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2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基因的表达及鉴定
    王桂荣, 郭予元, 吴孔明
    2002, 45(3):  285-289. 
    摘要 ( 2567 )   PDF (511KB) ( 9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PCR扩增的方法获得了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Ⅱ(GOBP2-Harm)基因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构建了GOBP2-Harm原核表达载体pGEX/GOBP2-Harm,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大部分GOBP2-Harm重组蛋白形成不溶性的包涵体,超声波破碎大肠杆菌细胞后,在上清液中能检测到少量的可溶性GOBP2-Harm蛋白。为了获得大量纯化的可溶性目的蛋白,我们对包涵体进行了溶解和重折叠,并通过亲合层析法进行了纯化。纯化产物能与多音天蚕(Antheraea polyphemus) GOBP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证实表达产物属于昆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
    家蚕微粒子病原虫(Nosema bombycis)小亚基核糖体RNA全基因的克隆及其二级结构的构建
    王见杨1, 黄可威1, 陆长德2
    2002, 45(3):  290-295. 
    摘要 ( 2567 )   PDF (411KB) ( 8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Nosema bombycis (镇江株)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核心序列(5'-端起1 200 bp)的基础上,用SSP-PCR技术克隆了核心序列3'-端下游序列,从而获得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的全序列共1 233 bp。 用RnaViz 、Forcon、DCSE等生物软件构建了家蚕微粒子病原虫小亚基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与其它微孢子虫及真核生物小亚基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相比,该二级结构缺乏螺旋10、E10-1、11、18、E23-n和43。
    植物次生物质对烟青虫和棉铃虫食物利用及中肠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董钧锋,张继红,王琛柱
    2002, 45(3):  296-300. 
    摘要 ( 3073 )   PDF (311KB) ( 1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分别添加0-5%(干重比)棉酚、烟碱、番茄苷和辣椒素4种植物次生物质的人工饲料饲养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和棉铃虫H. armigera 5龄幼虫48 h,测定这些次生物质对烟青虫和棉铃虫的营养效应和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棉酚可显著降低烟青虫的相对消化率,但对棉铃虫却有助食作用;番茄苷抑制烟青虫的取食和生长,对其近似消化率和食物利用率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食物转化率有明显升高,对棉铃虫的各营养指标无显著影响;烟碱对烟青虫和棉铃虫的相对生长率均无影响;辣椒素使烟青虫的取食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对棉铃虫的取食量无影响,但引起其相对消化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棉铃虫对4种次生物质有普遍的适应性,而烟青虫只对寄主植物所含的烟碱和辣椒素有较好的适应性。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中肠CarE活性不受4种次生物质的影响,烟碱和辣椒素对烟青虫GST有显著的诱导作用,番茄苷对烟青虫GST活性则有抑制作用,4种次生物质对棉铃虫GST均无显著影响。
    抑前胸腺肽在家蚕体内的活性作用
    刘新1, 华跃进1*, 徐步进1, 田中良明2
    2002, 45(3):  301-306. 
    摘要 ( 3141 )   PDF (336KB) ( 8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家蚕Bombyx mori抑前胸腺肽是昆虫脑神经肽的一种,体外实验表明它能抑制处于活动时期的家蚕前胸腺合成蜕皮激素,因此抑前胸腺肽可能对昆虫的变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抑前胸腺肽以不同的浓度分单一注射和加强注射导入家蚕体内,不同的时间间隔取样,利用蜕皮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到了抑前胸腺肽在家蚕体内的活性作用以及引起家蚕体内血淋巴中蜕皮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首次证明了抑前胸腺肽在体内对家蚕前胸腺合成蜕皮激素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长角血蜱唾液腺中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的纯化及其酶切机制
    程远国1, 吴厚永1, 李德昌2, 李成文1, 赵彤言1
    2002, 45(3):  307-312. 
    摘要 ( 2943 )   PDF (344KB) ( 8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染料亲和层析(Cibacorn Blue柱)和离子交换层析(Macrosphere WCX柱)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唾液腺的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进行纯化,经SDS-PAGE证实其分子量为66 kD。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可以水解ATP和ADP,但对AMP无水解作用,水解ATP和ADP的Km值均为0.2 μmol/L,Vmax值分别为12.5和15.6 μmol/(min·mg)。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中间产物是ADP,最终产物是AMP和正磷酸。表明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位点是5'-核苷酸的γ-磷酸键,水解ADP的位点是5'-核苷酸的β-磷酸键。
    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纯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其康,胡萃
    2002, 45(3):  313-317. 
