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02年 第4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2-1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的杂交及其与Wolbachia感染的关系
    宋社吾, 赵彤言, 董言德, 陆宝麟
    2002, 45(6):  705-710. 
    摘要 ( 4181 )   PDF (409KB) ( 12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了解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间杂交卵的不孵化现象和明确该现象与共生微生物Wolbachia感染的关系,对该复合组实验室种群4个亚种进行了笼内杂交和抗生素处理后的杂交。试验表明: 在复合组蚊虫中骚扰库蚊Culex pipiens molestus与淡色库蚊Cx. Pipiens pallens、致倦库蚊Cx. Ipiens quinquefasciatus与尖音库蚊Cx. Pipiens pipiens之间存在有单向胞质不融合现象,骚扰库蚊的雄虫与尖音库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的雌虫杂交卵的孵化率分别为0.06%、0.46%和0.19%;该胞质不融合现象可以通过抗生素处理而消除,处理后骚扰库蚊雄虫与其余3个亚种雌虫F3杂交卵的孵化率均有提高,分别为89.49%(t=3.90×10-28t0.01=2.704)、23.39%(t=9.15×10-7t0.01=2.660和22.27%(t=5.08×10-4t0.01=2.750),并可因抗生素处理而产生新的不融合类型。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曹广力, 薛仁宇, 朱越雄, 魏育红, 贡成良
    2002, 45(6):  711-716. 
    摘要 ( 2718 )   PDF (432KB) ( 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HycuNPV p35编码序列900?bp, 编码299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HycuNPV p35与BomoNPV T3、AucaNPV、SpliNPV、LeseNPV、HearNPV在核苷酸水平上为99.9%、95.7%、93.6%、80.2%和87.2%,在氨基酸水平上为99.7%、90.3%、77%、64.9%和73.2%,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omoNPV T3中位的H122,在HycuNPV中被R取代。推测HycuNPV p35蛋白的功能及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与BomoNPV T3 p35蛋白的相似。
    大蜡螟幼虫的体色遗传规律
    熊延坤1, 张青文1*, 徐静1, 段灿星2, 周明1
    2002, 45(6):  717-723. 
    摘要 ( 3132 )   PDF (309KB) ( 10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不同颜色品系的普通遗传学分析表明,大蜡螟幼虫的体色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且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规律。深黄色基因(AA)对灰黑色基因(BB)和灰色基因(CC)为显性,深黄色基因(AA)对白黄色基因(DD)、灰黑色基因(BB)对白黄色基因(DD)和灰色基因(CC)、灰色基因(CC)对白黄色基因(DD)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AD、BD、CD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黄色;基因型为AA、BC的个体,其表现型均为深黄色。
    棉蚜抗氧化乐果品系及敏感品系羧酸酯酶性质的比较
    孙鲁娟, 高希武, 郑炳宗
    2002, 45(6):  724-727. 
    摘要 ( 2688 )   PDF (263KB) ( 10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室内用氧化乐果逐代筛选的棉蚜抗性品系,相对于敏感品系的抗性倍数是17。用α-乙酸萘酯(α-NA)、α-丁酸萘酯(α-NB)、α-磷酸萘酯(α-NP)和β-磷酸萘酯(β-NP)作底物比较研究了氧化乐果抗性和敏感品系棉蚜Aphis gossypii羧酸酯酶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等有关的动力学常数。以α-NA和α-NB作底物时,抗性品系棉蚜的比活力显著低于敏感品系的;以α-NP和β-NP作底物时,两个品系棉蚜的比活力、KmVmax没有明显差异。用α-NA、β-NA作底物染色做酯酶同工酶电泳,抗性品系棉蚜的酯酶同工酶染色比敏感品系棉蚜的浅。
    注射亲水性硅珠对棉铃虫血浆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周剑, 尹丽红, 王琛柱
    2002, 45(6):  728-732. 
    摘要 ( 2467 )   PDF (286KB) ( 10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同作用对入侵的异物做出防御反应。在不同时间向棉铃虫体内注射亲水性硅珠后,测定了血浆中酚氧化酶(PO)的活性,同时研究了不同抑制剂和激活剂对注射硅珠后的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亲水性硅珠后,棉铃虫血浆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分别以牛胰蛋白酶和昆布多糖作为酚氧化酶原(proPO)的激活剂,发现两者都可激活注射硅珠后血浆中的proPO。以牛胰蛋白酶激活时,随着注射硅珠后时间的延长,PO活性逐渐增高;而用昆布多糖激活后PO活性也明显升高,但注射硅珠后不同时间proPO被昆布多糖激活的情况基本相似。这些结果表明,在异物入侵后酚氧化酶原有很大程度的积累,并能被激活,协同细胞免疫抵御异物入侵。P-NPGB和PTU几乎能完全抑制酚氧化酶的活性。
    不同种群棉铃虫三龄幼虫酯酶活性频率分布与抗药性的关系
    陈松, 杨亦桦, 吴益东
    2002, 45(6):  733-738. 
