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5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低温处理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性的诱导效应
    冯从经,吕文静,董秋安,陈俊,符文俊
    2007, 50(1):  1-6. 
    摘要 ( 3116 )   PDF (340KB) ( 1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室内条件下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幼虫放置在5℃(LT1处理组)和0℃(LT2处理组)下低温处理2 h后,分别测定了其低温诱导识别温度、存活率、抗寒性、过冷却点、体内水分和脂质含量百分率,并进行抗冻特异蛋白的诱导; 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低温诱导后亚洲玉米螟5 龄幼虫血清中抗冻特异蛋白。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3、4和5龄幼虫的低温诱导识别温度分别为-13.5℃、-16.5℃和-18.5℃; 3、4和5龄幼虫存活率LT2组>LT1组>对照组(P<0.05);随虫龄增加,幼虫抗寒性逐步增强;对幼虫过冷却点无明显影响(P>0.05); 幼虫水分和脂质含量百分率为LT2组>LT1组>对照组,且随虫龄增加,虫体含水率和脂质含量百分率增高(P<0.05); 低温诱导产生了一种分子量约为29.0 kD的抗冻特异蛋白。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可以增强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抗寒性。
    棉铃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克隆和表达
    苏宏华,王桂荣,张永军,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
    2007, 50(1):  7-13. 
    摘要 ( 3120 )   PDF (1767KB) ( 13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触角中克隆了一条全长1 690 bp的cDNA序列,该序列阅读框全长1 572 bp,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中有2个跨膜区,具有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 SNMP)的典型特征。SNMP与已报道的其他昆虫的感觉神经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显示,SNMP在棉铃虫中不仅在触角中表达,也在去掉触角的头、足中表达。但是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雌雄触角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喙、下颚须和下唇须中也有表达。SNMP在卵、蛹和成虫体内也都有表达,但在卵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将SNMP编码区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1b中,成功地进行了原核表达,表达出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
    椰心叶甲CYP4基因的克隆及绿僵菌侵染后的诱导表达研究
    王九辉,黄俊生*,方晓东
    2007, 50(1):  14-19. 
    摘要 ( 2945 )   PDF (540KB) ( 12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细胞色素P450家族4(CYP4)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成虫总RNA中扩增得到5个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 DQ238840-DQ238844)。以3′-RACE法获得片段BLWH4的3′端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表明其结构中含有CYP家族的特征性保守序列: 螺旋K区的ETLR和血红素结合区的F××G×××C×G。以18S 为对照的RT-PCR分析表明,BLWH4在成虫的mRNA表达量远大于幼虫。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A-3和MA-4侵染椰心叶甲成虫及5龄幼虫后,BLWH4的mRNA表达增强,提示BLWH4可能具有增强椰心叶甲抵抗绿僵菌侵染的作用。
    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王容燕,王金耀,宋健,曹伟平,杜立新,冯书亮*,宋福平,张杰
    2007, 50(1):  20-24. 
    摘要 ( 4313 )   PDF (816KB) ( 19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室内饲养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铜绿丽金龟种群完成一个世代平均为272.3天,3龄幼虫期比田间种群缩短了103.8天。在饲养过程中,幼虫的生长容易受到土壤湿度、食料、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卵的孵化率为86.0%,1龄、2龄和3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2.0%、76.0%和60.0%。10和15日龄幼虫在含有马铃薯的土壤中饲养14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8%±16%和4.0%±1.6%,明显低于初孵幼虫及5日龄幼虫的死亡率,可以作为生物测定的最佳供试幼虫。紫外线处理的壤土和沙壤土中铜绿丽金龟幼虫可以正常生长,死亡率较低。
    棉铃虫田间种群Bt毒素Cry1Ac抗性基因频率的估算
    陈海燕,杨亦桦,武淑文,杨亚军,吴益东*
    2007, 50(1):  25-30. 