    摘要 ( 2876 )   PDF (371KB) ( 9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针对利它素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采用特定的温度分离方法,成功地从野蚕Theophila mandarina和家蚕Bombyx mori的雌蛾性附腺中分别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寄主识别利它素。对这两种利它素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来自家蚕和野蚕雌蛾性附腺的利它素在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面非常相似,在检测到的15种氨基酸中,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克分子百分数在10%以上。从家蚕得到的分别为28.1%、18.5%和12.6%。从野蚕得到的分别为24.4%、18.1%和10.1%。这3种氨基酸之和在家蚕和野蚕中均超过50%以上。用凝胰乳蛋白酶对这两种利它素进行水解时发现溶液中均产生非水溶性沉淀,电泳表明沉淀的多肽蛋白分子量在10 Kd左右。这显示在野蚕和家蚕利它素结构中,有着与家蚕丝蛋白相类似的结构,存在着结晶区域(沉淀)和无定形区域(上清)。
    金属离子和脲对白蜡虫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赵欣平,舒畅,杨芳,刘克武,喻东
    2002, 45(3):  318-322. 
    摘要 ( 2935 )   PDF (275KB) ( 10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各种金属离子及脲对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不同的影响。从白蜡虫雌成虫中分离纯化得到碱性磷酸酶,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及脲测定酶的活力。一价金属离子Na+、K+、Li+对酶活力没有影响。碱土金属离子Ca2+、Mg2+、Ba2+对酶有激活作用,激活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a2+、Ba2+、Mg2+。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中,Mn2+、Co2+、Ni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Zn2+、Cu2+有抑制作用。重金属离子Cd2+、Pb2+对酶有抑制作用。Ca2+激活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激活效应。Cu2+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效应。脲对碱性磷酸酶有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分为低于3 mol/L和高于3 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的脲对白蜡虫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现为混合型效应。
    棉铃虫蛾复眼光反应特性
    魏国树1,张青文2,周明2,吴卫国3
    2002, 45(3):  323-328. 
    摘要 ( 3473 )   PDF (364KB) ( 13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视网膜电位图(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蛾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光感受性变化。结果显示:(1)依ERG振幅大小(峰-峰值),在340~605 nm波谱内有3个大小不等的峰-主峰位于绿黄光区562 nm,次峰在蓝光区483 nm,第3个峰在近紫外区400 nm,显示其至少有3种感受器;(2)性别、日龄及暗适应时间长短对其光谱敏感性有影响,低龄时雄蛾对单色光刺激较雌蛾敏感,高日龄时相反;1~5日龄内, 3日龄蛾的视网膜电位(ERP)值最高;随暗适应时间延长,其复眼对近紫外区400 nm敏感性明显增加;(3)一定光强度范围内,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增强该蛾复眼的ERP值增大,初期增加较缓,中期较快,呈近似S型曲线,显示其复眼具有较强的光强度自调节和适应机制。
    朝鲜毛球蚧蜡泌物的超微形态与红外光谱特征
    谢映平,郑乐怡
    2002, 45(3):  329-335. 
    摘要 ( 2990 )   PDF (5333KB) ( 10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在不同发育阶段蜡泌物的超微形态和化学成分。结果发现:该虫在低龄期的蜡泌物的形态是长丝状,到3龄和成虫期是由湿蜡凝结成不同大小的颗粒,块状和片状。雄虫蜡壳是薄蜡片构成,表面呈鱼鳞状凹凸。低龄期若虫蜡泌物的红外光谱特征与雌成虫的十分相似,说明二者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雄虫和低龄若虫及雌成虫蜡壳萃取物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型基本一致,但在1 240.7 cm-1处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特征峰,这充分说明3种蜡泌物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和结构一致,只是雄虫分泌物与另二者比较具有特征官能团,从而,利用该吸收峰可以区别出雄虫。此外,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可以知道该虫蜡泌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长链脂肪酸、脂肪醇和一些带芳香环的化合物。
    表皮穿透和GABAA受体不敏感性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
    吴青君1, 张文吉2, 张友军1, 徐宝云1, 朱国仁1
    2002, 45(3):  336-340. 