    摘要 ( 2993 )   PDF (357KB) ( 1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用室内饲养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偃师和湖北2个敏感品系、对辛硫磷高抗的PCP20品系、对氰戊菊酯高抗的YG45品系及1999或2000年采自山东阳谷、河北邯郸和河南安阳的田间高抗种群,江苏徐州、湖北武汉的田间中等抗性水平种群和新疆沙湾的田间敏感种群,采用酶标板酶动力学法测定了各品系(种群)的3龄幼虫个体酯酶活性频率分布和平均酯酶活性。结果表明,偃师敏感品系、湖北敏感品系和新疆沙湾田间敏感种群的酯酶活性个体频率分布相似,三个品系(种群)的平均酯酶活性相近,分别为991、1 138、1 055 mOD·min-1·larva-1。室内选育的PCP20抗性品系、YG45抗性品系及山东阳谷、河北邯郸 、河南安阳田间高抗种群的高酯酶活性(活性在1 800 mOD·min-1·larva-1以上)个体频率明显高于三个敏感品系(种群),平均酯酶活性在1 510~2 482 mOD·min-1·larva-1之间。江苏徐州、湖北武汉的田间中抗水平种群高酯酶活性个体频率及平均酯酶活性都介于敏感和高抗品系(种群)之间,平均酯酶活性为1 258~1.404 mOD·min-1·larva-1。棉铃虫各品系(种群)平均酯酶活性与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个体频率的相关性要比对有机磷类的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42。分析各品系(种群)高酯酶活性个体频率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个体频率的相关性,得到相似的结果。考虑到酯酶并不是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的主要机理,建议酯酶活性可作为棉铃虫抗药性生化检测的一个参考指标。本文还讨论了酯酶与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的关系。
    合成黑翅土白蚁踪迹信息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邓晓军1, 张珈敏1, 胡建芳1, 杨娟1, 胡远杨1*, 郑穹2
    2002, 45(6):  739-742. 
    摘要 ( 3069 )   PDF (228KB) ( 1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合成了黑翅土白蚁踪迹信息素类似物(Z,Z)-3,6-十二碳二烯醇-1(DDE-OH),该类似物对黑翅土白蚁工蚁具有和信息素提取物类似的行为反应。活性反应阈值为10-3~10 ng/cm,大于10 ng/cm时产生较强的驱避作用。最佳活性浓度DDE-OH与信息素提取物的活性反应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重组保幼激素酯酶的纯化和生物学效应
    章东方
    2002, 45(6):  743-747. 
    摘要 ( 2832 )   PDF (972KB) ( 1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培养昆虫细胞生产重组昆虫保幼激素酯酶时细胞培养液的蛋白质浓度为153.2~188.0 μg/mL。批量处理纯化重组保幼激素酯酶时酶蛋白活力回收率33%,效果与梯度分离方法相当,但简便快速,可作为大量分离纯化的第一步。重组保幼激素酯酶对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幼虫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验证了重组保幼激素酯酶对烟草天蛾幼虫和自身天然酶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新型非甾醇蜕皮激素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幼虫蜕皮的影响
    杜育哲1, 郭世宜1, 王秀玲1, 刘安西1, 汪清民2, 黄润秋
    2002, 45(6):  748-752. 
    摘要 ( 2768 )   PDF (5188KB) ( 10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新型非甾醇蜕皮激素类杀虫剂W200013对棉铃虫4龄幼虫蜕皮的影响。结果表明W200013使棉铃虫产生早熟、致死的蜕皮。中毒试虫6 h表现出内表皮层沉积加快,皮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大量增加,糖原颗粒减少;12 h蜕皮间隙开始形成,细胞质凝集;24 h新、旧表皮同时存在,皮细胞空泡化严重;36 h新上表皮覆盖于仅沉积几层的新原表皮上,旧表皮仍然保持,皮细胞呈恶化、降解状态,宏观上虫体不表现出蜕皮行为而死亡。而且比较研究可见W200013在中毒症状、生物测定结果、超微结构水平与RH-5992具有相似的作用。
    氯氟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增效混配制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曾益良1, 王大生2, 秦小薇1, 康乐1, 张文吉3, 王同顺4, 王宝瑛5, 廖淙族6
    2002, 45(6):  753-758. 
