赞峰
2
2005, 48(1): 74-81.
摘要
(
2789
)
PDF
(2060KB) (
10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模拟实验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仿爱夜蛾
Apopestes spectrum
(Esper)成虫对敦煌石窟壁画的损害及其治理。结果表明:仿爱夜蛾成虫在石窟中的时空分布具有一定 的规律性,成虫密度在上、中、下3层洞窟呈依次增加的趋势,与洞窟内温、湿度有关;在1年 内表现为8月份洞窟内成虫数量多,与洞外成虫羽化的高峰期相一致。成虫排泄物污染壁画面积 年平均达150 mm
2
/蛾,且对不同颜料的影响有差异,对白色和蓝色影响较大,对红色和褐色 的影响较小。排泄物不仅直接污染壁画表面,而且,其残余物中含有磷酸盐和碳酸盐等,酸性 物质在与壁画颜料、地仗及空气的作用过程中均对壁画产生腐蚀。在开展物理防治的基础上, 选用1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或2.5%敌杀死乳油,于6月上旬防治2~3龄幼虫,灭幼脲喷药后第10天和敌杀死喷药后72 h的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85.6%和97.6%。
Select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陈道海
1,2
,袁肇友
1
,杜金球
1
,陈华絮
1
2005, 48(1): 82-89.
摘要
(
2700
)
PDF
(1888KB) (
1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
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 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1雄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3种鸣声(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客观记录外,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作者首次将其 鸣声分为7种,并对这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 有不同的鸣声特征,传递不同的信息。
Select
美丽青背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宋丽群
1
,高燕
2
,张文庆
3
,古德祥
3
,许再福
2
,古德就
2
2005, 48(1): 90-94.
摘要
(
2775
)
PDF
(1076KB) (
1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美丽青背姬小蜂
Chrysonotomyiaformosa
(Westwood)是美洲斑潜蝇的优势天敌,在美洲 斑潜蝇的自然控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 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寄生蜂羽化趋早,羽化时间更集中,羽化高峰也更明显;随着 温度的升高,成蜂的寿命逐渐缩短。在提供清水时,寄主可以显著地延长雌蜂的寿命;在有寄 主时,提供10%蜂蜜水,雌蜂的寿命显著延长。美丽青背姬小蜂对3龄寄主幼虫有偏好,对3龄寄 主幼虫的致死率和寄生率都高于对1~2龄寄主幼虫的,且产下后代的雌雄性比为5.11∶1。在 实验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Select
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日本松干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李红梅
1,2
,韩红香
1,2
,薛大勇
1*
2005, 48(1): 95-100.
摘要
(
3214
)
PDF
(1187KB) (
1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分析了松属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日本松干蚧
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对现有分布地点的分析表明:日本松干蚧在 我国的扩散蔓延有三个主要阶段, 即零散分布期、逐步扩散期和迅速蔓延期。全国范围内的预测显示:该虫可以在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生存,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 扩散的趋势是向内陆发展。对辽宁省和吉林省地进一步预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其蔓 延趋势与全国的预测结果相一致;同时还确定了6个高度危险区和13个影响该虫扩散的关键区。
Select
成都地区四种食尸性蝇类 mtDNA中 COⅠ基因序列检测
蔡继峰
1
,刘敏
1
,应斌武
1
,董建国
2
,邓振华
1
,陶涛
1
,潘洪富
1
,张红霞
1
,闫红涛
1
,廖志钢
1*
2005, 48(1): 101-106.
摘要
(
3161
)
PDF
(370KB) (
1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检测食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中278bp 基因序列,鉴定食尸性苍蝇的种类,解决依据形态学方法不能鉴定苍蝇卵的种类、很难鉴定幼虫种类的难题 ,作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种类依据。随机采集放置在成都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 上的4 种15个食尸性苍蝇。利用改进的小型昆虫DNA匀浆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tDNA;通过Perkin Elmer 960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连续缓冲体系垂直电泳和银染显色技 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ABI 377测序仪测序;MEGA2.1软件包进行序列 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双翅目食尸性苍蝇的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小于1%,种间进化分歧均数 大于7%。mtDNA上COⅠ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主要的食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 简便和精确,能作为法医鉴别食尸性苍蝇种类的可靠依据。
Select
中国斑粉蝶属分类研究(鳞翅目:粉蝶科)
魏忠民
1,2
,武春生
2005, 48(1): 107-118.