    摘要 ( 2425 )   PDF (295KB) ( 9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氚标记阿维菌素点滴处理阿维菌素敏感(ABM-S)和抗性(ABM-R)种群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在5~360 min内的7个不同处理时间,ABM-R种群的平均表皮穿透量比ABM-S种群少1.5倍,处理24 h后,ABM-R种群仍有45.9%的3H-阿维菌素滞留于体表,而ABM-S种群却有98.4%的药剂穿透表皮。放射配体结合分析表明,GABAA受体结合性质的改变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另一抗性机制,ABM-S种群(Kd=10.9368±0.4374 nmol/L)和ABM-R种群(Kd=9.8328±0.3933 nmol/L)的受体亲和力无显著差异,但抗性种群的最大结合量(Bmax=71.2842±4.9910 fmol/mg 蛋白)比敏感种群(Bmax=112.0255±7.8418 fmol/mg 蛋白)降低63.6%,即抗性是受体数目的减少而非结构上的改变。
    二点叶螨对甲氰菊酯、氧乐果和四螨嗪抗药性的选育、衰退和恢复
    沈慧敏,张新虎
    2002, 45(3):  341-345. 
    摘要 ( 2788 )   PDF (261KB) ( 10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的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为敏感品系,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喷雾处理15次,其抗性水平分别为38.5、479.8和67.3倍。将抗性品系分别与敏感品系进行杂交和回交的结果表明:抗氧乐果品系的显性系数DRS(R♀×S)为0.4700、DSR(S♀×R)为0.4749;抗甲氰菊酯品系的DRS(R♀×S)为0.5155, DSR为0.5237;抗四螨嗪品系的DRS为0.3134, DSR为0.2466。表明二点叶螨对这3种药剂的抗性均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所控制。在连续10个月不接触药剂的情况下,3个抗性品系的抗药性都有下降,抗氧乐果品系的抗性下降最快,只有敏感品系的抗性倍数的3.6倍;抗甲氰菊酯种群的抗性下降较慢,为敏感品系的95.9倍。再经甲氰菊酯、氧乐果、四螨嗪分别连续15次喷雾处理后,3个抗性种群的抗性水平又再度回升,抗甲氰菊酯品系回升较快,抗性为敏感品系的523.5倍,抗四螨嗪品系次之,抗氧乐果的品系抗性恢复最慢。
    黑胸散白蚁的分飞成熟年龄及生殖蚁对子代个体分化的抑制作用
    刘源智1,谭速进2,魏翰均2,孙剑宁2,唐国清1,陈诗1
    2002, 45(3):  346-351. 
    摘要 ( 3034 )   PDF (342KB) ( 8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实验室配对饲养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表明,黑胸散白蚁新群体在原始生殖蚁控制下,83.30%的群体在第9年分出了有翅成虫,16.70%的群体在第7年发生有翅成虫分飞,平均分飞成熟年龄为8.67年;由补充生殖蚁控制的群体在第6年即有53.85%的群体发生分飞,第7年有46.15%的群体分飞,平均分飞成熟年龄为6.38年,较原始生殖蚁控制的群体发生分飞平均提前2.29年。初次发生分飞时群体内个体数量前者明显多于后者。研究还发现,群体内补充生殖蚁的数量与分飞发生的早迟关系不大。作者认为在黑胸散白蚁中,原始生殖蚁对补充生殖蚁和若蚁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补充生殖蚁对上述品级的分化虽有一定抑制,但不如原始生殖蚁强。认为黑胸散白蚁群体发展速度在品级分化的调节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一定要在生殖蚁分泌外激素的能力开始减弱后才能发挥效应。
    用ELISA方法研究稻田节肢动物的食物关系
    刘雨芳1,2,张古忍1,古德祥1,温瑞贞1
    2002, 45(3):  352-358. 
    摘要 ( 2780 )   PDF (351KB) ( 10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研究了稻田节肢动物,包括19种捕食性天敌、4种主要水稻害虫及1种中性昆虫之间的食物关系。在检测的19种捕食者中,有15种捕食了白背飞虱,11种捕食了褐飞虱。其中食虫沟瘤蛛、拟水狼蛛、八斑鞘蛛、粽管巢蛛、四斑锯螯蛛和拟环纹豹蛛对两种稻飞虱的捕食阳性率较高。有7种捕食了稻纵卷叶螟幼虫,其中粽管巢蛛、褶管巢蛛、拟环纹豹蛛、青翅蚁形隐翅虫和印度细颈步甲的捕食阳性率较高。拟环纹豹蛛、浙江豹蛛和拟水狼蛛对稻蝗若虫有较高的阳性率。13种捕食者捕食了摇蚊,摇蚊作为替代或补充猎物,对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的重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检测的基础上,构建了被检测节肢动物猎物与捕食者间的食物关系图。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对褐飞虱的控制功能
    刘向东1,张孝羲1,罗跃进2,朱元良3,刘天龙3
    2002, 45(3):  359-364. 