    摘要 ( 2985 )   PDF (196KB) ( 1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改进的F1筛查法检测了2005年采自华北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2005年从河南安阳和河北沧县转Bt基因抗虫棉上采集二代棉铃虫卵,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至2龄幼虫,用1 μg/cm2 的Cry1Ac活化毒素进行初筛,将初筛存活成虫与室内筛选的GYBT抗性品系成虫进行单对杂交,并用区分剂量(2.5 μg/cm2)对F1代进行检测。经检测,2005年河南安阳棉铃虫种群和河北沧县棉
    铃虫种群对Cry1Ac抗性基因频率基本一致,分别为1.4×10-3和1.5×10-3。用毒素涂表法测定了2004、2005年采自河南安阳、河北高阳、河北沧县、新疆阿克苏和新疆沙湾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活化毒素的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华北棉区与新疆内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差异(<8倍)。总体上,我国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Cry1Ac还未产生明显抗性,抗性基因频率处于正常水平。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尽快启动全国性的早期抗性检测和预警工作。
    不同林分类型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张飞萍,尤民生*
    2007, 50(1):  31-37. 
    摘要 ( 4113 )   PDF (199KB) ( 12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20019月到20027月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与阔叶树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与跟踪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上述4种不同类型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中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2种混交林和毛竹纯林,主要体现为林下层中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及竹冠层中蜱螨目、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植食性或捕食性物种明显较多;但各类林分中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混交林竹冠层和林下层中植食性和捕食性功能群的共有种较多,两个层次间的相似性均高于毛竹纯林。不同林分类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的稳定性低,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小,毛竹叶部植食性螨类和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危害较重。因此认为在两种(类)害虫常发区,可考虑将林分改造为竹杉混交林或竹松混交林。
    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陈鹏,叶辉*
    2007, 50(1):  38-45. 
    摘要 ( 3465 )   PDF (236KB) ( 1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3-2005年调查了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系统分析了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仅出现于3-12月,成虫消长基本为单峰型,高峰出现在7月。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雨量和月雨日数等气象因子有密切关系。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月降雨量是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主要决策因素;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月平均最低温度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低温条件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7.65%。逐步回归分析也证实,影响六库桔小实蝇种群月变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综合分析认为,低温是导致六库桔小实蝇季节性发生的关键因素。
    刺桐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焦懿,陈志麟,余道坚,康林,杨伟东,陈枝楠, 陈小英
    2007, 50(1):  46-50. 
    摘要 ( 3438 )   PDF (149KB) ( 22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新近发现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新加坡、毛里求斯、留尼汪、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和中国大陆深圳对刺桐属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刺桐姬小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刺桐姬小蜂成虫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成虫寿命,但对雄成虫寿命无影响。成虫性比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该虫的平均怀卵量为275.8粒,30℃时成虫的产卵量和产卵率最高,分别为203.63粒和73.83%。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有效积温分别为13.37℃和458.27日·度。温度与发育历期呈显著的负相关(r**=-0.9161)。
    现存蜉蝣翅基纵脉走向及愈合模式(昆虫纲:蜉蝣目)
    周长发
    2007, 50(1):  51-56. 
    摘要 ( 3524 )   PDF (2392KB) ( 18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有翅昆虫翅基纵脉的走向及愈合模式在系统发育重建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现存蜉蝣翅基纵脉的走向及愈合状况在大部分种类变化极大,无法推测其原始状况,只在极少数种类保留有部分可见残迹。中国拟短丝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的翅基保留有独立的亚前缘脉弓、部分中脉M和肘脉Cu主干以及前中脉MA及径分脉Rs的走向痕迹。据此并结合红斑蜉Ephemera rufomaculata 和大网脉蜉Chromarcys magnifica翅基的相关特征,本文提出了蜉蝣目主要纵脉基部走向及愈合的基本模式,其要点有:中脉主干在基部与径脉主干独自发出后先接近或愈合后又分离、它们各自分成两支后的前中脉及径分脉又先愈合再分离、肘脉始终独立。这种中脉与径脉先接近或愈合后分离的模式非常接近新翅类的情况而与蜻蜓很不相同(在蜻蜓,中脉与肘脉在基部愈合) 。亚前缘脉弓的作用相信是加强了因翅基骨板发达而相互远离的纵脉间的连结作用。这个假说也可以来解释蜻蜓复杂脉相的形成原因。
    基于分子系统学的可疑瑟姬小蜂分类修订及姬小蜂亚科盾纵沟的演化分析
    沙忠利,朱朝东,Robert W. MURPHY,黄大卫*
    2007, 50(1):  57-66. 