摘要
(
3463
)
PDF
(2298KB) (
1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地整理了中国斑粉蝶属
Delias
Hübner,1819的全部种类,共11种31亚种,包括3个中国 新记录亚种:倍林斑粉蝶指名亚种
D. berinda berinda Moore
、洒青斑粉蝶不丹亚种
D.Sanaca bhutya Talbot
和侧条斑粉蝶帕瓦亚种
D. lativitta parva Talbot
。提出将
D.Lativitta tai Yoshino
作为侧条斑粉蝶云南亚种
D. lativitta yunnana Talbot
的同物 异名,
D. patrua guiyangensis
Zhou
et
Zhang作为
Delias berinda adelma
Mitis的同物异名。阐述了各亚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区系成分,并提供了分 种检索表及全部种类的雄外生殖器和大部分种类的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附有3新记录亚种和国 内未见标本记载的2种的成虫彩色照片
Select
昆虫击倒抗性基因突变对钠通道功能的影响
唐振华
1
,袁建忠
1
,庄佩君
1
,陶黎明
2005, 48(1): 119-124.
摘要
(
2855
)
PDF
(402KB) (
10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该文综述了昆虫钠通道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特性、击倒抗性突变的功能和这些突变对钠通道门控的影响,以及钠通道基因突变与抗性表现型之间的因果关系;还讨论了这些突变增强击倒抗性的分子机理。
Select
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秦秋菊,高希武
2005, 48(1): 125-134.
摘要
(
4611
)
PDF
(764KB) (
30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植物被昆虫取食后可产生直接防御或间接防御。直接防御通过增加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或防御蛋白对昆虫生理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对植物的消耗较大。间接防御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天敌昆虫,并以此控制植食性昆虫。特异性的昆虫激发子(insect specific elicitors)能够诱导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多种信号途径参与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了解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对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Select
甜菜夜蛾细胞分裂期染色体的观察
付建业,张青文*,蔡青年,徐静,马晓牧,张礼生
2005, 48(1): 135-138.
摘要
(
3034
)
PDF
(2033KB) (
1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精巢组织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染色体数目为n=31;染色体为弥散着丝粒染色体,2条染色体上存在次缢痕;晚偶线期出现染色体互锁现象;从早粗线期到晚粗线期联会复合体逐渐伸长;终变期同源染色体形成环状、端部交叉、尾尾相对的结构。
Select
凝胶过滤层析参数对家蝇蛋白粗提液分离效果的影响
安春菊, 李德森, 赵素然, 杜荣骞
2005, 48(1): 139-142.
摘要
(
2657
)
PDF
(252KB) (
12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考察了凝胶过滤介质、层析柱直径、柱床高度和洗脱流速对家蝇
Muscadomestica
蛋白粗提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过滤介质种类、层析柱直径、柱床高度、洗脱流速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家蝇蛋白粗提液的分离效果。在实验范围内,选择1.3 cm直径、40 cm柱床高度的Sephadex G-75,以0.4 mL/min的流速洗脱时,对家蝇蛋白粗提液的分离效果比较理想。
Select
应用脂质体介导技术改变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方法
吴小锋
1*
, 曹翠平
1
, 崔为正
2
2005, 48(1): 143-146.
摘要
(
2953
)
PDF
(1051KB) (
9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有效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生产。目前常采用将重组病毒直接注射入家蚕体内的方法进行感染表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病毒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为了严格控制作业环境重组病毒的扩散和潜在污染,开发安全、有效的感染方法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直接将病毒基因组DNA导入家蚕体内取得同样的感染效果,探讨了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的避免病毒污染和提高感染效果的感染方法。
Select
八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发育和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慕卫, 刘峰
*
, 贾忠明, 赵德, 慕立义
2005, 48(1): 147-150.
摘要
(
3566
)
PDF
(224KB) (
1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胃毒触杀法确定8种常用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odoriphaga
3龄幼虫的LC
20
和LC
50
剂量后,以其LC
20
分别处理3龄幼虫,将存活幼虫正常饲养,测定该剂量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存活率、雌雄比、单雌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等4种药剂的影响较显著,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溴虫腈;而另4种药剂丙硫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则影响不显著。此外也测定了用后4种药剂LC
50
剂量处理的存活试虫的上述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除化蛹率和羽化率较对照降低且差异显著外,其他生物学指标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变化。
Select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专家系统
李勇
1,2
,周强
2
,张润杰
2*
2005, 48(1): 151-154.
摘要
(
3020
)
PDF
(275KB) (
9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空间信息技术,研制出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专家系统RIPMES Ⅱ”。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维护专家决策和GIS应用等子系统,能解决实时数据采集、海量数据存贮与分析、病虫害防治辅助决策、虫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等问题,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工具,同时也可为类似的专家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