    摘要 ( 2746 )   PDF (365KB) ( 10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江苏江浦及安徽安庆两地五种类型稻田的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以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具有抗性的粳稻田多样性指数最高。稻田蜘蛛亚群落与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化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1年中64%的年份表现为显著相关。利用天敌功能指数EF=(E+P)E/P数值反应的方法研究了稻田蜘蛛功能团与褐飞虱种群间的生存、繁殖和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初始EF值与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率及褐飞虱种群的未来最大饱和容量K值间呈显著相关。本文讨论了利用初始EF值来预测天敌对害虫的功能作用及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协调的可能性。
    中国草螟亚科带草螟属、丽草螟属和双带草螟属的研究及带草螟属二新种记述
    陈铁梅, 宋士美, 袁德成
    2002, 45(3):  365-370. 
    摘要 ( 2711 )   PDF (305KB) ( 9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中国草螟亚科3个近缘属:带草螟属 Metaeuchromius Bleszynski、丽草螟属Euchromius Guenée和双带草螟属 Miyakea Marumo进行了研究。该3属在中国已记录12个种,包括带草螟属Metaeuchromius两新种:黄色带草螟 M. fulvusalis sp. Nov.,模式产地广西,与褐带草螟 M. circe Bleszynski近缘;灰色带草螟 M. grisalis sp. Nov.,模式产地浙江,与云南带草螟 M. yuennanensis (Caradja)近缘。对新种给出了描述、外生殖器特征图和与近缘种的比较。并提供了带草螟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在韩国危害红松球果的三种蛾类幼虫形态记述(鳞翅目)
    朴美花1, 陈学新1, 李灿镛2
    2002, 45(3):  371-376. 
    摘要 ( 3325 )   PDF (325KB) ( 10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详细地记述了韩国红松球果害虫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 (螟蛾科)和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尺蛾科)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海南皱鞘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王文凯1,2, 郑乐怡1
    2002, 45(3):  377-379. 
    摘要 ( 2888 )   PDF (140KB) ( 1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记述采自海南的沟胫天牛亚科皱鞘天牛属Parapolytrechus Breuning一新种:黄跗皱鞘天牛P. flavotarsus Wang et Zheng,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窄板额蚤华北亚种幼虫形态研究(蚤目:细蚤科)
    鲁亮, 吴厚永
    2002, 45(3):  380-383. 
    摘要 ( 2787 )   PDF (180KB) ( 10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描述了窄板额蚤华北亚种的幼虫形态,并和同属幼虫进行比较。窄板额蚤华北亚种幼虫的形态和棕形额蚤指名亚种幼虫的形态比较相似,但肛梳刚毛数量可以区分,前者总数超过24根,后者总数不超过20根。再通过与其它5种(亚种)额蚤幼虫的形态比较,发现属于额蚤亚属5种幼虫的大颚齿数一般为5个齿,一龄幼虫的破卵器正面为鞋形;而属于鸟额蚤亚属前额蚤灰獭亚种的幼虫的大颚齿数达9个,一龄幼虫的破卵器正面为球拍形。这些差异可能是亚属间的形态差异。
    昆虫中肠液性质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毒力的影响
    邵宗泽1,2,喻子牛3
    2002, 45(3):  384-390. 
    摘要 ( 3057 )   PDF (484KB) ( 1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综述了昆虫中肠液性质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伴孢晶体毒力的影响。中肠液的酸碱度和蛋白酶是影响伴孢晶体溶解与原毒素活化的两大因素。中肠液的酸碱度不仅影响到伴孢晶体的溶解速度,还影响到各种蛋白酶的活性表现;而蛋白酶则直接参与了原毒素的活化,其组成与活性影响着原毒素的活化速度和杀虫专一性。因中肠液蛋白水解能力过高而导致原毒素的过度降解是某些昆虫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低度敏感的主要原因,而中肠液对原毒素活化能力的降低则与昆虫抗性的形成有关。此外,中肠液的沉淀作用及其它生理生化特性也影响着原毒素毒力的正常发挥。
    击倒抗性和钠离子通道
    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
    2002, 45(3):  391-396. 