    摘要 ( 3617 )   PDF (315KB) ( 1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低毒化学杀虫剂氯氟氰菊酯与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混配,通过其对美洲斑潜蝇室内毒力实验,测定共毒系数CTC为161~232,处于明显增效范围内。据此确定最佳配比,配制此增效混剂2%渗透型可湿性粉剂。在北京、山东两地防治美洲斑潜蝇幼虫的田间试验表明药效优良,制剂用量50 g/667m2药后3、7、11天两地区校正防效分别为85.26%~90.76%和86.74%~94.02%,制剂用量25g/667m2两地区相应防效分别为75.28%~85.17%、79.96%~88.68%。该增效混剂防治斑潜蝇速效性和持效性皆佳,成本有所下降,使用可湿粉与乳油相比较,可减少投放入环境的化学品数量,以减少环境污染。
    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
    罗晨1, 姚远2, 王戎疆2, 阎凤鸣2*, 胡敦孝3, 张芝利
    2002, 45(6):  759-763. 
    摘要 ( 3342 )   PDF (264KB) ( 16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mtDNA COⅠ基因片段作标记,采用序列分析的方法,从分子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近年来在我国暴发危害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5个种群(北京一品红种群,广州甘蓝种群,西安一品红种群,北京西红柿种群和新疆吐鲁番棉花种群)的生物型。在5个种群的基因片段上,截取与Texas-B型相应的720bp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序列中只有2个碱基与Texas-B型不同,序列相似性为99.7%;在西安一品红种群和新疆吐鲁番棉花种群的原序列中截取与Arizona-B型序列相应的423bp片段,分析表明这两个种群与AZB3型属于同一个单倍型。因此,我国烟粉虱5个实验种群的生物型与Texas-B型和Arizona-B型种群为同一生物型“B”。
    桃蚜不同蚜型DNA多态性的RAPD研究
    张素方1, 程家安1*, 杨效文2
    2002, 45(6):  764-769. 
    摘要 ( 3095 )   PDF (699KB) ( 10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RAPD方法,对全周期桃蚜的有翅产雌性母蚜、无翅性母蚜、雄蚜、卵、干母、干雌、有翅迁移蚜等蚜型的DNA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卵的DNA多态性最大,性蚜次之,孤雌生殖蚜最小;卵与其它蚜型之间在遗传上具最大差异,其中与孤雌生蚜的差异大于与性蚜的;干母、干雌和迁移蚜之间的遗传关系最近。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
    娄永根1, 程家安1, 平霄飞2, 汤富彬2, 茹水江1,杜孟浩1
    2002, 45(6):  770-776. 
    摘要 ( 3237 )   PDF (411KB) ( 1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室内条件下信息化合物及稻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卵寄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各自的引诱比例(头数)分别为57.50%(23头)和42.50%(17头)。稻虱缨小蜂对2种飞虱4组材料,完整卵、磨碎卵、带卵叶鞘和若虫为害叶鞘的行为反应,除了在褐飞虱完整卵上的搜索时间极显著地长于在白背飞虱完整卵上的以外,其余的均不存在差异。挥发物捕集结果表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成虫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组成相非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水稻挥发物、稻飞虱利它素及飞虱卵的形态特征在稻虱缨小蜂识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卵中的作用不明显。文中就稻虱缨小蜂识别2种寄主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化学防治对不同类型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苏丽1,2, 戈峰1*, 刘向辉1
    2002, 45(6):  777-784. 
    摘要 ( 3359 )   PDF (452KB) ( 1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析比较了化学防治对8种不同类型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对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及个体数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显著。但这种作用依不同类型棉田或棉花不同生育阶段而异:化学防治对套作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较小,而对单作棉田和豆间棉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较大;晚播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较早播棉田受化学防治的影响更大;化学防治对免耕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更大,非免耕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受其干扰较小;春套棉边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与其它棉田类型相比,受化学防治的影响较少;棉花害虫在棉花生育前期对化学防治较棉花生育后期敏感,而捕食性天敌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对化学防治敏感。
    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于晓东, 罗天宏, 周红章
    2002, 45(6):  785-793. 