    摘要 ( 3461 )   PDF (873KB) ( 1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姬小蜂为寄生蜂的演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姬小蜂分类中,盾纵沟是一个重要性状,
    曾被用来区分亚科、族、属及种。非同源性相似形态特征的存在使得物种准确鉴定存在困难。从盾纵沟形状上,可疑瑟姬小蜂Cirrospilus ambiguu 和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应介于瑟姬小蜂属Cirrospilus 和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之间。确定这两种姬小蜂的系统发育位置将有助于分析盾纵沟的演化模式。本文用贝叶斯方法分析了线粒体COⅠ 部分序列、核糖体ITS1 序列及核糖体28S D2 区部分序列等3个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可疑瑟姬小蜂应被移到潜蝇姬小蜂属中; 研究结果支持潜蝇姬小蜂属是单系,而不支持瑟姬小蜂属是单系。结合28S D2 区部分序列的贝叶斯分析结果,分析了在姬小蜂亚科中盾纵沟的演化模式。结果显示,完整且延伸到中胸背板后缘的盾纵沟代表其原始类型;完整且延伸到三角片的盾纵沟类型分别出现在5个独立的枝上,代表了该特征5次独立的演化;不完整的盾纵沟类型出现在4个独立的枝上,表明该类型独立演化了4次
    昆虫蜕皮激素受体及其类似物的杀虫机制研究进展
    刘永杰,徐蓬军,李艳伟,束怀瑞,黄大卫*
    2007, 50(1):  67-73. 
    摘要 ( 4703 )   PDF (211KB) ( 19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的蜕皮、变态和繁殖受到蜕皮激素的严格调控。蜕皮激素作用靶标由蜕皮激素受体(ecdysteroid receptor, EcR)和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 USP)组成,蜕皮激素与EcR/USP作用启动蜕皮级联反应过程。昆虫EcR具有种类或类群的特异性,研究其结构、功能和调控机理在开发环境友好型新药剂和基因调控开关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文介绍了昆虫EcR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与EcR/USP的分子作用方式,以及基于EcR/USP的新杀虫剂创制和基因调控开关设计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感染家蚕浓核病毒BmDNV1对家蚕抗性和敏感品种生化参数的影响
    Monir SIRAJ, M. BALAVENKATASUBBAIAH*, K. CHANDRASEKHARAN, B. NATARAJU, S. D. SHARMA, T. SELVAKUMAR, P. SUDHAKARA RAO
    2007, 50(1):  74-78. 
    摘要 ( 3233 )   PDF (227KB) ( 1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家蚕疾病中,病毒性疾病是危害茧产品的主要且最普遍的疾病。病毒性蚕软腐病是由BmIFV, BmDNV1 和 BmDNV2引起的。对印度种质库(Indian Germ plasm stock)中的BmDN
    V1有抗性和敏感的家蚕品种进行了鉴定。利用标准方法对在BmDNV1感染过程中抗性和敏感品系的主要有机成分的变化(包括总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随着幼虫年龄的增长,对照组和处理组中有机成分(即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随之增长,但是处理组的增长水平明显地低于各自对照组的增长水平。接种BmDNV1后,与对照组比较,敏感品种体内的血淋巴和中肠组织的总蛋白的量显著地下降。在抗性品种,接种4天后的总蛋白的量有了显著地下降,之后,下降水平小于各自的对照组。在抗性和敏感品种中,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总碳水化合物的量略有下降。在变化不显著的抗性和敏感品种中,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的脂质的量有显著地提高。在敏感家蚕品种,生化变化清晰地显示: BmDNV1感染消耗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总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这些成分的损耗导致了被感染家蚕的生长受阻。
    柑桔爆皮虫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观察
    魏书军,郑宏海,皇甫伟国,施祖华,陈学新*
    2007, 50(1):  79-84. 