    摘要 ( 3313 )   PDF (427KB) ( 1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综述了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进展。毒理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许多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昆虫中存在击倒抗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发现,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位点连锁。最近的研究表明,昆虫神经系统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敏感性下降的击倒抗性机制是钠离子通道结构基因突变。但仍有一些问题,如突变的保守性和分布,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父方投资与性角色逆转现象: 螽斯类昆虫的婚礼食物及对性选择方向的影响
    高勇,康乐
    2002, 45(3):  397-400. 
    摘要 ( 2561 )   PDF (248KB) ( 1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多数动物在繁殖过程中,雌性在繁殖过程中要比雄性付出更大投资,如相对于精子较大的卵子细胞,较长的育幼时间等,因而在交配过程中,雌性具有选择权,而雄性之间相互竞争以取得与雌性的交配权。然而自然世界中并不总是竞争的雄性(competitive male)-选择的雌性(selective female)这种婚配形式。在螽斯类昆虫中,雄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父方投资。在繁殖期间,雄性螽斯争相鸣叫,求偶,且在交配后要给予雌性特殊的营养物质-精包,供雌性取食。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雌性之间将进行竞争以获取雄性配偶,雄性变得更具有选择性。影响这种性角色逆转的主要因素是可获得资源的紧缺。父方投资理论和性选择理论预测雄性显著地对后代投资时,雌性将表现出典型的雄性特征,她们竞争追求性活跃的雄性,而雄性将表现出典型的雌性特征,对配偶具有选择性。螽斯类昆虫中这种特殊的性角色逆转现象符合性选择理论和父方投资理论的预测。
    菜粉蝶不同发育期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郭晓霞1,郑哲民2
    2002, 45(3):  401-403. 
    摘要 ( 2643 )   PDF (174KB) ( 1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菜粉蝶Pieris rapae不同发育期的酯酶同工酶,并探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孙凡1,胡隐月1,杜家纬2
    2002, 45(3):  404-407. 
    摘要 ( 2781 )   PDF (227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单雌腺体微量分析技术,对斜纹夜蛾(中国种群)雌蛾腺体的组份进行鉴定,并研究了各组份的个体差异及释放规律,测试了雄蛾对各组份及其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雌蛾腺体内含有4个组份:Z9, E11-14∶Ac(A)、Z9, E12-14∶Ac(B)、Z9-14∶Ac© 和E11-14∶Ac(D),其比例为100∶27∶20∶27。
    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毛润乾1, 古德祥2, 张古忍2, 张文庆2
    2002, 45(3):  408-412. 
    摘要 ( 2984 )   PDF (282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报道了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中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卵期寄生蜂的结构和动态。该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6个属、共19种卵寄生蜂组成。其中,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长管稻虱缨小蜂A. longitubulosus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它们对控制褐飞虱种群卵期的存活率起主要作用。6个属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对稳定,但不同物种包括优势种类在群落中的地位并不稳定。早、晚稻前期,群落的寄生蜂数量与稻田褐飞虱数量正相关;中期,寄生蜂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后期,其数量先上升,然后急剧下降。水稻生长前、中和后期,寄生蜂对褐飞虱卵的平均寄生率分别约为76%,70%和50%。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
    雷仲仁,王音,黄冬如,程登发
    2002, 45(3):  413-415. 
    摘要 ( 2947 )   PDF (167KB) ( 10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在18℃到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在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8.22 km、1.10 km/h和253.50 min,其平均飞行距离为0.95 km。其飞行的适温范围是21~36℃,18℃为其飞行的下限温度。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飞行距离(0.08~0.95 km)和平均飞行时间(6.57~47.94 min)也在增加,但到36℃又开始下降;雌虫比雄虫飞行能力强。在理论上,美洲斑潜蝇能靠自身飞行扩散0.08~0.95 km。
    棉铃虫脑在控制滞育中的作用
    王方海1,龚和2,钦俊德2
    2002, 45(3):  416-418. 
    摘要 ( 2430 )   PDF (154KB) ( 9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脑摘除试验表明: 棉铃虫蛹的初期发育(化蛹后12 h 内)受脑的控制;化蛹12 h后的滞育蛹发育与脑无关。注射活性脑的匀浆液可阻止部分注定滞育的预蛹和化蛹后1~2天的蛹进入滞育状态,说明滞育的个体很有可能从预蛹期开始其脑的活性就已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