    摘要 ( 3395 )   PDF (513KB) ( 1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变化,取样选择在11种不同生境类型内,分别代表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1999~2000年的野外取样共获得甲虫标本10874号,其中步甲、隐翅虫、叶甲、象甲、拟步甲、金龟和叩甲等7科的个体数量较多,合计占个体总数的83.36%,为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选择40个最常见物种统计种类和数量,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PCA)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11种生境类型划归为3类: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类型、小龙门林区的森林类型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类型,梨园岭退耕区的辽东栎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反映了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及受干扰程度可能是决定该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发现其活动高峰多出现在6月和7月,而且在不同生境类型内,优势类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小龙门林区内数量分布高于梨园岭退耕区内的分布,尤其在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内的数量优势更加明显。如果按营养层次划分功能群,捕食性类群比例最高,植食性类群次之,腐食性类群最少,捕食性类群的季节活动曲线滞后于植食性类群的活动曲线。
    小腹茧蜂亚科的雄外生殖器及族级单元系统发育的研究
    游兰韶1, 肖治术1, 柏连阳1, 周至宏2
    2002, 45(6):  794-804. 
    摘要 ( 2759 )   PDF (644KB) ( 10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分布在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小腹茧蜂亚科 (膜翅目: 茧蜂科)21个属的67个种及外群折脉茧蜂属 (膜翅目: 茧蜂科) 2个种的雄外生殖器的5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用头部、胸部和腹部(包括雌雄外生殖器的性状) 等34个性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分布在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小腹茧蜂亚科21个属以及它们所属的族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对Mason (1981) 的分类系统进行了重新评价。雄外生殖器和支序分析基本上证实并恢复了由Mason (1981) 确定的2个主要分支,即绒茧蜂族Apantelini+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拱茧蜂族Fornicini+盘绒茧蜂族Cotesiini+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绒茧蜂族Apantelini、拱茧蜂族Fornicini和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为单系群也被支持,但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盘绒茧蜂族Cotesiini是否为单系群尚难于在树形图中体现,而且族内各属间的分支关系有变动。因此,尽管Mason的族级分类单元有一些欠缺,但仍是可信、实用的,不同意Walker等 (1990) 认为不应再使用Mason分族系统的观点。
    基于防御腺的中国琵甲族Blaptini系统发育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
    任国栋, 杨秀娟, 印红
    2002, 45(6):  805-811. 
    摘要 ( 2833 )   PDF (360KB) ( 11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琵甲族Blaptini 11属58种防御腺的着生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囊袋距离、表面花纹等特征归纳出属级和族级特征。每属选1代表种,各选6个典型特征,组成特征矩阵,用Hennig 86(1-5版)软件初步确定了琵甲族各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琵甲族属级进化趋势为:宽琵甲属Blaptogonia> 侧琵甲属Prosodes> 异琵甲属Thaumatoblaps> 琵甲属Blaps> 亚琵甲属Asidoblaps> 齿琵甲属Itagonia> 贞琵甲属Agnaptoria> 小琵甲属Gnaptorina>地琵甲属Dila> 新琵甲属Neoblaps> 乾琵甲属Coelocnemodes。所有研究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中国拟皮舟蛾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舟蛾科)
    武春生, 方承莱
    2002, 45(6):  812-814. 
    摘要 ( 2860 )   PDF (148KB) ( 12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系统整理了中国拟皮舟蛾属(Mimopydna Matsumura, 1924)的全部种类,共4种,包括1新种:尖拟皮舟蛾Minopydna cuspidata Wu et Fang, sp. Nov.,并将黄拟皮舟蛾秦岭亚种M. sikkima stueningi Schintlmeister作为指名亚种Minopydna sikkima sikkima (Moore)的异名处理。文中提供分种检索表,新种形态描述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昆虫质多角体病毒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洪靖君1,2, 彭辉银1*, 段家龙2
    2002, 45(6):  815-821. 
    摘要 ( 2504 )   PDF (421KB) ( 10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质多角体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质多角体病毒属,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球形颗粒,具有3~5种结构蛋白,基因组由10或11个节段双链RNA构成。按病毒基因组R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或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图谱的差异,将质多角体病毒分为15个电泳型。随着RNA病毒序列测定策略的逐步成熟与完善,质多角体病毒的序列测定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家蚕质多角体病毒1的两个毒株(H株和I株),舞毒蛾质多角体病毒1和14,及粉纹夜蛾质多角体病毒15的基因组全序列得到了测定,但质多角体病毒的进化与起源的研究因缺乏足够的遗传信息仍受到限制。
    昆虫聚集信息素
    姜勇1,2, 雷朝亮2, 张钟宁1
    2002, 45(6):  822-832. 