    摘要 ( 3280 )   PDF (14467KB) ( 9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使用Leica MZ 16A研究型体视解剖镜,对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幼期各虫态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发现: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为浅褐色并开始皱缩,末期变为黄褐色,孵化前部分卵壳分离为白色蜡质外层和黄褐色内层两层;幼虫孵化的同时直接从卵壳贴近树皮的一侧蛀入韧皮部,同时将大量虫粪排入卵壳;幼虫随着虫龄的增加钳状突的阶数和口上片的宽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末龄幼虫在木质部作一椭圆形蛹室化蛹,身体的头部和尾部以37的比例对折; 化蛹前的幼虫经历一个身体缩短的预蛹状态;刚化的蛹为乳白色,复眼颜色与身体相似,化蛹后蛹的颜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复眼颜色变为浅红褐色,后期复眼变为红褐色,口器变黑,羽化前蛹的复眼、口器和体表全部变黑;羽化过程中,成虫体表的膨胀导致蛹表皮脱裂,前翅变黑和腹部背面变成碧蓝色后羽化成完整的成虫。本结果进一步支持将柑桔爆皮虫幼虫期分为5龄。
    粉尘螨消化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张莺莺,刘志刚*,孙新,包莹,李盟
    2007, 50(1):  85-89. 
    摘要 ( 3711 )   PDF (6259KB) ( 10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光镜下观察了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消化系统结构,其组成包括:口前腔、前肠、中肠、后肠、肛门和唾液腺。口前腔由颚体围绕而成;前肠包括一个肌肉的咽和食道,食道从脑中穿过;中肠分为前中肠(包括一对盲肠)和后中肠,中肠的上皮细胞呈现多种形态; 后肠包括相对大的结肠和狭窄的直肠;消化腺为不规则形,位于脑前方。本文阐述了消化道的分支情况、显微结构及细胞形态。
    不同寄主蒲螨种群间亲缘关系的RAPD初步分析
    韩继成,于丽辰*,贺丽敏,郝宝峰,许长新
    2007, 50(1):  90-94. 
    摘要 ( 3708 )   PDF (6562KB) ( 1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采自河北昌黎和天津蓟县等不同地点的9个不同寄主的蒲螨种群间的关系。通过对100条RAPD引物的3次重复筛选,获得32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应用这32条引物共扩增出268条带,依据这些条带计算遗传距离,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9个蒲螨种群可分为3个组(A、B和C组)。其中A和B组属于小蠹蒲螨群,A组由护林神蒲螨Pyemotes dryas组成;B组由小蠹蒲螨P. scolyti和寄生于松树小蠹Scolytidae sp.的蒲螨组成;球腹蒲螨群组成C组,并分为两个分支,寄生于桃树小蠹寄生蜂Pteromalidae spp.的蒲螨为一支,寄生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皮蠹Dermestidae sp.、日本二齿茎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黑枣树和柿树)和桑梢小蠹Cryphalus exignus等的5个蒲螨种群为一支,这5个蒲螨种群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C组中的寄生桃树小蠹寄生蜂的蒲螨与该组其他蒲螨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远,达到0.3236~0.4111,并且存在生殖隔离,该蒲螨似已分化成为独立的新种;C组其他种群是否存在近缘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