    摘要 ( 7787 )   PDF (606KB) ( 16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聚集信息素是昆虫重要的信息化学物质之一,对昆虫的聚集行为有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国外鉴定了多种昆虫聚集信息素,主要成分为一些烃、醇、醛、酮、酯、酸、酸酐、胺以及腈类化合物,但其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中的应用潜能尚未充分利用;昆虫聚集信息素的来源多样,除蛹外,多个虫态均有聚集信息素释放,有些学者甚至把一些寄主释放的挥发物作为聚集信息素的组分;同种昆虫,不同生理状态,其聚集信息素可以完全不同或同一信息化学物质的功能不同;但是,并非所有昆虫的聚集行为均为聚集信息素调节,利他素、性信息素以及报警信息素等其它信息化学物质均能导致一些昆虫的聚集。本文综述了5目17科55种昆虫的聚集信息素。
    昆虫在多次交配与精子竞争格局中的雌雄对策
    长有德, 康乐
    2002, 45(6):  833-839. 
    摘要 ( 3167 )   PDF (488KB) ( 1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绝大多数昆虫雌性一生中不但与不同雄性交配许多次,而且在其特殊器官中还可长期贮藏雄性精子,因此来自不同雄性的的精子在与雌性卵子受精时发生激烈的精子竞争。本文综述了昆虫在多次交配与精子竞争格局中的雌雄对策。雄性对策表现在对自身与配偶身体质量状况的正确评估、精子竞争风险预测、精子异型及延长交配时程和配后保护等,雌性对策则表现在对雄性质量状况的正确评估、对精液的主动操纵及精子偏向性等,从而很好地适因多次交配和精子竞争而带来的强烈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压力。
    棉铃虫卵内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酶鉴定
    张志宏, 赵小凡, 王金星
    2002, 45(6):  840-843. 
    摘要 ( 2725 )   PDF (310KB) ( 10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卵母细胞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带,分子量约为29 kD,原位水解电泳表明其具有蛋白水解活性。对其进行了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初步确定这种蛋白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类中的组织蛋白酶B类。
    [反]-β-法尼烯与氟取代物分子结构叠合差异分析
    阚炜1, 张钟宁1*, 杨新玲2, 黄文耀2
    2002, 45(6):  844-846. 
    摘要 ( 3092 )   PDF (186KB) ( 10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叠合法对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BF)的氟取代系列物与EBF的结构进行比较,初步研究了EBF及其氟取代系列物的结构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1氟、2氟及3氟的取代物来说,在分子骨架共轭双键端进行氟取代修饰,所得取代物结构与EBF最为近似,可能具有生物报警活性。
    家蝇幼虫中试生产中饲料和种蝇密度对产卵力的影响
    孙刚, 房岩, 王振堂, 宋榆钧
    2002, 45(6):  847-850. 
    摘要 ( 2780 )   PDF (187KB) ( 12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中试生产中的种蝇产卵力。结果表明,以红糖、奶粉作为种蝇饲料时产卵力最高,在饲料中加入蔬菜汁有助于提高种蝇产卵力。在设置的种蝇密度范围内,种蝇密度中等时(5.973 头/m3),单蝇平均产卵力最大(9.68 粒/天);种蝇密度越大,产卵力相对越稳定,每笼总产卵数越多。同日龄的成蝇群体开始产卵后,约4天进入产卵高峰期,此期持续3~5天;一周后,产卵力开始明显下降。产卵高峰期过后,人为处死当前种群,并使另一种群的产卵高峰期接续上,可将种蝇产卵力连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人工饲育条件下的重要特点。
    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琳1, 李锦辉2, 蔡如希3
    2002, 45(6):  851-855. 
    摘要 ( 3425 )   PDF (250KB) ( 1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黑色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yoshidae Nakayama在四川雅安地区一年发生6~7代,以低龄幼虫和蛹在网纹绵蚧2、3龄雌若虫和雌成虫体内越冬。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40℃和456.09日度。18℃、21℃、24℃、27℃和30℃恒温条件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44.60天、38.27天、30.83天、23.73天和20.73天。成虫需取食网纹绵蚧体液作补充营养。生殖方式为产雌孤雌生殖。成蜂羽化高峰在羽化后的第3~6天,每日的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2:00时。成蜂寿命及平均每蜂子代出蜂数量与补充营养和温度关系密切。该蜂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偏好寄生较大的雌成虫,其次是2、3龄雌若虫。